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专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专题》期末论文题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班级:08经济学班姓名:余国蕾学号:08414024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内容提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联系不断的紧密,并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在世界经济圈内不断发展,走向成熟。在世界经济体制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被称为是“经济合作的加速器”。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原因、现状以及它所造成的影响,特别是法律制度、组织框架、运行机制方面的特点和内部走向一体化、外部更趋开放性的特点;继而在评述其成就和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正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践,使我们更加了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关键词」东盟、发展模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影响和重要性一、从东盟到东盟自由贸易区(一)东盟的发展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EAN),成立于1967年。主要由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构成。东盟为了向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努力:第一是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东盟参与的合作都旨在“促进该地区各国人民间的永久和平、友好和合作,以加强他们的实力、团结和密切关系”。近年来,东盟更是不断加强政治与安全合作,包括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9.11”之后,东盟各国在反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方面更加紧密联手。因而,大大提高了本地区的国际地位。第二是发展经济合作。在经济上东盟各国适当分工,加强互补,防止本地区内的恶性竞争,避免给本地区外的发达国家以分割利用之机。第三是加速地区一体化。2003年10月,东盟十国领导人签署了一份旨在2020年成立类似于欧盟的“东盟共同体”宣言,包括“东盟安全共同体”、“东盟经济共同体”和“东盟社会与文化共同体”三个部分。确立上述三大支柱,成为东盟走向一体化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东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合作将进入历史新时期。第四是积极推动东亚合作。东盟作为“10+3”(指东盟十国加中、日、韩)会议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迄今为止在东亚合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30多年的发展表明,东盟已成为“南南合作”的范例,小国联合的范例。(二)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东盟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两个相关的但并非等同的概念。东盟为国家之间的联盟,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实行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区域,然而这一特定经济区域的组成、运行和发展均依赖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状况。1992年1月,东盟六国政府首脑会议正式决定设立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增强东盟作为单一生产单位的竞争优势;通过减少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期待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生产率和竞争力;加强东盟区域一体化和促进东盟区内贸易与投资。东盟自由贸易区10多年来的建设,呈现出四大特点,即:务实的制度措施;松散的组织架构;灵活的运行机制;内部的一体化走向与对外的开放性态势。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条件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定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这一自由贸易区将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年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的年贸易总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中国和东盟贸易区山水相连,相互间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和相似的历史遭遇。中国和东盟地区是近邻,双方都有合作共赢的愿望。长期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正如素林所说,东盟和中国的合作之所以如此紧密,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是近邻”。第二、国和东盟经济互补性强,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巨大,双边合作共赢的前景广阔。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与东盟将实质性地彼此开放市场。中国与东盟双方约有7000种产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其中中国13亿人平时吃的用的许多产品,比如一些新鲜水果,都来自东盟,今后这些产品的价格会下降;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优势产品,比如一些轻纺、电子产品,也将以零关税出口至东盟国家。第三、第三,双方在历史上有着成功的合作,正是这些合作奠定了自贸区的基础。10多年前,中国与东盟休戚与共,并肩奋斗,成功战胜亚洲金融危机,促进了地区繁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国和东盟均有建立自贸区的强烈愿望。第四、在国际社会事务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对经济发展有稳定和增长的共同愿望。第五、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改善和发展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友好关系,相互间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不断有新的发展,尤其是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以来,相互间合作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此,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及时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积极发展和密切相互间的经贸合作,建立自贸区。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进程第一阶段(2002年至2010年),启动并大幅下调关税阶段。自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始,至2010年1月1日中国对东盟93%产品的贸易关税降为零。第二阶段(2011年至2015年),全面建成自贸区阶段,即东盟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四国与中国贸易的绝大多数产品亦实现零关税,与此同时,双方实现更广泛深入的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第三阶段(2016年之后),自贸区巩固完善阶段。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目标(一)发展的目标1、促进中国、东盟之间的企业对话与合作。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为了加强中国和东盟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与合作,从而促进中国东盟地区的发展,进入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2、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与投资联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得中国和东盟地区对欧美国家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加强了中国和东盟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对两个地区实行的零关税政策,使得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大大加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促进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但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地区的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和东盟地区在世界经济体制上的地位,以一个更为崭新的面貌进入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重要性和影响(一)自由贸易区建立的重要性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和东盟合作历程中历史性的一步。