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措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措施鼓励出口措施出口管制措施鼓励出口措施一、出口信贷二、出口信用保险三、出口补贴四、倾销五、外汇倾销六、出口退税七、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八、经济特区措施九、美欧支持出口的主要财政措施一、出口信贷一个国家的银行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对本国出口厂商或进口国银行或进口商提供的贷款。分为:出口买方信贷和出口卖方信贷买方信贷: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其附加条件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即约束性贷款。出口信贷按时间长短划分短期信贷(Short-termcredit)通常指180天以内的信贷;(原料、消费品、小型机器)中期信贷(Medium-termCredit)。通常指为期1—5年的信贷;(中型机器)长期信贷(Long-termCredit)。通常是5—10年,甚至更长。(大型成套设备与飞机、船舶)美国进出口银行、日本输出入银行、法国对外贸易银行、加拿大出口开发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美国进出口银行(Ex–InBank)在2003年业务中:贸易融资仅占0.55%出口信用保险占25.74%出口信贷担保占73.71%。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于1994年4月26日成立,是直属国务院领导、政府全资拥有的国家出口信用机构,其评级与国家主权评级一致。中国进出口银行开展的主要业务:1.出口卖方信贷2.出口买方信贷3.对外担保4.中国政府对外优惠贷款5.外国政府贷款转贷业务等。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口信贷业务情况(亿美元)年份出口信贷额出口额出口信贷额/出口额200374.0143841.69%200254.1032561.66%200151.9726621.95%出口信贷是否是补贴?1.提供者是否是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政府是否通过提供利率补贴或信贷保险等形式,支持或鼓励本国银行向出口商/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贷款。2.是否授予了接受者一项利益。如果接受者获得出口信贷的结果,在于他获得的利益比从市场条件下获得同类贷款时获得的利益较大,从而在价格上占据了较大的竞争优势,造成了对正常贸易秩序的冲击,进而威胁到一国内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价格,造成了不平等竞争,则构成了“补贴”。我国目前所实行的出口信贷目的均在于支持产品出口,大都属于补贴的性质,根据反补贴协议的规定,是应当予以禁止的。我国承诺遵守WTO《补贴与反补贴协定》,并逐步取消与规则不符的补贴措施,但保留了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这一补贴形式。按照WTO有关规定,某一成员即使不是OECD国家,但如果其在提供出口信贷时遵守OECD的《君子协定》,则该出口信贷做法不被视为禁止性出口补贴。我国所提供买方信贷的利率就参照OECD国家的商业参考利率(CIRR)执行。二、出口信用保险国家政策性保险,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鼓励发展出口贸易,并保证出口厂商因出口所受到的损失,能得到绝大部分补偿,使本国出口商在世界市场上,与他国的出口商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普通出口信用保险寄售出口信用保险出口汇票保险出口贷款保险中长期延期付款出口保险出口买方信贷担保海外投资保险……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商或商业银行向国外进口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英国出口信贷担保署:对商业银行向出口商提供的某些信贷提供担保,一旦出现贷款过期未能清偿付款时,该署可给予商业银行100%的偿付,而不问清付的原因,但保留对出口商要求偿付的追索权。1986年,英国出口信贷担保署亏损11.99亿美元,美国进出口银行亏损3.33亿美元,日本通产省出口担保课亏损8.1亿美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我国惟一承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于2001年12月18日正式揭牌运营。承保国家风险和买方风险国家风险--买方国家收汇管制、政府征收、国有化和战争等风险买方风险--买方信用风险(拖欠货款、拒付货款及破产等)和买方银行风险(开证行或保兑行风险)。主要业务: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投资保险和担保业务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额情况(亿美元)年份承保额出口额承保额/出口额200357.143841.30%200227.532560.84%三、出口补贴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强其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某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根据反补贴协议的规定,对非初级产品出口补贴中国可享有8年的过渡期(自WTO生效之日2001年起算),如8年后仍认为有必要实行某项补贴,经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员会的批难,还可以延长这一期限。出口补贴出口补贴包括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直接补贴:价格补贴(政府按照商品出口的数量或价值给予补贴)收入补贴(对企业的出口亏损进行补偿等);间接补贴:低息贷款、外销退税、免费或低费为本国出口产品提供服务等直接补贴:定义:政府在商品出口时,直接付给出口商的现金补贴,主要来自财政拨款。目的:弥补出口商品国内价格高于国内价格所带来的亏损,或者补偿出口商所获利润率低于国内利润率所造成的损失。例如:欧盟对农产品的补贴,1994年补贴总计达800亿美圆。间接补贴:定义:政府对某些商品的出口给予财政上的优惠。如退还或减免国内税、对进口原材料或半制成品暂时减免或退还进口税,免征出口税,低息贷款、延期付税、减低运费等。目的:降低出口商品价格。补贴的分类禁止的补贴:红灯补贴,WTO禁止成员使用的补贴。可申诉的补贴:黄灯补贴,指一成员实施了协议所定义的补贴,而对其他成员的利益造成不利影响的补贴。不可申诉的补贴不可申诉的补贴:绿灯补贴指某一成员因实施了WTO所允许的补贴,受损的成员方不能向DSB申诉,也不能对其实施反补贴措施的补贴。包括:不具有专向性的补贴对企业研究活动的资助,或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在合同的基础上予以资助,且资助涵盖面不超过工业研究费用的85%或应用研究费用的50%按政府的地区发展规划,对落后地区的非专向性资助中国的出口补贴世界银行1993年的计算:1987年中央政府对国营外贸企业的亏损补贴达到282.1亿元,占对所有国营企业补贴的近60%,相当于每出口1美元商品就补贴0.34元人民币。为获得出口补贴,河南省限制向其他地区(上海)供应蚕丝,随后上海的企业再从香港进口蚕丝。