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际贸易壁垒形成机理初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国区际贸易壁垒形成机理初探陈光特王雷文章摘要:国内区际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日显重要,本文避免了传统的分析思路,主要通过制度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区际贸易壁垒形成的机理,并认为今后我国应该通过加强全国性的市场导向意识的培养、完善地方政府职能和加强统一的法律建设来鼓励区际间的合理分工和贸易。关键词:区际贸易壁垒国际竞争力市场化一、提出问题进入大国区域内部进行分析,没有哪个贸易主体是完全内部均质的,一来要素资源禀赋的地区差异导致各地产业结构设计的一定差异(比如,地区间产品和地区内产品的生产比例不同),二来地区基础设施环境的差异和地方文化的差异导致区际间开放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三是普遍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制度层级框架给予了地区内部次级经济主体成长的空间,作为自我加强的经济体,其行为决策很多时候(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初期和经济转型时期)带有短期性和人为性,因此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地方分割和地方贸易保护现象1,从而使得大国整体经济缺乏协整,比较优势的提升和发挥受到了阻碍,进而经济整体的国际竞争力难以充分发掘出来。一国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国内企业在国内市场中的孕育和成长,很多企业就是先通过国内的历练之后才走向国外的,然而我国地区间贸易的壁垒还是相当高的2,这无疑不利于本土内企业的成长。本文即将通过对我国区际贸易壁垒形成的机理进行分析,以重新梳理对地区内分工协调的认识。二、中国区际贸易壁垒形成机理国内就区际贸易壁垒成因的研究,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内部一体化的低交易费用与部门、地区之间高交易费用的冲突,阻碍了区域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产业趋同化影响使得地方政府寻求壁垒政策来实现保护的目的(盛洪1994、王小龙2002)。第二种观点认为,以财政包干、大量国有企业事实上的地方所有制为基本特征的行政性分权是导致地方贸易保护现象出现的深层次原因,而传统体制遗留的工业布局、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领导的业绩评价等因素也强化了地方市场的分割倾向(国家计委课题组2000)。第三种观点认为,国内交通通讯网不完善、全国性要素市场的不统一、政企经济利益纽带尚未消除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导致了区际贸易的较高交易成本(熊贤良1993.1994)。第四种观点认为,历史上形成的小农意识、计划向市场转轨时期的相对价格扭曲和区际有别的政策扭曲效应、地方政府的“经济人”特征加强是中国区际贸易壁垒形成的主要原因(钟昌标2002)。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中国区际贸易壁垒的形成,最为主要的是制度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仅式国民财富的增加和生产率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制度变迁和制度与发展着的人相适应的过程3。这里我们需要结合消费需求的地区差异、历史的作用、地方政府行为以及对产业内贸易的考虑来综合分析我国地区间贸易壁垒的形成机理。(一)消费者偏好差异不大与历史演化效应1WorldMagazineBank(2002.2)上一篇对印尼研究的文章提到地方财政分权近年来正严重影响着印尼国内贸易的开展,分析家提到更高的贸易障碍将减弱印尼的产品竞争力并阻碍本地、外国的投资的增加。2据法国学者庞赛特的研究,在1997年里,中国跨省商品面临的贸易壁垒相当于46%的关税,这一关税水平和欧盟各国间的关税水平相当。同时,芝加哥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AllanYoung认为,中国改革之后各地区的工资水平差距不是缩小了,反而是扩大了,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是更加专业化了,而是更加雷同,并进一步指出,中国在改革之后国内市场不仅没有统一,反而更加分割(参见何帆:《涉过WTO的激流险滩》,)。3汪丁丁(1993)认为后者其实就是人类合作秩序扩展的过程,它包括我们所分析的分工的深化过程在内。21、我国国土资源辽阔,区域资源差异较大,比如东北的林业、江南的茶叶丝绸、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内蒙古的畜牧、四川的水力、沿海地区的海洋资源以及内陆平原地带的种植业等等,这种资源差异按理应该推动产业结构的差异化布局,但现实中并没有,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人均消费水平仍然比较低,消费者的需求结构较为单一,偏好差异不明显,因此各地往往倾向于建立地区性的“小而全”的产业结构,进而产生了全国性的产业同构化格局。