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经贸经营和管理》自学考试冲刺阶段串讲2《外经贸经营和管理》冲刺阶段串讲课程地位《外经贸经营和管理》是移动商务技术中重要的基础课程。课程目的宏观方面。介绍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政策、发展战略。微观操作。实务性、实践性、时效性。目标:通过考试3教材的更新1.拓展了涵盖面2.细化外贸管理具体内容3.全方位考量贸易4课程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中国对外贸易全面的知识体系。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目的与政策。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具体方法。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形式。5学习建议1.宏观视角、战略高度理解问题。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3.宏观微观相结合。6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7•历年分值:•2011---------13•2010---------10•2009---------148一、选择题1.国家在“九五”计划时期一再强调要积极发展下列哪一类产品的出口。(d)A.经济作物B.传统农产品C.养殖产品D.创汇农产品2.我国《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规定,我国对外贸易的哪一项要从2000年到2010年实现翻一番?(C)A.直接投资额B.间接投资C.出口规模D.进口规模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市场分布逐渐向下列哪一项发展?(C)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多元化D.单一化4.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是(B)A.ISO9000系列标准B.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系列C.进出口商品检疫标准D.卫生标准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进口贸易市场分布的发展趋势为(D)A.集中于发达国家B.集中于发展中国家C.集中于欧盟D.趋于多元化5.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主渠道是(A)A.对外贸易B.引进技术C.利用外资D.对外工程承包•6.根据“十五”计划,200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在出口总值中的比重应占到(C)•A.20%B.30%•C.50%D.70%9一、选择题•1.规定了生产企业要依靠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来保证产品质量的国际标准是(B)•A.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系列B.ISO9000系列标准•C.CCC认证体系D.CNACR认证•2.下列哪一项是“科技兴贸战略”的主要内容?(C)•A.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B.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C.大力推动高技术产品出口D.创名牌出口商品•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已经历两次大的跨越,第一次大的跨越是指(B)•A.石油取代纺织服装成为中国第一出口产品•B.纺织服装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出口产品•C.纺织服装取代煤炭成为中国第一出口产品•D.机电产品取代纺织服装成为中国最大类的出口产品•4..2004年,中国货物出口、货物进口排名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A)•A.美国、欧盟、香港地区;日本、欧盟、台湾地区•B.欧盟、美国、韩国;欧盟、日本、美国•C.美国、欧盟、东盟;美国、日本、台湾地区•D.欧盟、美国、东盟;美国、台湾地区、日本•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已经历两次大的跨越,第二次大的跨越是指(D)•A.纺织服装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出口产品•B.绿色农产品取代纺织服装成为中国第一出口产品•C.高新技术产品取代中国机电产品成为中国最大类的出口产品•D.机电产品取代纺织服装成为中国最大类的出口产品10选择题出题点•1、《ISO9000系列标准》被称为国际贸易的“白色通行证”;P19•2、《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系列》被称为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P20•3、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口额+出口额)/国民生产总值]×100%;P5•4、200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世界排名均为第三。P7•5、2004年,中国货物出口排名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欧盟、香港地区、日本、东盟;货物进口排名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欧盟、台湾地区、东盟、韩国。进出口综合来看,欧盟、美国、日本、香港地区、东盟分别为我国第一至第五大贸易伙伴。P10•6、《ISO9000系列标准》规定了生产企业要依靠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来保证产品质量。P19•7、“九五”计划时期,我国减少了粮食作物的出口。P15•8、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进口贸易市场分布的发展趋于多元化。P10•9、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P9•10、我国最重的转口市场是香港地区。11二、多选题•1.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重点开拓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市场?(abc)•A.日本B.美国C.亚洲D.非洲E.拉丁美洲•2.我国出口贸易“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是(BDE)•A.强化质量控制的立法B.优化出口商品结构•C.提高产品科技含量D.创名牌出口商品•E.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3.科技兴贸”战略内容主要包括(abc)•A.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B.在优势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出口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和企业•C.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D.选择出口额最大的机电产品和纺织品作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心•E.初步完成出口商品结构由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为主向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转变•4.“科技兴贸”战略内涵主要包括(ABCDE)•A.以提高我国出口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体制创新、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水平为基本指导思想•B.以有限目标、突出重心、面向市场、发挥优势为发展思路•C.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D.加快出口商品结构的结构性调整•E.转变政府职能,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12•1.“十五”计划中,进口商品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ABCE)•A.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B.确保重要物资的进口•C.重视加工贸易物资的进口D.稳定国内紧缺产品的进口•E.扩大生活必需品与一般消费品的进口•2.当前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有(BCE)•A.日本B.美国•C.欧盟D.台湾•E.香港•3.我国“以质取胜”出口贸易战略的主要内涵是(ADE)•A.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B.加强全面质量管理•C.提高产品科技含量D.创名牌出口商品•E.