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资源课程05国际贸易政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的概述第二节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保护贸易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知识(一)国际贸易政策的涵义1.定义:各国政府为了某种目的而制定的、对外活动进行管理的方针和原则。2.目的:-保护本国国内市场;-扩大本国产品市场;-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积累资金;-维护本国的对外政治经济关系。3、作为一项完整的贸易政策,其要素应包括:政策主体: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政府)政策客体:贸易政策所规划和指导的贸易活动以及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和个人政策目标:贸易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政策内容:贸易政策的具体指向政策手段: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具体管理措施(二)国际贸易政策的构成1.贸易总政策:包括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政策,是一国较长时期内所实行的贸易政策,表明该国贸易政策的主流或总趋势。2.进出口商品政策:是一国在总贸易政策基础上,针对不同产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制定的贸易政策。3.国别贸易政策:是一国在总贸易政策基础上,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而制定的贸易政策。二、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最基本的分类: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国际贸易不加干涉,自由进出口实质上是一种“不干预”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国家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商品进口或管制商品出口实质是“奖出限入”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赫克歇尔、俄林主要主张自由贸易可以形成有利的国际分工自由贸易可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自由贸易有利于加强竞争,打破垄断,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率,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斯塔福德、孟克列钦早期重商主义托马斯•孟晚期重商主义汉弥尔顿关税保护论李斯特幼稚产业保护论凯恩斯主义新重商主义三、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16-18世纪,保护贸易政策(重商主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以英国最为彻底。18-19世纪20年代,自由贸易政策(产业革命)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主流是自由贸易。英国19世纪70年代到二战前,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主义美国、德国。二战后50-70年代,自由贸易政策,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出现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管理贸易政策。四、贸易政策的选择你认为哪一种贸易政策更有利于经济发展?–贸易自由化(TradeLiberalization)–保护贸易政策(ProtectiveTradePolicy)外贸政策的选择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1、经济力量强弱(经济发展水平、产品竞争力、产业结构)2、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外向型还是内向型)3、利益集团的影响:不同的贸易政策对不同的利益集团会产生不同利益影响。外贸政策就是不同利益集团斗争的结果。4、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一国外交政策:外交政策与外贸政策互相促进的关系。5、国内经济状况:例:大危机与贸易保护6.本国国内市场的商品供求状况7.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8.本国在多边或双边协议中的权利和义务9.本国生态平衡和文化遗产的保留情况10.各国领导人的思想和贸易理论1929年10月12日,华尔街股票暴跌,美国、欧洲乃至全世界都跌进了深渊。这就是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西方国家的经济斗争空前加剧,展开了空前激烈的经济大战。关税成了西方国家的救命草。危机前,德国关税提高了29%,法国提高了38%,比利时提高了50%。危机后,美国率先投下了新关税战的炸弹。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约有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提高了关税率,其中农产品从20%提高到34%,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该法令对英国、法国、日本的丝、棉、毛织品,德国的化学制品、瑞士的钟表、比利时的水泥、玻璃,加拿大的木材等传统商品打击很大。美国的这一行动使各国气愤不已,马上招致33个国家的严重抗议,并有7个国家立即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的措施:加拿大大幅度地提高对美国商品的征税率;法国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60%。英国对棉纱和棉织布品征收50%的重税;德国于1932年推行新税法,对许多商品征收100%的重关税。第二节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强制性的贸易保护主义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15~17世纪)产业革命(18世纪中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19世纪)超保护贸易政策贸易自由化新贸易保护主义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和自由发展(50-70年代)垄断代替自由竞争(20世纪初)滞胀出现后(70年代后)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贸易政策15-17世纪,为了原始积累西欧各国实行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通过限制货币(贵金属)出口和扩大贸易顺差的方法扩大货币的积累。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金银是真正的财富,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获取金银对外贸易是增加金银、增加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贸易政策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竞争时期。这一时期的贸易政策的基调是自由贸易。自由贸易政策为经济实力强制国家所采用,为国内成长产业集团所推动,它们是主要受益者。对经济实力薄弱的国家及幼稚产业,却意味着市场被外国占领,它们是主要受害者。因而自由贸易被认为是“强者”的政策。保护贸易政策通常指使用限制进口的办法保护国内产业的政策而言。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巩固后,产品具有极大竞争力。同时,需要以工业制成品换取原料和食品的进口。英国资产阶级要求政府放松国际贸易的管制。