各地区消费结构的类似也部分的由于其产品结构的趋同,因此产业趋同和消费趋同间有一种互相加强的趋势,当内外部的变革动机不足够强时,这种地区分割的制度结构就有被锁定的风险,进而以地区利益为主导的保护性贸易壁垒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2、中国大陆自古以来有着重农轻商的文化传统,历史演进加强了大陆的农业文化底蕴,以至于至今许多地方的商业开拓意识不浓,对于地区间贸易行为不重视,又很不愿意打破这种低层次均衡状态,受这种文化背景的影响,人们的市场开拓精神欠缺,对于外部竞争采取逃避态度,上层对于辖区范围内的经济要求小而全,不要大而精4,进而也就减弱了对于区际贸易壁垒的内在冲击。同时地方割据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前封建时期,这种长期历史沉淀形成了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力量,阻碍了全国大市场的统一,也显现了与全球化经济的格格不入。我们还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是作为同时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大陆内的各个区域,也会由于“整体多元化效应(theglobaldiversityeffect)”的影响,出现各地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演生出不同社会秩序的存在形式,进而导致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与经济交易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惯例,这种惯例的影响加之以地区文化的影响共同构筑了地区内市场的整合以及地区间市场的分割(韦森,2001)。3、对转型初期改革模式的路径依赖。诺斯(1973)认为,制度的变迁遵循着一种自我增强的机制5,路径依赖(Path-dependent)的特征会使得一些无效率的制度得以存在并延续。我国建国之初劳动分工演进缓慢,农村仍停留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社会,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强调地方自给自足导致很低的区域专业化和众多的中小型企业(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6)。进入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区域分权和财政联邦主义割裂了市场并增进了地方国有企业的垄断势力,从1954年开始生效的户籍制度又极大地限制了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同时也存在着非常中央集权的省政府首脑任命制度。不同的政府机构及地方政府之间在经济上有着相当激烈的竞争,这些制度特征往往容易产生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和腐败,经济发展仍然是特权阶层既得利益的人质(Sachs、Woo、Yang,2000)。可见,我国改革初期的制度选择夹杂着许多政治因素,造成了区际间专业化分工和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的低下,至今这种状况虽有改善但无法根除,就是源于路径依赖。根据熊贤良(1993)的研究,80年代我国区际分工和贸易状况都是比较低下的,各地企业无法形成规模优势、政企不分导致了区际间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来源。根据路径依赖学说,反映了在当下的制度环境下,相对价格的变化(指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要素价格比率的变化、信息成本的变化以及生产技术的变化等)并没有使得人们致力于变革制度的预期收益大于成本,制度均衡难以打破。总之,中国区际贸易壁垒的形成有着较强的历史文化背景,打破这种低层次均衡还需要通过自上而下的私产保护法律政策和自下而上的竞争精神的培育来推动市场化改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破除区际分割的现状。4不得不承认近年来这种现象有所改变,但是作为历史文化的沉积,文中的论述在很多非开放地区还是适用的,我们这里只是通过这些论证强调文化因素对于经济行为的重要影响。5诺斯(1973)在其经典著作《西方世界的兴起》中,认为制度的自增强机制主要源于规模效应(随着制度的推广,推行的初始成本和追加的成本趋于下降)、学习效应(制度的运行成本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和不断的自我完善趋于下降)、协作效应(伴随着与之配合的制度和组织的产生,制度的实施成本趋于下降)、适应性与其(人们对于该制度的生命力的信息会随着其实施时间的延长和实施范围的扩大而增强)。制度系统的这种内外部的相互关系,会使制度的运行产生一种收益递增效应,而这种收益递增效应会使制度具有一种在其原来的路径上始终保持下去的惯性。诺斯认为,正是这种“制度自我强化机制”的作用,使得一个社会一旦选择了某种制度,无论它是否有效率,都很难再从这种制度中摆脱出来。