1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艺术是人们运用艺术语言和艺术基本要素创作艺术意象、表达情感与思想、传递信息与沟通的一种基本而重要的形式,承载着人类的文明与文化,深刻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类生活与社会文明发展,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融合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衔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关艺术课程,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审美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本课程的任务是,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主动参与广泛的艺术学习和活动,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丰富审美体验,增强感性认识,提升艺术感知能力;关注艺术与社会生活、艺术与劳动生产、艺术与历史文化、艺术与其他课程和专业的有机联系,提高理性认识,发展艺术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二、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公共艺术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通过艺术学习和艺术活动,进一步学习艺术知识和技能,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艺术鉴赏兴趣;掌握欣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原理,能初步比较、分析与描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能依据文化情境,分析、判断、评价有关艺术作品、现象及活动,增强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能积极参与艺术活动,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发掘表现潜2能,体验创造乐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提升生活品质的意识,美化环境生活。使学生在艺术感知、审美鉴赏、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与传承等艺术核心素养方面获得发展,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艺术感知是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结合经验和艺术知识,对艺术作品与艺术现象感受、体验和认知的意识与活动,是开展艺术与审美活动的基本能力和基础条件。通过艺术学习和艺术活动,学生能运用比较、联想和想象等方法,丰富艺术形象,熟悉艺术表达,增强感性认识,提高艺术理解。审美鉴赏是学生在艺术感知的基础上,运用艺术的语言和方法,对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艺术活动进行审美赏析和审美探究,是对艺术形象和内涵意义的整体把握。创意表达是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艺术表现力的综合体现。通过艺术学习和艺术活动,学生学会运用艺术形式、方法或媒介开展个性化的艺术创作表现和实践,抒发思想情感,开展交流沟通,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问题。文化理解与传承是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审视和认识艺术,理解艺术与多元文化的关系,认同中华文化,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尊重欣赏世界多元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吸收人类文化精华。三、课程结构(一)课程模块本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总课时为72学时。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基础模块包括音乐与美术,教学时数为36学时。2.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与个性发展等方面需要的限定性选修内容。拓展模块包括满足学生艺术特长发展和兴趣爱好、职业生涯发展和传承民族传统艺术等多元化需求内容,教学时数为36学时。各地与各校可根据地方资源、学校特色、教师特长、专业需要以及学生实际等,自行确定拓展模块教学内容。3(二)学时安排模块内容学时备注基础模块音乐18必选美术18必选拓展模块合唱18可选舞蹈18可选影视18可选戏曲18可选书法18可选设计18可选其他18可选四、课程内容(一)基础模块1.音乐(1)聆听、欣赏中外经典名曲,了解音乐表现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认识音乐要素及其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体验音乐美感,感受音乐魅力,愉悦身心健康,培养音乐爱好。(2)感受、比较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音乐的表现风格、审美特点和文化特征,尊重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热爱中华优秀传统音乐,如:中国民族器乐曲、戏曲、民歌等,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3)了解中外音乐史上重要的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和贡献,认识中外常见的音乐体裁,如:艺术歌曲、歌剧、音乐剧、室内乐、管弦乐曲、协奏曲、交响曲等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借助乐谱熟悉作品主题,理解音乐形象与思想内涵,激发想象力,发展音乐听赏能力。(4)认识音乐情境,结合感知体验,运用音乐语言和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有关音乐作品、音乐现象及音乐活动,探讨音乐的社会、文化、历史作用和功能,增强审美鉴赏能力。(5)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其他学科和专业的关联,探索音乐在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休闲服务等领域中的应用,激发创新意识。(6)能主动参与校内外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第二课堂和社团实践活动,熟悉音4乐活动礼仪,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运用音乐沟通思想情感,分享审美经验,美化社会生活,发展形象思维和音乐表达能力。2.美术(1)了解美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分类方法,以及中外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知道美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和造型语言,认识美术的形式美法则。(2)欣赏中国绘画、雕塑、建筑、书法、篆刻等传统美术,认识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和贡献,感受中国传统美术独特的表现形式、艺术风格、审美特点和文化特征,理解其与中华文化的密切关系。(3)欣赏外国优秀绘画、雕塑和建筑,了解其主要流派、艺术风格、审美特点和文化特征,认识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和贡献,比较、分析多元文化的中外美术表现。(4)认识美术情境,结合感知体验,运用美术语言和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有关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及美术活动,探讨美术的社会、文化、历史作用和功能,加深感受理解。(5)认识美术与姊妹艺术、其他学科和专业的关联,探索美术在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休闲服务等领域中的应用。