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财经大学《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China'sForeignTradeOutline课程号:920319制定单位:商务学院执笔人:杨文兰审核人:申秀清制定(修订)时间:2012年7月2《中国对外贸易》课程说明一、课程概述中国对外贸易是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课,属于区域部门经济学范畴。本课程主要研究的内容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与改革,重点介绍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基本实践和基本知识。另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被认为是继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革命,因此,本课对WTO的基本内容、基本规则进行详细阐述,使学生熟悉新的“游戏规则”,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体制及新条件下遇到的问题(如贸易摩擦)等内容进行研究,最终使学生对于新环境下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加深认识。二、课程的性质国际贸易与商务英语的专业主干课程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以下专业素质:1、了解这一学科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对WTO各协议条款及规章制度的历史产生背景以及发展的历程能从正确的角度进行阐述。2、通过所学课程,能对我国“入世”后贸易的发展状况进行简单的分析。3、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国际贸易及其它相关经济课程增加知识的储备量。4、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养成以下非专业素质:(1)培养敏锐的洞察力。(2)勤于思考的精神。(3)培养国际化意识四、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国际贸易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大学三年级学习五、开课学期第五学期3六、课程的总学时和学分36学时2学分七、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八、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限选课程,它是其他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知识的补充与延伸,同时是国贸基础理论、政策在中国实际情况下的现实表现与应用。九、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1、老师课堂讲授为主,并辅以课后作业与专题小论文形式。2、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提问,教师点评、回答。3、对于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具有探讨性的问题,采取学生分组辩论的形式。十、课程考试方式与课程评定闭卷、考试+平时成绩(考勤、作业、课堂表现、讨论、小测验)十一、课程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黄晓玲、宋沛编著《中国对外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徐复《中国对外贸易》,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王平、钱学锋《WTO与中国对外贸易》,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5李大雁,《WTO知识学习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韩立余,《世界贸易组织(WTO)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十二、参考资料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4)。2、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于学及赋税原理》,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4)。3、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4)。4、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4)。5、俄林:《域际和国际贸易》,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4)。46、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4)。7、陈同仇、张锡嘏:《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8、李滋植、王绍媛:《国际贸易》,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9、唐海燕:《国际贸易》,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年。学时分配表章、节学时数讲课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习题课其它第一章(共3节)2第二章(共4节)2第三章(共3节)8第四章(共5节)3第五章(共3节)2第六章(共4节)2第七章(共4节)2第八章(共5节)2第九章(共3节)2第十章(共4节)2第十一章(共3节)2第十二章(共3节)2第十三章(共2节)2总复习1课程总学时数34课程分数5第一章导论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了解对外贸易基本概念、对外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特征。掌握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体制和贸易体制发生的重大变化。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与发展阶段应当是本章学习中掌握的重要内容。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一、对外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一)有关对外贸易的基本概念(二)对外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二、中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一)西汉时期(二)唐朝的对外贸易(三)宋朝对外贸易(四)明朝对外贸易(五)清朝的对外贸易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一)1840—1937年。(二)1937—1949年。第二节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一、1949年—1978年的对外贸易(一)对外贸易的建立6(二)对外贸易的发展二、改革开放时期的对外贸易(1979-2000)(一)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二)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三)外贸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四)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显著提高(五)国民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存度较高(六)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七)进出口市场不断扩展(八)对外贸易方式多样化(九)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十)沿海地区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基地三、加入WTO以后的中国对外贸易(2002年以后)(一)高速增长阶段(2001-2008)(二)世界性金融危机以后的阶段(2008-至今)四、影响和制约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第三节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一、对外开放概述(一)概念(二)对外开放的内容(三)对外开放的方向二、中国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7(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二)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步骤(三)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要点三、中国对周边国家地区的开放(一)东北开放带(二)西北开放带(三)西南开放带四、中国的沿江开放和内地开放五、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一)西部大开发的提出(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三)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思考题1、对外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2、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3、什么是“沿江开放”和“沿边开放”?