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经济科学·2009年第3期多样性偏好、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保罗·克鲁格曼的世界*——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评述盛斌王岚(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摘要:本文以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教授的研究为线索全面和系统地回顾与评述了近30年来新贸易理论与经济地理学的最新发展进程、脉络、特点与影响。本文认为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拥有共同的技术观念(内部规模经济、多样性偏好、“冰山”运输成本),在解释经济活动模式与空间区位选择上相互支撑,并为两个领域的未来研究奠定了全新的视角与基础。关键词:保罗·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规模经济200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R.Krugman),以表彰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域等方面所作的贡献。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对他的学术工作做出了如下评价:“通过将规模经济融入清晰的一般均衡模型,克鲁格曼加深了我们对贸易决定因素和经济活动区位的理解,并为此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全新而且广泛的研究视角和定位”。继1977年伯蒂尔·俄林(BertilOhlin)之后,诺贝尔奖再次颁给与国际贸易研究有关的经济学家,并由一人独享该奖项,在近年来实属罕见。由此可见,克鲁格曼对该领域的开拓性贡献和深远影响。一、克鲁格曼改变了什么?几个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直到今天,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城市化进程仍旧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但就传统而言,贸易理论和经济地理分属于经济研究中的两个不同领域。近年来,经济学家越来越多地把这两个领域结合在一起,强调是一些基本因素同时决定了既定国际要素禀赋下国家间的分工模式(贸易理论)以及这些国家间要素的长期流动与分布趋势(经济地理)。克鲁格曼正是构造这一伟大桥梁并在两端点燃创始之光的先驱。传统贸易理论在新古典微观经济的理论框架下说明了国家间技术、要素禀赋或需求的*本文的研究得到“985工程”哲学人文社科创新平台“区域经济研究”的资助。作者:盛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岚,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75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较好地解释了20世纪上半叶之前的国际贸易模式和格局。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国际贸易的流动特征发生了很大改变,大部分国际贸易发生在具有相似技术水平和要素禀赋的发达国家之间,特别是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迅速增加,从而使产业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显然,以比较优势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在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上显得苍白无力。在新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促进下,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家将偏好、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技术变化和厂商博弈等概念引入到贸易理论中,论证了即使在缺少偏好、技术和资源禀赋差异的情况下,规模经济也可以引导国家开展专业分工和贸易,以市场结构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由此孕育而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区位、分布和空间组织关系的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产业区位、城市经济、经济聚集、交通以及全球化等。传统的方法强调研究经济活动空间规划和分布的区位论,特别是产业区位的量化分析。尽管经济学家早已关注到规模经济的作用,特别是曾经有大量研究考察经济主体在生产规模收益递增和运输成本之间的权衡对城市聚集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一个完备而标准的理论模型作为支撑,特别是未能提出一个能同时解释消费者和厂商区位选择的一般均衡框架。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克鲁格曼等人将国际贸易中的许多思想应用到空间分析中,“新经济地理学”由此产生。在20世纪的“新经济学”浪潮中①,克鲁格曼作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双料开创者,毫无疑问成为将贸易和经济区位活动两个领域成功融合的先驱。纵观其理论体系,我们不难发现始终贯穿其中发展脉络和逻辑线索的三个核心概念和假定。首先,消费者的多样性偏好是克鲁格曼理论研究中的一贯假定。克鲁格曼从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模型(Dixit和Stiglitz,1977)中找到了灵感。在这个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中,消费种类和生产分工程度内生于市场规模。对消费者而言,产品的品种越多越好以提高效用水平,而对生产者来说产品的品种越少越好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应,由此产生了一个两难冲突。但一个规模扩大的统一市场(如贸易或人口的增加)能够使两难冲突的解决空间增大,因为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同时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消费更多样化和更物美价廉的产品。D-S模型的主要贡献在于为存在产品差异的垄断竞争模型提供了简洁的分析框架②,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正是运用D-S模型描述了消费者的多样性偏好,并将其与贸易、市场规模和效用联系,构成了新理论的基本逻辑起点。其次,规模经济是克鲁格曼理论体系的基石与核心,为分析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均衡框架奠定了新研究方法的起点。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强调不完全竞争和企业层面的规模经济,从而找到了分析问题的切入点。此外它们还区分了以技术溢出为表现形式的外部经济和由市场规模引发的外部经济,从而恢复了对外部经济的正确认识,特别是使早期被忽视的与市场规模有关的货币(或金融)外部性得到了正确认识。昀后,运输成本是克鲁格曼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它的引入很自然地将区位因素纳入到贸易模式分析中来。而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之间的权衡成为新经济地理的基础。他采用了萨缪尔森的“冰山理论”来描述运输成本,即每一单位运往外地的产品中仅有一部分到达目的地,而其余的都消耗在途中,由此运输成本只影响价格。这样的好处是不用①克鲁格曼(1998)指出新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是当代经济学领域中四次“新经济学”研究浪潮。②与D-S模型类似的还有兰开斯特(Lancaster)差异产品特性法和豪特里英(Hotelling)空间模型法,但这些方法较为复杂,难以进行一般均衡分析。