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际贸易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习目标1.了解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2.掌握一些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概念3.能够使用不同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和解释一些常见的国际贸易现象情境写实外包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作者:孔祥云发表于:2009-02-11在过去,资源外取被认为是企业的劣势,但是现在,资源外取却可能是智慧型企业运作的关键。“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如今已成为现代企业运作的一条金科玉律,成为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谋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在这个寒冬,外包成为了一个让企业轻装上阵的必由之路!两个国家为什么开展国际贸易?两种经典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借助这两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外包为什么会成为一种大趋势。一种理论叫做绝对优势理论(TheoryofAbsoluteAdvantage),是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的。……如果用绝对优势理论来解释外包,简单说就是:如果一家专业服务公司做某项工作比企业自己做该项工作,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更便宜,那么企业应该将此项工作外包给专业服务公司,因为这样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情境写实另一种理论叫做比较优势理论(LawofComparativeAdvantage),是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如果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外包,生活中有很多例子:现在很多家庭会请家政服务人员打理家务,不是家庭的主人做家务不如家政服务人员,而是他们把做家务的时间用来做别的事情可能会更有价值。企业将非核心或支持性的业务进行外包,会产生多赢的局面。比如企业将IT业务外包,对企业来说,可以降低成本、省心、获得更持续和稳定的服务水平;对企业原有的IT人员来说,可以用自己的能力服务更多企业,学到更多知识,时间利用率更高、工作更饱满而收入更高;对从事外包的专业服务企业来说,可以获取长期稳定的业务,与客户建立更紧密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信息来源:商业评论网任务一古典贸易理论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相互需求理论1234一、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晚期重商主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重商主义是指15—17世纪,在英、法等西欧国家盛行的有关政府对经济进行的管制,阻止金银外流的学说。该理论强调国内的商品生产应该服从对外贸易的需要,国家应通过鼓励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来促进商品的出口,以增加黄金白银的流入,把黄金白银留在国内。由于重商主义跨越三个世纪,一般将其划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塔福(WilliamStafford,1554—1612),在其所著的《对我国同胞的某些控诉的评述》一书中写道:“外国商人从我们手中廉价地购买羊毛,再将羊毛织品高价卖给我们,以此从我们手中赚得货币就离开我们,一去不复返了。”他还进一步分析逆差对英国的危害性,认为进口商品是有害的,特别是进口本国能生产的产品。早期重商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1)货币——金银是唯一的财富,任何商品输入都会使货币流出,减少本国货币的拥有量,从而减少本国的财富。因此,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应该尽可能多的输出而尽可能少输入,最好是不输入。只有这样,一国才能迅速地增加货币,积累财富(重商主义因此又被称为重金主义)。(2)对贸易要进行严格的管制,力争每一笔贸易均保持顺差,从而使金银不流出本国(这一理论因此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从其主要代表人物托马斯·孟(ThomasMun,1571—1641)的代表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可以看出。托马斯·孟认为增加英国财富的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每年卖给外国人的东西要比我们消费的多,但不要求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保持顺差。为了保证有利的贸易顺差,托马斯·孟主张扩大出口,减少外国制品的进口,反对英国居民消费英国能够生产的外国商品。他还主张发展加工工业和转口贸易。因此,人们又称晚期重商主义为贸易差额论。马克思对托马斯·孟的代表作深为欣赏,称之为重商主义的“圣经”。1.重商主义的积极性(1)重商主义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与确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重商主义的政策、理论在历史上曾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建立与发展。2.重商主义的局限性(1)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2)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3)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二、绝对优势理论相关链接在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有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以后,圈地运动大大加快,仅1760—1790年间,被圈占的土地就高达298万英亩。大约在18世纪中叶,英国的小农基本被消灭,农业生产普遍采取了资本主义方式,资本的原始积累正在逐渐完成其历史使命而让位于资本主义的积累,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进一步发展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已经难以适应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到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随着产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经济实力超过了其他西欧国家。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从海外市场获得更多的廉价原料并销售其产品,迫切要求扩大对外贸易,而重商主义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却严重束缚了对外贸易,阻碍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这种要求,必然要反映到经济思想上来。这就是重商主义衰落和古典学派兴起的大背景。