(6)主动参与校内外美术实践、第二课堂和社团实践活动,养成欣赏美术的兴趣与习惯,运用美术方法和手段表达思想情感,服务学习、美化生活。(二)拓展模块1.合唱了解声乐的表现形式和正确的发声方法,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赏析合唱作品,认识合唱的基本形式,如:“同声合唱”与“混声合唱”、“有伴奏合唱”和“无伴奏合唱”、“多声部合唱”等,并认识合唱的艺术特点;初步掌握合唱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积累合唱表达音乐情感的经验,学会演唱多声部合唱歌曲。2.舞蹈本舞蹈学习内容侧重中国民族民间舞。通过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舞和选择学习1~2种中国民族民间舞,如:“汉族民族民间舞”“藏族民族民间舞”“傣族民族民间舞”等,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舞的基本表现形式、艺术风格、审美特点和文化特征,认识5其舞蹈动态语言中所积淀的民族情感、伦理观念、风俗习惯、审美心理和精神韵味,理解并热爱中国民族舞蹈文化。3.影视赏析中外优秀经典影视代表作品,如:“摩登时代”“万家灯火”“黄土地”“话说长江”等,感受影视艺术魅力,正确审视影视现象;了解影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及主要表现手段在影视艺术中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情感和表现矛盾冲突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掌握影视欣赏的一般方法;学习运用影视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校园生活与专业学习,尝试进行影视DV创作活动。4.戏曲欣赏名家、名段、名曲,感受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特征,热爱中国戏曲艺术,如:“昆曲”“京剧”“粤剧”“淮剧”“川剧”“河北梆子”等;了解戏曲基础知识,熟悉中国戏曲写意性的艺术审美模式;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一种戏曲学习,初步掌握其特定唱段的演唱与表演技能,积极参与戏曲实践与文化交流活动。5.书法了解书法艺术演变的文化脉络,结合语文、历史、绘画等相关课程的学习,认识中国书法的丰富内涵、文化价值和象征意义,加深对中国书法的传统、历史、文化以及现代意义的理解;欣赏中国书法史上重要的书法家,如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欣赏其经典书法名作,如:“兰亭序”“九成宫醴泉铭”“祭侄文稿”“玄妙塔”等,感受书法独特艺术魅力,体验书法之美;认识不同书体的技法特点、风格特征和表现效果,学会辨识不同书体,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一种书体学习书写技法,尝试开展书法实践创作。6.设计欣赏标志设计、广告设计、手工艺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的优秀作品,学习分析评价有关设计作品、现象及活动,认识设计与社会生活、劳动生产、科技进步、历史文化以及职业活动之间的关系,感受工匠精神,体会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掌握设计基本原理,结合专业学习选择一个主题开展创新设计,运用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独自或合作完成作品设计,并在讨论、交流中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设6计理念与体会。7.其他与音乐、美术相关的多种姊妹艺术教育内容,如:“诗歌”“摄影”“戏剧”等。与专业学习密切相关的艺术教育内容,如:“旅游文学”“动漫艺术”“园林建筑”“艺术设计”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其他多种教育内容,如:“京剧”“剪纸”“蜡染”“皮影”“苏绣”等。五、学业要求教学内容学业水平描述水平一水平二音乐能了解一定的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积累音乐经验,养成欣赏音乐的兴趣与习惯能在音乐欣赏与音乐实践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音乐形象,增强音乐理解能运用音乐语言和方法描述、分析与比较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感受与欣赏音乐之美,认识音乐与文化的多元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开展音乐活动,展示音乐能力,表达思想情感能通过多元感官感受和体验音乐要素与音乐语言,理解音乐的丰富情感表达,提升音乐感知能力能结合音乐情境进行诠释,探究音乐作品创作背景、意图和思想情感,认识音乐现象及音乐活动,理解音乐的目的和功能,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能有效运用音乐语言和方法,或创新运用音乐语言、方法或媒介开展音乐编创活动,表达自己对人、事物的美好情感、态度和观念,讴歌生活,提升个人与社会生活品质,培育创新精神能关注并参与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活动,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理解音乐与文化的关系,尊重和欣赏多元音乐文化,感悟音乐所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美术能了解一定的美术知识,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依据作品的材质、题材、形式和创作工具、技法等区分判断作品的门类能在美术欣赏与美术实践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美术形象,增强美术理解能了解中外美术发展史中重要的美术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能运用美术语言和方法描述中外绘画、建筑与雕塑,认识其艺术风格和文化特点能参与美术活动,运用合适的美术语言或方法表达与交流思想情感,美化生活能比较分析中外绘画、建筑与雕塑的风格特征和审美特点,认识美术的文化内涵和意味;能结合美术情境进行诠释,探究美术作品创作背景、意图和思想情感,认识中外美术发展史中重要的美术变革,理解美术的目的和功能能有效运用美术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对人、事物的美好情感、态度和观念,美化生活,提升个人与社会生活品质,培育创新精神能关注并参与中华优秀传统美术文化传承活动,尊重并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美术7教学内容学业水平描述水平三拓展内容能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技能和方法,感受和体验艺术要素与艺术语言,分析与比较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理解艺术的丰富情感表达,欣赏艺术之美能探究艺术作品创作背景、意图和思想情感,认识艺术现象及艺术活动,理解艺术的目的和功能,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展示艺术能力,交流艺术感受,表达思想情感,提升个人与社会生活品质,培育创新精神能关注并参与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活动,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感悟艺术所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说明:1.“水平一”是学生通过基础模块内容学习,应达到的学业水平合格标准,“水平二”是优秀标准。2.“水平三”是学生通过拓展模块内容学习,应达到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合格标准。六、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教学是实现国家课程改革目标,有效实施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和重要载体,承载着课程改革的重任。为实现课程目标,必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1.坚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