它充分反映了双方领导人加强睦邻友好关系的良好愿望,也体现了中国和东盟之间不断加强的经济联系,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中新的里程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会创造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按人口算,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从经济规模上看,将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创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1、使得东盟地区和中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双方贸易关税将进一步降低,同时双方的相互投资也会更加自由。2、是“经济合作的加速器”。加快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发展,使得两个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特别是两地区实行的一些零关税政策更加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3、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将促进亚洲国家间的贸易增长,降低对出口欧美的依赖度,这有助于亚洲经济的稳定。4、自贸区的建成还将对区域经济起到稳定器的作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缓解地区之间的经济摩擦与冲突,从而使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起到稳定器的作用。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得东盟地区和中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双方贸易关税将进一步降低,同时双方的相互投资也会更加自由。”六、中国自由贸易区前景分析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和东盟合作历程中历史性的一步。它充分反映了双方领导人加强睦邻友好关系的良好愿望,也体现了中国和东盟之间不断加强的经济联系,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中新的里程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会创造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按人口算,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从经济规模上看,将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创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七、思考和启示(一)对东盟自由贸易区现行发展模式的评述与建议由于东盟内部成员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国对内、对外经济政策取向的不尽一致,目前东盟采取的较为实际的经济合作措施、较为松散和灵活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对内逐步提高经济一体化程度和对外逐步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基本上适应了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和增强东盟整体经济竞争力的要求,而且在实际上已取得了可观的成就,六个创始成员国的经济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发展,有些已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其他四个新成员国的经济建设也不同程度地有了进步。然而,东盟自由贸易区观行发展模式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妨碍了自由贸易区经济整合优越性的发挥,以至于东盟的经济竞争力和吸引力未能尽如预期。为此,我拟提出如下看法与建议:第一,需要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形成核心力量,以发挥主导作用。可以考虑提高现行东盟自由贸易区理事会的地位,将其发展为独立的、最高的决策管理机构,这就要求有关各国适当地让渡出一部分国家主权。没有核心的、过于松散的经济联盟的严重缺点,只能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看来东盟在这方面还有待努力。第二,决策机制和运作方式应当有助于高效地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依不同事项,定出全体一致同意、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或半数以上同意等原则与程序。第三,要将解决争端纳入机制化轨道。成员国之间发生经济争端,除应通过磋商或仲裁以友好的方式加以解决之外,还应逐步走上机制化轨道,此即指建立、健全自由贸易区内争端解决机制。理想的办法是要建立或形成一种全面解决经济争端的体制和机制。(二)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对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示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模式将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模式的最直接的参照,同时东盟整体又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与中国相对应的一方。(注:见呼书秀:《论促进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的法律协调》,第十一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12月)。)前述对完善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若干设想与建议,其基本精神亦可适用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启示之一:组织机构要落实。欧盟从当初的共同体发展到今天,其组织机构的逐步完善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而这恰恰是东盟目前存在的不足之一。因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当考虑设立统一的、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决策管理组织机构。启示之二:法律制度要健全。其中,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有些内容可以吸收;《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许多内容可以吸收。(注:见2001年东亚展望小组报告《走向东亚大家庭》。该报告建议:将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扩展到整个东亚地区。转引自张蕴岭等主编:《东亚合作的进程与前景》,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还有其他一些条约、协定,也有可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借鉴之处。“合作型博弈”或“制度化合作”是一国经济法、区域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所主张的正确思路和必然选择。启示之三:运行机制要高效。东盟内部,其联系紧密性低于欧盟而高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故其运行机制有见效的一面,也有低效的弊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机制,应当避免东盟方式灵活有余、统一不足的弱点,力求该统一的则统一,该灵活的便灵活。这里还包括吸取AFTA的经验教训,建立有权威的争端解决机构,使自由贸易区内的各项争端可以在区内得到合适的解决。总之,应当“科学选择并以公开制度确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注:见程信和:《孔雀东南飞,风景这边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联系及其法律基础述评》,《经济法制论坛》2004年3月号(总第4期),第93页。)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益经验可作直接参照。这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