古典学派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触及了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并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因此,古典学派的学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古典学派提出了“自由放任”的口号,在理论上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铺平道路,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服务。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1绝对优势理论的假定前提2绝对优势理论的具体分析3对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4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劳动价值决定的,各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因而商品价值所决定的商品价格也有所不同。某些商品的价格国内比国外便宜,就可以出口卖高价,换回外国比本国便宜的商品。这样,通过国际贸易,双方都可以获得更多和更便宜的商品,既节约了本国的劳动力,又增加了使用价值。同时,贸易的开展使两国的资本和劳动力都从生产率低的行业转移到发达兴旺的出口行业中来,这一方面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其结果是,商品产量增加了,消费水平提高了,社会劳动时间也节约了。(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1)世界上是只有两个国家,各自只能生产两种产品,即2×2模型;(2)劳动是构成生产成本的唯一要素;(3)生产要素在两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但在一国范围内可以自由流动,即资源可以从国内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4)两国资源都已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一国某个部门资源的增加就意味着另一个部门资源的减少;(5)当资源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时,机会成本不变;(6)没有运输或其他贸易成本,产品可以在两国间自由流动;(7)进出口的价值相等;(8)生产和交换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假定前提(三)绝对优势理论的具体分析表2-1英国和葡萄牙的绝对优势差异呢绒酒英国100160葡萄牙12080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并不难理解,但是,在国际贸易学说史上,却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一学说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这种贸易分工互利的“双赢”思想,到现代也没有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然而,这一理论本身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其根本缺陷在于它表明只有在具有绝对优势优势的国家之间才能开展国际贸易,而对于不具有绝对优势优势的国家在国际贸易没有任何利益只有伤害。这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例如广大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可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比不上发达国家,但仍然在进行国际贸易,也未因此而使这些国家产业走向衰亡。因此,绝对优势理论所阐明的国际贸易的好处缺乏普遍性,这一缺陷后来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所克服。(四)对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三、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假定前提1比较优势理论的具体分析2比较优势理论阐述的贸易互利性原理3对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4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1772-1823)提出的。大卫李嘉图与亚当·斯密相隔大约三四十年,是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1815年英国政府颁布了《谷物法》,导致粮价上涨、地租猛增,严重地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阶级围绕《谷物法》的存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论证废止《谷物法》、实行谷物自由贸易的优越性。大卫·李嘉图在这场斗争中站在工业资产阶级一边,他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在1817年出版的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LawofComparativeAdvantage)。这是一项最重要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解释力。他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优势还大。故英国应专门发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取得比较利益,提高商品生产数量。比较优势理论经典实例走出“比较优势”的陷阱当今时代,全球化愈来愈深入。按传统的看法,经济全球化只要分工合作,人人皆有“比较优势”。流行观点认为,比较优势是个天大的便宜,哪怕样样落后于人,但总有机会成本比人低的,不亦美哉!其实,这是严重的似是而非。……以苹果公司推出的新款手机iPhone4为例,《纽约时报》有文章曾从产业链上解剖说:一部售价600美元的iPhone4,材料成本约187.51美元,大部分来自韩国,占到约80美元,其余的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一些公司。包括富士康在内的中国企业主要是进行组装,每台仅有6.54美元的酬劳。而苹果公司,每台iPhone4获利高达360美元。老板与打工仔的差别何等巨大——这应该也是科技与金融齐飞的美国,其制造业几十年来不断萎缩的重要原因,山姆大叔没心思打这份工!当然,人群中总是有主动者和从动者,天底下也总得有人做代理,当雇工,至少比没工作强吧,更何况还可以卧薪尝胆图赶超。历史经验也表明,用比较优势进行赶超,对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而言,几乎不可避免。但一个做雇工的在老板面前津津乐道自己的比较优势,是不是应该就此打住?资料来源:浙江在线—理论视野(1)两各国家、两种产品模型,即只考虑两个国家、两种产品;(2)以英国、葡萄牙两国的真实劳动成本差异为基础,并假定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3)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不因产量的增加而变化,即规模报酬不变;(4)运输费用为零;(5)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的使用时充分的,而且他们在国内完全自由流动,但在国家之间不能流动;(6)生产要素能自由进出任何市场,产品市场也是完全竞争的市场;(7)收入分配不因分工和自由贸易而发生变化;(8)贸易是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的,而不是以货币作为媒介进行的;(9)不存在技术进步,国际经济是静态的。(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假定前提表2-2英国和葡萄牙的比较优势差异(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具体分析呢绒酒英国100120葡萄牙9080(三)比较优势理论阐述的贸易互利性原理按照李嘉图的思想,葡萄牙应“两优取其重”,放弃生产成本比英国优势较少的呢绒,专门生产酒,并拿它向英国出口,换取呢绒。英国则应“两劣取其轻”,放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