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鉴赏诗词的第一步—读懂诗歌引语:读诗如读人。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想一想,如何做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四看看题目作者看意象炼字看语句表达看诗后注解1、看题目作者——题目定诗由——作者定诗风看题目1、表达作者写作缘由。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简析】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虽是微雨,却下得密,以致船帆涨饱了,暗淡景色;暮雨中航行江上,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地极为开阔,极为邈远。末联写离愁无限,潸然泪下。全诗一脉贯通,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看题目2、表达作者写作目的。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张水部:即诗人张藉,曾任水部员外郎。【简析】这是一首请张籍指教的诗。意即临近考试了,我的作品会符合考官的心意吗?相传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并有诗回赠。朱因而得名。如果没有这个题和这个故事,我们只能将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欣赏。酬朱庆馀张藉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看题目3、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看题目4、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春夜喜雨》杜甫看作者陶渊明——归园之乐李白——怀才不遇——愤世嫉俗、豪放飘逸杜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王维——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白居易——雅俗共赏李贺——奇诡变幻“诗鬼”李商隐——含蓄绰约杜牧——清丽俊逸特定内容固定风格2、看意象炼字——意象表达出的情感——炼字体现出的好处关键词(1)作者为表达感情所选取的外在事物,即意象,一般是名词。(2)作者组织意象的时候,一些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使用。————一首诗的“诗眼”看意象1、意象的效果。(表达情感、塑造形象)蜡烛——奉献——教师盾牌——保护弱者——警察月亮——杨柳——梧桐——高洁/忠贞的爱情/孤独忧愁/离情别绪鸿雁——美人——香草吴钩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庄子·秋水》夫左右种梧桐····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声声慢》李清照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看意象2、判断意象的象征义。套用法联想法谐音法柳、丝看炼字雨晴(王贺)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春风又绿江南岸悠然见南山红杏枝头春意闹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实词虚词1、动词(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剩剩: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意;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怨: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此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登岳阳楼》杜甫)具有夸张色彩。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湿”言“光”,“疏”言“影”。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2、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涣)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细”字,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贴切。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行宫》元稹)本是表热闹的宫花的“红”,却形容之以表冷清的“寂寞”,运用矛盾修辞法,更觉和情深婉。3、数量词A.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小园赋》庾信)“一”“二”“三”“两”,寥寥几笔,鱼不一定就这么大,竹未必就这么多,但却写出了鱼虽小而有趣,竹虽少而有味的境界。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西楼晚眺》许诨)登城“一”望,思乡之愁,“万”里无际。未必只望一眼,愁又怎能以“万里”计,但对比中有夸张,增强了表现力,把思乡之愁写得极富感染力。B.用确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惜牡丹花》白居易)C.虚数确数同时运用。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宫词》张祜)4、虚词:疏通文意,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5、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特殊的形容词、副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模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生动形象。)叠韵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杨柳青青江水平,闻浪江上踏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拟声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表颜色的词过春风十里,过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6、词性改变的活用词。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而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键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复如东流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临行与故游赠别》何逊)本诗描写的是与友人惜别的情景。“夜雨”二句渲染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后一句“晓灯暗离室”写室内:天已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一个“暗”字用得尤其妙。破晓之际屋子感觉上比较暗,比黑夜中燃灯要暗,比白天更要暗,是一个特殊的时间段,作者在这里用一个“暗”字,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这种不同,又与朋友相别相合,显示了作者观察之细致。这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之妙。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惟余钟磬音。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悦,空使用拟人修辞。山光美好而使鸟儿感到愉悦。潭影幽深而使心性感到空灵开阔。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周邦彦)1.一“老”一“肥”,形容词作动词用2.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长满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更待其中亲鸟的艰劳,形态种种,时日漫漫,到后来只得了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梅子几经风雨,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肥字写出了动态,梅子成熟的过程;写出了形态,梅子黄黄肥肥的圆甜,黄中晕红的丰润。3.对夏日美好景物的喜爱,愉悦之情。咏怀古迹五首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STEP1:首句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把“群山万壑”写活了,化静为动,形象生动。STEP2:在作者的想象中,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势若巨龙奔驰。作者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把她写得惊天动地。STEP3:既写出了山势的不凡,还表现作者心中对王昭君的赞美和敬佩。实战: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一道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形象地表现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这一实景同时“铺”字也给人平缓的感觉,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实战:《声声慢》【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开头连用14个叠词强调了李清照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环境“冷冷清清”,感觉“凄凄惨惨戚戚”,内心“戚戚”。陷入愁境而不得解脱。但全词除结句一语道破外,都没有直接说愁,而是从刻画冷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惨惨悲切的心境。实战: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描写了秀丽的水乡风光,表现出理想化的渔人生活,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最吸引我们的是词前两句中作者调用各种颜色所表现出的那幅初春美景。烟雨中的青山,天空中的白鹭,夹岸的红桃,江中的碧水,色泽鲜明而又柔和协调,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了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气氛。体现了作者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实战:绝句二首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前两句诗状江、鸟、山、花、四景,分别敷上碧、白、青、红四种颜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为后面写归思作反衬,是一种典型的以“乐景写哀”的表现手法。同时,诗中以动词“燃”来表颜色,给人以动感和鲜活的感觉,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以形容词“绿”来写春风的到来有异曲同工之妙。实战:当一个人走来,看完他的帽子和眼睛后,第三就要看他的衣饰,是绮罗,还是布衣,是制服,还是便装。衣饰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审美趣味——反映在阅读诗歌中,就是要注意体会诗歌的语言。如果说,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是一首诗的灵魂,则这首诗的语句表达,就是它的衣服。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可以说,搞不懂诗歌对语言的常见变形,就无法读懂诗歌,更谈不上做高考诗歌鉴赏题。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3、看语句表达——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成分——颠倒词序还原颠倒的词序主语后置。崔颢《黄鹆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钱起《谷卫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