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特”在哪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特”在哪里?汤建军党的十七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就是把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整体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鲜明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面伟大旗帜,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我们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根本思想政治保证。这面伟大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根本问题,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行动的纲领,是一面凝聚各族人民力量和智慧的旗帜。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中国焕发出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而且还由此开辟了整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呢?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能够正确引领中国发展进步。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究竟“特”在哪里呢??“社会主义”是共同规律和本质特征,“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的具体表现。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需要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去完成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的工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任务,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基础。这样一来,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必然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遇到许多特殊的困难和问题。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经济模式、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发展道路,不断去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突出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特”。“特”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上。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后,究竟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呢?这是人们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问题。而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往往把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实行公有制就不能发展市场经济。实践一再告诉我们,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会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难以体现出来。当前,我们正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经济体制。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现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选择,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的必然选择。“特”在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上。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政治体制,绝不能照搬西方“三权鼎立”那一套,绝不能搞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绝不能实行“联邦制”。那么,中国政治体制到底“特”在哪里呢?中国政治体制最大特色就是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了。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政体上,实行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政党制度上,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在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上。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每一项伟大成就,都是共产党人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像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大国,如果背弃了马克思主义,就丧失了主心骨,就会陷入一盘散沙的局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意识形态就是要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坚持用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理想信念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意识。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特”在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和平发展道路上。中国要发展和壮大自己,既不能靠掠夺别国,也不能依赖别国的援助,只能依靠本国人民自己的力量。那么,到底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呢?邓小平在1989年10月的一次谈话中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才能一步步富强起来,人民生活才能一步步改善。只有争取到和平的环境,才能比较顺利地发展。”当今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国内建设与国际和平统一起来,争取和平的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有本质区别,同时它决不是个别人曲解的“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走资本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不仅实现了理论上的大胆创新和突破,而且在实践中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国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创办经济特区,实行“一国两制”,开辟了一条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平相处的新阶段。我们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是为了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社会主义,而不是跟在资本主义后面亦步亦趋,更不是“全盘西化”,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道路。实践已经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强大凝聚力。这面旗帜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了它,我们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作者系湖南省省情与对策研究中心主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追问社会主义本质的原因(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促使人们研究这一课题。1.反右斗争(1)一大批人受到不公正待遇55.2877万人被划为右派31.5000万人被划为中右(2)破坏了民主法制建设(3)导致了理论失误导致了八大二中全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提出了用政治思想划分阶级的标准。2.大跃进(1)浪费了财富,破坏了生产,直接经济损失1200亿(2)间接损失浪费了8年时间(3)导致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4)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建国以来,196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7%,1960年减少人口1000多万,1961年继续减少348万,累计减少2158万户籍管理部门的死亡人口统计显示,1958-1961年期间各省死亡人数合计1800万,其中四川、青海、甘肃、贵州、湖南、广西、安徽、河南较严重。人民公社目的:适应大跃进运动的需要,探索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具体形式过程:1958年8月提出,十一前完成,74万个农业合作社、2.6万个人民公社,99%的农户加入了人民公社。特点:一大二公三纯;工农商学并五位一体;政社合一,结果:共产风,平均主义,大锅饭盛行。实质:生产关系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起因:说法很多,阶级斗争必然说,权利斗争说,乌托邦碰壁说,毛泽东帝王思想说出发点:毛泽东想建立一个理想的新社会失误:通过阶级斗争达到理想社会造成大批冤假错案,忽视生产力的发展,限制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盲目追求一大二公损失:8000亿元,相当于1949-1979年基本建设投资的5/6,整了1亿人,死了2000万人,8亿人口中有2.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教训一:离开本国实际,照抄马克思主义,照搬苏联模式——教条主义把活生生的社会主义实践教条化为一个各国必须仿效的公式: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教训二:脱离生产力,一位拔高生产关系,未被经济规律,主观主义严重以阶级斗争为纲,放弃发展生产力,抓革命促生产。误以为用先进的生产关系就可以把落后的生产力带起来。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没有搞清楚。不搞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离开本国实际,照抄马恩原著、照搬苏联模式,绝对搞不成社会主义。2.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促使人们研究这一问题。分歧与争论1.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姓资还是姓社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姓资还是姓社1990年,股份制,,姓资还是姓社1992年,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3.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迫使人们研究这一问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降下的旗帜,升起的困惑社会主义国家15——5占世界陆地面积:24%——7.5%人口总数:16亿——12.7亿共产党组织:180——130党员人数:9100——6400万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向何处去?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发生并取得胜利,但社会主义不可能在经济文化落后状态中最终建成。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几乎都面临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课题。邓小平: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1.从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入手,不断对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进行思考先后指出十个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两极分化、僵化封闭、照搬外国经验、没有民主、没有法制、不重视物质文明、不重视精神文明。小康标准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7000美元,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3.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8000元4.恩格尔系数低于40%5.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6.城镇化率达到50%7.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8.大学入学率20%9.每千人医生数2.8人10.城镇军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2.通过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原则的把握,逐渐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富人家庭:年200万以上富裕家庭:80-200中产:50-80小康:36-50贫穷:10-36贫困:5-10困难:3-5特困:3以下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