3(二)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两难冲突1、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的冲突:由于初始产业选择导致了很多地方的劳动就业结构产生了锁定现象,改革初期的许多劳动力由于长期从事某一方面工作而形成了较低层次专业化的生产技能,同时由于社会再培训和再就业的难度较大,导致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全国范围的产业重构的话,会造成短期内的大量失业现象,而这又与地方政府官员的绩效考评关系紧密,因此导致了地方政府官员在对待外部竞争时倾向于采取保护性的壁垒政策,同时这一行为选择又会进一步的通过正反馈机制而加强,时间越久也就越难变革,地区生产效率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越低下。2、规模经济和地方财政的冲突: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很多地方性企业需要突破壁垒向外地或国外扩展,其生产和贸易的地点选择也会更加趋于合理(比如向沿海发达地区靠拢),而这又会导致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短期内的减少(尤其表现在中西部省份),因此,有些地方政府就竭力设置壁垒并通过政治渠道控制企业规模的扩张,进而阻碍了企业产品竞争力的真正提升,也不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3、制度创新与守旧的冲突:制度经济学原理讲究制度选择的激励兼容,也即强调“诱致性变迁型”的正式制度6,通过实现依赖历史形成的内在制度规则向正式制度的过渡来指引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也就是实现宪政秩序的可信承诺机制,进而保证长期的经济发展(NorthandWeingast,1989)。区际贸易壁垒作为政府规制的一种形式,很多时候是由前政府政策的惯例惰性而得以形成一种均衡状态的,在没有足够的“创造性破坏”带来的利益驱动下,是很难突破的。一旦其自加强为一种内在制度,就具有了相当的合理性,至少在一段时期内是不应该反驳的,但当其成为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型的正式制度而又没有非正式的制度与其兼容的情况下,它的存在就是不合理的了。正如前文所示,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选择很多时候受着上一级和上一位官员行为模式的影响,当他认为改革创新带来的好处(这些好处往往被外部化了,很难对创新人实现充分的激励)不足以弥补其所冒的风险的成本时,就会选择继续墨守陈规,因而继续延误了改革的时机。这些原因的背后有一个根本的力量就是,地方政府和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产业内贸易不发达当国内各地区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时,如果某一地区的对外贸易(包括国际贸易和国内区际贸易)结构只有单一的产业间贸易形式,其流入和流出很容易被其他地区的大公司垄断,使得该地区的贸易条件处于不利地位。基于这种认识,各地区政府在改革初期相继采取了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并积极鼓励和支持产业内贸易的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开拓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国地区间的资本和要素流动,利于全国范围的专业化分工,并真正形成全国性的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大企业;另一方面又能够适合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满足多样化的消费者偏好;同时,还可以加快技术在不同地区的同一行业内传播、扩散.推动同类产品上档次,对于实现产业竞争力升级和市场容量扩大有较好的成效。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近十年来主要外贸产品国际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基本呈稳步上升态势7,但就区际产业内贸易而言,目前在我国由于区际分割现象依然存在而没有根本的好转而尚不发达,其贸易产品数量还是无法与产业间贸易进行抗衡,进而阻碍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尤其体现在我国的西部地区),省际产业内贸易规模的不大也就导致了区际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基于地区的产业间分工,而我国地区间分工同构化的现状也就进而导致了区际间的较高贸易壁垒。三、文章结论和政策建议综上分析,中国几千年历史带来文化和制度沉淀与现在的区际分割现象关系重大,计划6参见金雪军、章华《制度兼容与经济绩效》(2001);柯武刚、史曼飞《制度经济学》(2000)。7参见高运胜:“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状况的分析和建议”,《中原工学院学报》,2002年6月。4向市场转型过程中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过高无法保证相关经济主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