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和开发智力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前提下,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所含的有关因素,自然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渗透式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的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我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优化课堂心理教育环境。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学科渗透的关键。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良好课堂学习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出发,运用好激励性语言,在对教材的学习、理解、分析之中,帮助学生揭示心育内容,感受心育滋润,接近心育目标。1、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学生尊重和敬仰教师,可以形成积极向上,愉快、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以适应学生日益扩大的信息面、学生的独立性和日益增强的成人感的需要。如微笑地走进教室,微笑地上课。当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有困难时,老师适时地微笑可以减轻或者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诚信感化学生,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2、建立适当合理的学习期望。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妨碍学生的进步。对于学生学习的期望,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当教师采取的方法合适,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合理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赞扬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在课堂教学中特别要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语言,坚持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请你继续讲”、“你的分析是不是这样”、“请听听我的想法”、“我想作一点补充”、“如果这样说是不是更全面”等。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这样的语言表述,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潜在的心理教育因素,有机渗透于教学全过程。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只要真正树立了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就会发现语文课本处处皆暗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1、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高尚的情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社会劳动和公共事务的义务感,对社会集体的荣誉感,对同学的友谊感及国际主义情感等,而这正是道德感的主要内容。如教材中《别了,我爱的中国》,表现了作者离别祖国时依依惜别之情和报国之志。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这些爱国者的行动中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以他们为榜样,培养自己的热爱祖国的感情。《赵州桥》,《卢沟桥的狮子》,这几篇课文介绍的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卢沟桥的狮子令人叹为观止,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让学生为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而骄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审美感是一种与人的审美需要相联系的一种高级社会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的课文举不胜举。有的课文表现自然环境的美,如《五彩池》,描写了五彩池的美丽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好。有的课文表现人格美,如《信任》一文所表现的人与人之间应该诚实、真诚相待。2、以榜样为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良好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教育的过程,教材中《守信》一文中宋庆龄严格遵守自己的诺言,《不瞒真情》一文中老舍诚实,不隐瞒真情,《微笑着面对一切》一文中桑兰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一次著名的冲刺》一文中派特利不屈不挠地坚持跑完全程……这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微笑着面对一切》一文记叙了体操选手桑兰在比赛时发生意外后,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拼搏,顽强的毅力,微笑着面对伤痛,学了课文后,可让学生写篇读后感,感受桑兰微笑面对人生,与病魔顽强搏斗的人生态度。同时写作教学是渗透个性教育的最佳机会,在写作教学中及时发现、恰当肯定、正确鼓励与引导都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渗透。三、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巧设环节,自然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从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1、精设导语,创设一种心理体验情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彩那天》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如果你的爸爸买了一些彩票,其中有一张中奖获得了一辆小汽车,而这张彩票是你的爸爸已经做了记号准备还给托他买的朋友的,那时,你心里怎么想?”这本来是课文中“爸爸”面临的“道德难题”,我把它转让给学生,让他们也经历一次在物欲面前能否保持健康心理的考验。沉默了一段时间后,我接着介绍说:“《中彩那天》中的‘我’遇到的情况跟我们刚才设想的一样。同学们有没有兴趣看看他们一家是怎样处理这件事的?”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把课文“读进去”了。我相信,文中父子俩的心理净化过程以及一家子的快乐幸福场面,会使同学们受到感染与教育的。2、见缝插针,在续说课文的训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小摄影师》以高尔基的一句话“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结尾,嘎然而止却意味深长。小男孩回去以后怎么样?他会不会再来?答案充满着巨大的想象空间。我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续说课文的结尾。无可置疑,不同个性的学生想象出来的结尾是不同的。尽管细节异彩纷呈,但总体不外乎二种:小男孩会再来;小男孩不会再来。这本来很好。但我发觉“想象小男孩不会再来”的学生,个别平时也有不敢积极进取,推卸责任的心理倾向。他们设想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充满了悲观情绪,诸如“要是高尔基不愿再见我,那一定羞死人了”“我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真没用。”言为心声,且不说新编的故事结局与原文的主旨不相吻合,叙说者本身就有“问题”。我先肯定同学们的创造性续说能力,既而启发他们:“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一定要再去试一次!一定要把事情负责到底!不过要注意礼貌与分寸,不能强人所难。”3、在“演习”课文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次成功的实验》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学校做了一次模拟“脱险”的实验获得了成功。课文的主要篇幅写的就是这次实验的过程。我在备课时设想,不妨让学生“演习”课文。按照课文所述的实验规则动手做做看,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在学生自读课文后,我让几个学生分成三组,给同学们操练演示课文中的实验,他们跃跃欲试,结果只有一个组的同学成功了。待同学们平静下来后,我引导他们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其中:脱险时争先恐后是胆小、自私的表现。胆小、自私只能带来更多的牺牲,导致全体脱险行动失败;有组织有秩序是合作的表现,良好的合作才能获得成功!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呢?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基础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1、进行合作式学习,让学生学会协作,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目前在校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因为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和不健康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养成自私,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不良性格,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采取合作式学习,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不仅能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有利于目标分享,信任与责任感等方面的社会学习,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2、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自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可以激发较高的水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在教学中应给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关爱和信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觉得“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行”,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说“我能行,我能克服困难”,并创造机会,适当降低难度,使他们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五、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课外活动具有开放性、愉悦性、自主性和活动性的特征,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开展,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新的渠道。在小学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语文课外实践中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通过这些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1、从课外书中吸收精神食粮。课外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课外阅读,而语言文字,除了达意,还有传情的功能。在一个个故事中、在一篇篇文章中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而阅读对人文素养起着决定作用。正因为此,我们大力提倡学生看课外书,给学生推荐各种类型的书:童话书、科技书、历史故事、儿童诗歌、小说等等。有时,我特意从图书室借一些书以奖励的方式借给学生读,如:《中国近代历史小故事》、《走向明天》、《太空梦》、《动物与人》、《中华五千年美德丛书》、《喜怒忧思哀恐惊》等等。这样大大激起学生看书的热情。我还指导学生尝试着写读后感,记下自己看书后的点滴感想。2、从语文实践活动中寻找契机。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在活动过程中,他们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如何比赛竞争,如何合作共处。通过课外活动能培养他们公正、诚实、信用和自律等优秀品质。如进行“名言警句的收集与整理”的活动,教师不仅让学生收集,还可就某条名言警句让学生讲它的含义与喜爱的理由,更可让学生背诵其中一些。每一条警句名言对学生的思想都是一次震动,学生在品味、诵读中自然地懂得了一些做人、学习的道理,对他们的前进起到了导航的作用。又如每节课前安排学生2分钟讲演,从复述故事到命题演讲,内容不同,可对学生都起到了同样的教育作用。以理解、尊重、宽容、挫折、乐观、竞争、自信、自卑、合作、嫉妒等为话题的演讲,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训练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对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也可起到促进作用。除了以上活动,还可借助举办名著阅读成果展示、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写作竞赛等教学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引导学生在竞争中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六、正确评价学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对学生实施正确评价的前提。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积极的期望来源于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如果教师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相信他们的潜能都是能够被发现并得到发挥的,那么教师对学生自然有信心,有热情,有个积极的态度。通过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正确的评价,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深层次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对学生适时、恰当、正确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喜悦感,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