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向自由贸易政策转变,(荷、比等)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措施有:(1)废除谷物条例(2)改革关税制度(3)签订自由通商条约(4)取消对殖民地的贸易垄断。此时的自由贸易政策是一种完全开放性的贸易政策。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设立任何障碍。保护幼稚工业时期美、德:当英国产业革命完成、从重商主义保护贸易转向自由贸易时,其他尚在产业革命过程中的工业后进国家,为了阻止英国廉价商品侵入,曾采取以提高进口关税为主要内容的保护贸易政策。这是历史上第二次保护贸易时代。其中,最著名的保护贸易理论是美国的关税保护理论和德国历史学派创始人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思想(美)背景:美国政治上独立,但经济是殖民地经济,国内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仅限于农产品加工和手工业品.1791年12月,汉密尔顿向国会提交《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指出制造业发展对国家带来的利益.有利于推广机器使用,提高整个国家的机械水平;有利于扩大就业,吸引移民,加速美国国土开发;有利于消化大批农业资料和生活必需品,保证农业产品销路和价格稳定,刺激农业发展。为了保护和促进制造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主张1.向私营企业发放政府信用贷款2.保护关税制度保护国内新兴工业3.限制重要原料出口,免税进口极需原料4.为必需工业发津贴,为各类工业发奖金5.限制改良机器输出6.建立联邦检查制度,保证和提高制造品品质量1816年,美国首次实行以保护为目的的关税政策,提高了制造品进口关税;1828年,美国再度加强保护措施,工业制造品平均税率提高到49%的高度美国的保护贸易思想和政策主张,反映的是不发达国家经济独立、自主发展民族工业的正当要求和愿望标志着保护贸易学说的基本形成背景:德国在19世纪初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统治地位的经济落后国家。政治分散、小帮林立、关卡重重。1834年德国统一、关税同盟成立,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但深受英国、法国之害。1841年李斯特出版了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发展了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学说,建立了一套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为后进国家服务的保护贸易理论。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德)1、生产力理论生产力由“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创造“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仅使已有财富得到保障,更能使已经失去的财富获得补偿”借助国家力量,对经济进行干预,以保证持续生产力。即国家生产力的培育。保护幼稚产业论的主要内容2、经济发展阶段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当一个国家进入农工商发展阶段时,财富和力量已积累足够,已经具备了对外自由竞争的能力,应当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德国还在农工业时期,需要保护国内工业发展。贸易保护原则与措施1、对保护对象提出以下条件:①幼稚工业需要保护;②受保护工业发展起来后或在适当时期内保护后无法发展时就不再保护;③只有本国幼稚产业遭遇国外强有力竞争时;④农业无需保护2、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3、保护贸易政策的内容:限制外国工业品输入;鼓励外国技术、人才和资本流入;4、保护对象的选择--制造一般生活用品的幼稚工业5、保护手段的运用--对机器制造业产品输入应该免税或低税;对奢侈品的生产低保护;对工业消费品的进口实施高关税6、保护“适度”:30年、税率适度7、贸易保护的归宿—自由贸易理论评价积极作用:对落后国家制订外贸政策有指导意义;关于“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的思想是正确的;关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是科学的;以保护贸易为过渡和仅保护幼稚产业的主张是积极的;消极作用:在现代国际贸易中,保护幼稚产业的可操作性下降。“民族产品”、“民族产业”、“外国企业”“外国产品”在国际生产网络下无法定义幼稚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预见性:本国产业基础、特殊的机遇、特定的历史文化等幼稚产业是一个动态概念。现代产业结构升级非常迅速,幼稚产业很快会变成衰退产业。如录像机三、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贸易政策19世纪末到二战结束,资本主义处于垄断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占据了统治地位。1929-1933年世界危机使西方主要国家陷入困境。各个国家都想方设法增加出口,限制进口。纷纷实行超保护贸易政策。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政策1、产生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垄断代替了竞争;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经济危机周期爆发。在危机后,许多国家提高关税,实行外汇管制,加强国内市场保护,干预对外贸易,鼓励出口。2、政策特点: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幼稚产业——垄断工业2)保护的目的变了。培养竞争能力——巩固垄断3)保护的方式变了。从防御性保护转入扩张性保护(进攻)。4)保护的阶级利益变化。从工业资产阶级转向垄断资产阶级5)保护的手段有所变化。保护措施多样化。四、二战后的贸易政策(1)——自由竞争二战后到70年代初,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发生变化。美国、日本、西欧等国经济实力的加强及跨国公司的兴起,迫切需要一个自由贸易环境以推动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此时,各国自由化倾向明显:(1)通过贸易谈判,大幅度削减关税和降低非关税。在非关税方面,放宽进口数量限制;取消外汇管制;货币自由兑换。(2)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以普惠制。四、二战后的贸易政策(2)——保护贸易抬头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特点:(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相比)1)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工业资产阶级—垄断资产阶级)2)自由化程度不同(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3)发展不平衡(工业国间、区域集团内)4)具有不稳定性(贸易保护时常抬头)五、新保护贸易政策背景:70年代中期后1)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两次危机。经济衰退、失业严重。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产业垄断资产阶级要求政府采取保护贸易措施。2)美国贸易逆差,面临新兴工业国家的威胁。一方面要求贸易顺差国开放市场,一方面加强对进口的限制,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策源地。与旧贸易保护主义的不同特点:1)保护措施从过去以关税壁垒和直接贸易限制为主转变为以非关税壁垒和间接限制为主。2)贸易政策措施朝制度化、系统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3)贸易政策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4)贸易保护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性壁垒。THEEND第三节发达国家的

1 / 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