76引进运输业这一新的部门从而降低模型的复杂性。但许多批评者认为它忽略了运输成本与距离的关系。对此,克鲁格曼引进距离因素对冰山运输成本函数进行了修正,使之具有如下的特征:(1)随运输距离的增加产品的市场价格将以递增的比例增加;(2)运输产品价格与离岸市场价格成正比例变化;(3)产品的运输费用率与运输产品的数量的无关。这些特征使对运输成本问题的考虑更加真实,同时也使克鲁格曼理论体系中的不变需求弹性得以保持。二、新贸易理论:从产业内贸易到战略贸易政策新贸易理论的核心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但无论哪种形式,贸易商品所体现的要素净含量流动反映了国家间的相对要素禀赋差异。新贸易理论在强调非比较贸易优势或者市场结构因素是促使国家之间开展专业分工和贸易原因的同时,也“无意识”地给专业化和贸易的方式加以武断的解释,即各国生产和出口什么是由历史、偶然事件或政府政策造成的,而非由自然资源和技能差异决定。1.产业内贸易新贸易理论的开山之作是克鲁格曼于1979年发表的“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一文(Krugman,1979)①。这篇论文假定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同时两国具有相同的D-S偏好和技术,厂商的生产具有边际成本递减的特性。它从劳动力增长、贸易和要素流动三个方面考察贸易引发额的市场规模扩大对封闭条件下均衡的影响,得出即使国家之间不存在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的差异,规模经济也可作为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并从中获利的结论。这篇长仅10页的论文所构造的精巧模型简洁而流畅地揭示了以异质产品和规模经济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是对占据国际贸易理论半个多世纪的新古典贸易范式的冲击与革命,也从此奠定了克鲁格曼在新贸易理论发展中的地位。克鲁格曼的上述创新性论文留下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贸易流向的不确定问题。他随即在“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贸易模式”一文(Krugman,1980)中通过引入“冰山”运输成本回答了这一问题。克鲁格曼证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国某种产品的市场规模(以劳动力规模表示)越大,其产量也就越高(因为更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和节约运输成本),同时也就越趋向于净出口该类产品,这就是著名的“母国(或本国)市场效应”。新贸易理论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冲击显然是革命性的,但它是否就完全否定与替代了后者呢?克鲁格曼在他马不停蹄发表的第三篇文章“产业内分工与从贸易中获利”(Krugman,1981)中试图综合这两种理论,并提出一个超越分歧的综合性框架。它分析了要素禀赋相似程度与贸易类型之间的关系,指出国家之间禀赋越相似,两国间的贸易就越具有产业内贸易的特征,相反则产业间贸易型式将占主导地位。这表明新贸易理论与新古典贸易理论之间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由此,克鲁格曼发展了一种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的“层级结构”法,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仍存在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克鲁格曼对新贸易理论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他与赫尔普曼合著的《市场①与克鲁格曼几乎在同一时期分别独立提出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的还有诺曼(Norman)和迪克希特(Dixit)、兰开斯特(Lancaster)和埃瑟(Either),但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克鲁格曼模型的影响力和应用性昀大。77结构与对外贸易》(Helpman和Krugman,1985)一书的完成达到了辉煌的极致。该书中几乎涵盖了新贸易理论的所有分支,从外部规模经济到内部规模经济,从垄断竞争到寡头垄断、从非贸易品到中间品,从国家间贸易到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为分析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模式以及贸易福利效应提供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框架,可以说是重写了20世纪的贸易理论,从而使新贸易理论的地位从新的次级领域提升为核心中的一部分。至此,克鲁格曼完成了他在新贸易理论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奠定了新贸易理论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定位,他作为新贸易理论创始人的地位也由此确立。2.战略性贸易政策随着新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该理论的政策含义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逐步成为政界与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战略性(或策略性)贸易政策一度成为贸易保护主义者采取进口限制、出口补贴、贸易报复和积极产业政策的“热门”口实。它的理论基础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垄断利润的存在,因此争夺垄断利润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昀终目标。形成不完全竞争的主要因素就是规模经济,它既包括以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为表现形式的静态规模经济,也包括以技术研发和学习曲线为表现形式的动态规模经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旨就是通过政府的干预,人为地创造出战略性产业的竞争优势,通过获取更大的“租”和更多的正外部性,以牺牲外国利益为代价昀大限度地攫取垄断利润并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克鲁格曼关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早期思想蕴含在他的一篇题为“一个相互倾销的国际贸易模型”的论文(Brander和Krugman,1983)中。在这项研究中,克鲁格曼首次把不完全竞争和获取垄断利润作为贸易产生的原因,成为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新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模型,也为以后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不过他在该领域的立名之作还当属他发表的“保护进口可以促进出口:寡头垄断及规模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一文(Krugman,1984)。他从静态规模经济和动态规模经济两个方面考察在古诺竞争条件下通过保护进口来扩大本国生产规模并逐渐降低边际成本,从而昀终建立本国在出口市场上的优势并实现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在随后的研究中克鲁格曼将视角由理论转向经验分析。他在“市场准入和国际竞争:16K内存的模拟竞争”一文(Baldwin和Krugman,1988)开创了利用“校准尺度”(Calibration)方法分析贸易政策效果的先河。该方法是先通过计量经济工具和估计判断等方法来确定模型中的参数值,对于那些不能从外部来源获得的参数则必须满足如下条件,即其数值必须能使模型与作为基准的实际观察值相符。不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