我国沿边开放中重点建设了几个沿江开放带?8第二章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学习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深刻理解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熟悉国际分工理论。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第一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贸易理论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四)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发展对外贸易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对外贸易(一)科学发展观(二)科学发展观与对外贸易具体要求第二节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对外贸易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一)对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处于特定的中介地位(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处于辅助地位(三)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二、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一)促进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9(二)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三)促进经济增长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四)提高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五)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六)增加劳动就业的机会(七)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第三节西方经济学家有关国际贸易的理论(略)思考题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理论是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理论依据?2、改革开放前后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分别处于何种地位?为什么?3、为什么说对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处于特定中介地位?为什么?10第三章WTO和中国对外贸易改革与发展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学习有关WTO的基本知识和国际规则,研究中国加入WTO的战略意义、掌握中国加入WTO的谈判进程以及基本原则。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加入WTO的基本义务、权利及基本承诺第一节GATT概述一、GATT产生的历史背景(一)产生背景(二)GATT的产生(三)近半个世纪“临时适用”的协议二、GATT的成果与局限性(一)成果(二)局限性第二节WTO一、产生背景二、《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构成三、WTO的宗旨(一)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二)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度稳定增长(三)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五)保证发展中国家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六)建立更加完善、更有活力的和更持久的多边贸易制度。四、WTO原则和例外11(一)非歧视原则(二)贸易自由化原则(三)一般禁止使用数量限制原则(四)公平竞争原则(反对不公平贸易原则)(五)允许正当保护的原则(六)地区贸易原则(七)透明度原则(八)豁免和紧急行动原则五、机构六、职能(一)实施和管理协议(二)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三)解决成员方之间的贸易争端(四)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五)与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六)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七、WTO争端解决机制(DSB)(一)产生(二)争端解决机构——DSB(三)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四)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的基本程序八、WTO的贸易政策评审机制(TPRM)(一)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含义与目的(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产生及要点(三)国别审议的程序12(四)对世界贸易环境的评议(五)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作用(六)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的贸易政策的审议第三节WTO的业绩和作用一、第一届部长级会议:新加坡会议二、第二届部长级会议:日内瓦会议三、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西雅图会议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多哈会议五、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坎昆会议六、第六届部长级会议:香港会议第四节中国与WTO一、中国入世谈判历程二、中国入世的法律文件概览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四、基本权利(一)全面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二)享受非歧视待遇(三)享受发展中国家权利(四)获得市场开放和法规修改的过渡期(五)保留国营贸易体制,世界贸易组织允许通过谈判保留进口国营贸易。(六)对国内产业提供必要的支持(七)维持国家定价(八)保留征收出口税的权利(九)保留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法定检验的权利13(十)有条件、有步骤地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并进行管理和审批。三、基本义务(一)遵守非歧视原则(二)贸易政策统一实施(三)确保贸易政策透明度(四)为当事人提供司法审议的机会(五)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六)逐步取消非关税措施(七)不再实行出口补贴(八)实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九)以折中方式处理反倾销反补贴条款可比价格(十)接受特殊保障条款(十一)接受过渡性审议四、基本承诺(一)逐步降低关税(二)逐步开放服务市场思考题1、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相比有哪些特点?2、中国贸易政策是怎样与WTO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3、中国为加入WTO对经济贸易体制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14第四章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对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进行总体分析,通过对进出口贸易进行总体态势、商品结构、地区结构、贸易差额分析,总体了解中国货物贸易的发展情况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大经贸战略、以质取胜战略以及市场多元化战略第一节货物进出口贸易概述一、货物贸易的含义和特点(一)货物贸易的含义(二)货物贸易的特点二、货物贸易的统计指标(一)货物进出口贸易规模统计(二)货物贸易的商品结构(三)货物贸易的地区结构(四)贸易差额(五)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六)对外贸易依存度三、货物贸易的分类(一)一般贸易(二)加工贸易(三)其他灵活的贸易方式四、有关货物贸易的国际规则和法律法规(一)有关非关税壁垒的协议(二)规范特定产品的多边贸易规则(三)保护国内产业的有关协议15(四)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第二节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的综合分析一、中国货物贸易的发展阶段(一)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二)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的快速增长阶段(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的高速增长阶段二、中国货物贸易发展的综合分析(一)增长态势分析(二)贸易差额的态势分析(三)商品结构的态势分析(四)市场结构的态势分析三、中国货物贸易存在的问题(一)贸易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