四、商品倾销GATT1994第6条规定:如果生产者或出口商在另一市场以低于国内市场价的价格,或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其商品,则倾销行为成立。倾销行为对进口国的相关产业造成或威胁造成实质性损害,进口国就可以征收反倾销税。会造成倾销行为的包括低于成本销售和价格歧视两种。低于成本销售的行为合理的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例如,实际投资时,市场价格低于原有估价,导致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原来估计的成本。“掠夺性倾销”,当取得垄断地位或恢复垄断优势时,价格再上涨。非统治地位的企业低于成本销售,希望以销售量的大幅度提升,扩大企业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有利可图。价格歧视行为当一个企业国内产量达到一定点,可以补偿其固定成本时,便可能采取价格歧视的策略。当国内市场受到某种方式的保护时如征收关税、设立关税配额等,价格歧视就容易发生。这种倾销可以产生显著的经济利益,达到具体的经济目的,包括在新市场站住脚抵消高昂的初始成本,或只是为了抛售过剩的产品。商品倾销的分类偶然性倾销:剩余货物倾销国外,时间短暂。掠夺性倾销:企业可能占有支配地位或垄断优势,希望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来削弱竞争对手,再提高价格。目的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持续性倾销:无限期地、持续地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持续性倾销的条件出口商品生产企业在本国市场上有一定的垄断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价格的形成。市场必须隔离,即不存在倒买倒卖的可能。本国需求价格弹性必须低于进口国的需求价格弹性。倾销的损失补偿采用贸易壁垒控制外国商品进口,以维持国内的高价。政府补贴。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对内高价收购,对外低价倾销,由政府承担亏损。占领市场后,再抬高价格。五、外汇倾销一国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价,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从而达到提高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和扩大出口的目的。日本的实施;美国对中国人民币的指控实行的条件:1、本币对外贬值幅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2、其他国家不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3、不宜在国内通货膨胀严重的背景下贸然采用结果——贸易条件恶化美国对中国RMB的指责2003年美国参院的某些人提出了1586号提案,要求中国解除人民币的固定联系汇率,否则将向中国产品增加28.5%的关税。众院的一些人也吵嚷着要把关税与人民币“受操纵”的汇率挂钩。美国国会美中安全和经济审议委员会不久前有题为《美中贸易对美国工人、工资和就业的冲击》的报告。按照某些美国议员的说法,中国有意低估人民币币值,“给中国的出口商品带来了比美国产品便宜15%至40%的竞争优势”,进而造成了美国失业增加。六、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是指政府对国产品所征的货物税或加工出口前所缴纳的原料进口税,在制成品出口时予以退还。(间接补贴的一种形式)关贸总协定一般禁止出口补贴,但对于“边境税”调整(BorderTaxAdjustment)即出口退税则予以认可,并明文规定进口国不得因出口国的退税行为而课征“反贴补税”。出口退税为了促进出口,世界各国均实行出口退税措施,世界贸易组织在《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中,允许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把如下的税收退回给出口厂商。1.对出口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使用和消耗的生产投入物征收的关税和其他间接税。2.对出口产品征收的间接税。3.对出口产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征收的间接税。“间接税”:对销售、执照、营业、增值、特许经营、印花、转让、库存和设备所征收的税。出口退税(ExportRebates)理论依据是避免双重征税和保证国际竞争的公平性。双重征税是由于进口国在产品的最终消费阶段还要征收间接税导致的。如:彩电在美国销售,还要征收消费税退税的额度——超过实际征收的税赋则实际构成了出口补贴七、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成立专门组织,研究和制定出口战略。例如:美国的出口战略。建立商业情报网,加强国外市场情报工作,及时向出口商提供信息。设立贸易中心,组织贸易博览会,以便推销本国商品。组织贸易代表团出访和接待来访,加强国际经贸联系。组织出口厂商的评奖活动八、经济特区措施定义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其管辖的地域内划出一定非关境的地理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以吸引外商从事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活动。修建或扩建码头、仓库等基础设施和实行免除关税或其他财政与金融等优惠待遇。类型: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区;自由边境区;过境区;综合型经济特区。(一)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定义自由港也称自由口岸,自由贸易区也称自由区、对外贸易区、工商业自由贸易区等,二者是指划在一国关境以外,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港内或区内开展自由存储、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港口或设区的所在城市的全部港口或设区的所在城市的一部分基本无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相关政策: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绝大多数免征关税。(免税)对允许进入自由贸易区的商品一般都允许自由地拆散、分类、分级、改装、储存、展览、重新包装、重新贴标签、整理、清洗、加工、制造等。(可以对商品进行加工)对某些商品禁止输入或规定需凭特种进口许可证才能输入。(二)出口加工区它是指一国在港口或机场附近划出一定范围,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鼓励外国企业在区内投资设厂,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的加工区域。其目的是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扩大出口加工业,增加外汇收入,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是以发展转口贸易、取得商业方面的收益为主的,是面向商业的;出口加工区则是以发展出口加工业、取得工业方面的收益为主,是面向工业的。政策(1

1 / 5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