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按例分析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一段漫长的时期的,尤其是在读书时期。作为一名即将踏上教育的工作者、师范生,我深深体会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因为这些远比逼着孩子去背一个单词,多会做一道题更有长远的意义。只有真正解决孩子的心结,这才是老师的成功。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离婚的家庭也与日俱增。单亲孩子的增多,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耳孺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诚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何等重要。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一、基本情况周强,12岁,五年级的学生,单亲家庭,是我班一名尤为突出的“学困生”、“问题生。”二、学生的问题行为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拖拉,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且作业质量差,错误较多;成绩差,各门功课测试都不及格。行为习惯不好,爱撒谎,下课惹事生非,经常和其他学生发生矛盾。三、原因分析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周强的父母在他六岁的时候就离婚了,他和父亲一起过,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关爱极少,孩子一旦犯错非打即骂。由于父亲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造成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和信心。四、辅导策略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接触中我发现周强也是有进步要求的,也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名好学生,他的淘气只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他,还经常对同学说:“看,周强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周强同学的字写得真漂亮。”“周强同学……”渐渐的,周强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他主动冲我笑了。通过努力,周强成为了班级的纪律委员,并把班级的纪律管理得井井有条,由全校纪律最差的班级一路直升到全校纪律最好的班级之一。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周强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周强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让其父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还联系到他的母亲,说服她多用一些时间回来看看儿子,多关心他,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喜欢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周强也从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3.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因为家庭里少了和睦温暖,多了训斥和打骂,或是失去了母爱,多了孤独,令周强的心灵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甚至敏感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不愿与别人交往,以故意捣乱来排解心中压力以寻求一种心理平衡。面对他的这种状况,我的教育以保护孩子的脆弱易伤的自尊心为出发点。4.有针对性的召开主题班会,激发起孩子对生活的热爱。为了使周强学会自强,我组织了一次次主题班会,如,《面对困难和挫折,我……》、《我要坚强》、《我们有个大家庭》……。在主题会中,孩子们热情洋溢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面对困难和挫折,我要像张海迪姐姐那样发奋学习、努力进取,做一个有用于社会的人;有的说,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要勇于面对现实,不屈不挠地战胜它们,做一个勇敢的人;有的说,我们的班级就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是兄弟姐妹……。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引导周强焕发起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孩子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孩子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孩子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德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主要方向,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对个人一生性格和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从近年从事德育教学工作切身体会,从农村孩子所处的环境特点与当前农村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不良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对农村德育工作进行探讨。1.农村孩子思想情感形成环境的特殊性一个孩子性格与思想情感的形成,更多地受到他所处的环境的影响。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较大变化。一是农村大环境的特殊性。农村相对来讲,信息较闭塞,环境寂寞安静,同时农户居住较分散,相互间交流较少,是一个不适应孩子好动好奇心灵的环境,容易导致孩子自闭孤僻的性格。二是家庭环境的特殊性。由于当前很多年青父母都外出务工,很多孩子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成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一方面忙于农活,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无暇顾及孩子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缺少文化知识,无法跟孩子沟通,使得对孩子性格影响最大的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的思想情感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状态,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2.当前农村学生思想品德的一些不良表现由于农村孩子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家庭教育的缺位,表现出一些不良的思想和性格。2.1厌学情绪。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不愿意进教室,不愿意听课,不能完成日常学习任务。我们的学生很少有主动阅读有益的课外刊物,自愿做课外练习的,学习上处于应付状态,导致学习成绩较差。2.2缺乏礼貌礼仪。不懂礼貌,爱说脏话,不尊重老师,甚至给老师取绰号。2.3贪图享受的思想较重。喜欢穿着,爱吃零食,宁可不吃午饭,也要买小吃,一些住校学生一周的生活费在前半周就已经花光了。学校不时有发生掉钱掉东西等事情,而且很难查找,有的学生捡到钱物不主动交老师。评先进、选贫困主动要,分劳动任务相互推。2.4以自我为中心意识。不管父母、同学他人的感受,只顾自己的想法,自私、任性。一切活动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观念淡薄。2.5缺乏自信。自卑意识较重,不能主动承担任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不敢承接。3.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建议3.1要高度重视农村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小学德育工作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多,家庭引导较少,学校更应发挥主体教育作用,不尽要承担学校本身的教育工作,还应向家庭教育延伸,弥补当前农村孩子家庭引导的不足问题。农村小学应将学生的德育教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德育观念,增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关注孩子成长、共同促进德育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3.2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要强化学校的校风、校训和办学理念,提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较为响亮的文化口号。比如:重庆谢家湾小学以“六年影响一生”作为办学理念,以“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作为校园文化,形成了其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文化氛围。学校良好的文化理念,对师生也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容易产生以此为荣,团结奋发的激情。3.3要创新德育教学方式。我们很多师生都把德育教育作为一门课堂学科来看待,对学生的教育也仅是按照文化课程的教育方式来开展,说教式教育显得十分枯燥,学生也很难接受。德育教育应该是贯穿于课堂内外、联系于学生言行的常态教育,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与性格品质的教育,必须坚持时时、事事进行,坚持多样化教育,寓教于乐,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3.3.1抓典型,树榜样。“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多采用正面教材,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表扬和赞同,让他们从内心产生自豪感,也成为众多学生效仿的对象。作为大队辅导员在过去的德育工作中,我采取了每月评选德育标兵、每期评选德育先进班级等形式,对此产生了较好的影响效果。3.3.2改革德育教学形式。改变过去“单向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更多地与学生互动共进,寓教于乐。要变课堂教育为主为课堂内外结合教育,把德育教学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全领域,产生一个长期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多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声图并茂,提高教学效果。3.3.3加强学校集体文化活动。现在很多学生,既是独生子女,又是留守儿童,缺少与同龄人的交流。在学校要加强班集文化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家集体意识与归属感,比如进行一些活动、比赛使学生能够主动去结交朋友,主动与他人交流。在我校高年级学生实行了寄宿制,在这种条件下我提倡在晚课前半小时开展一些文艺活动等,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与关爱。小学德育教育案例分析来源:互联网作者:匿名发表日期:2010-12-279:12:02阅读次数:1727查看权限:普通文章俞某,男,10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她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原因分析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他俩多是再婚的,但他父亲仍不珍惜这段婚姻。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二年前,父母又离了婚,使他受到很大打击,加上母亲常常在儿子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个案处理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她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工余时间回来看看儿子,多点关心他,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二、爱护、尊重学生。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