优化出口商品结构13二、多选题出题点•1、“以质取胜”战略所包括的三个方面的内容:p17•(1)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3)创名牌出口商品。•2、“科技兴贸”战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p24•(1)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优势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出口规模大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和企业。•(2)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14三、简答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特征p10•(1)初级产品进口的比例逐步上升,制成品的进口比重逐步下降。•(2)大量进口了短缺的资源型商品,如石油、小麦、大豆、橡胶等。•(3)以信息、通讯类产品为主的高亲技术产品进口呈现高增长。•(4)国内技术和生产能力逐步完善的进口商品大幅度减少。•2、我国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p35•(1)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规避市场风险。•(2)有利于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3)有利于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的贸易条件。•(4)有利于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3、“十五”计划提出的出口商品战略的主要内容p15•(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继续贯彻以质取胜战略,重视科技兴贸,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2)根据“十五计划,我国加快推进外经贸领域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基本实现外经贸发展从主要领先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向主要依靠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根本性转变。、•(3)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要和保证措施。15四、论述题•1.我国进一步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原则和措施•我国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原则是:•(1)把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结合起来,优先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把扶持加工贸易政策连续性和加强对加工贸易的引导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加工贸易的本地配套能力。•(3)把整体推进与重点扶持结合起来,加大对科技兴贸重点城市、重点企业、出口基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支持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4)把全过程支持与重点环节的支持结合起来,将支持政策向源头延伸,特别要支持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技术引进和技术进步以及建立技术标准。•我国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措施为:•(1)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体制创新•(2)发展重点产业和技术领域的产品出口••(3)加强对出口产品的高新技术支持•(4)构筑科技兴贸服务体系•(5)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16第一节对外贸易发展概述从宏观上了解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熟悉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及政策。全面了解对外开放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战略意义。确立正确的对外经济交往指导思想。17开放成果对外贸易高速增长、贸易结构显著改善、市场不断扩展。全方位开放、开放型经济形成。战略目标得以实现。18第一节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是根据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的。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一并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一项实现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19一、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一)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历史上并未形成对外开放格局。客观原因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限制。主观原因“左”的政治思想以及封建经济思想影响。转变形成的背景。总结建设经验教训。参考国外经验。1980年作为经济政策对外公布。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在1982年进入我国宪法。20(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含义坚持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坚持对立自主、平等互利。对外开放包括:经济交往。文化教育。宗教艺术。21对外开放基本含义: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经济转变为开放经济。22对外开放格局:对所有国家开放。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大国小国。目的:利用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发展。23(三)对外开放政策主要内容三项最主要内容:发展对外贸易,物质基础,最根本内容。利用国外资金,物质基础,最根本内容。引进先进技术。24二、对外开放格局总体评价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一)1992年以前重点开放沿海地区逐步向内地开放。原因:沿海地区的独特优势。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科学技术。优秀工人。信息优势。25发展战略:东部地区——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中部各省,西部地区——新疆、青海、西藏等偏远省、区。对外开放层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26经济特区:1979年开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出口特区。1980年改称经济特区。1988年开辟海南为省级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层次。经济特区的作用及意义:经济意义。窗口示范意义。27开放沿海城市: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二层次。1984年公布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作用:促进本地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同内地之间联系。28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三个层次。1985年1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1988年初,山东半岛辽东半岛。1988年3月,40个市县。内陆市县。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发达。29逐步向内地开放:我国对外开放的第四个层次。实现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环节。30(二)1992年后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1.开放边境市、镇。多分布在东北——俄罗斯、独联体、蒙古、东欧。以满洲里黑河绥芬河珲春四个城市为龙头。内蒙古黑龙江吉林为腹地。西北开放带——独联体东欧巴基斯坦西亚国家。开放8个通商口岸。西南开放带——印度尼泊尔缅甸老挝越南孟加拉国。开放17个口岸,广西云南为腹地。312.开放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1992年开放沿江城市。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