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25589目录1总则2术语3医疗工艺设计3.1一般规定3.2医疗工艺设计参数4选址与总平面4.1选址4.2总平面5建筑设计5.1一般规定5.2门诊部用房5.3急诊部用房5.4感染疾病门诊用房5.5住院部用房5.6生殖医学中心用房5.7手术部用房5.8放射科用房5.9磁共振检查室用房5.10放射治疗科用房5.11核医学科用房5.12介入治疗用房5.13检验科用房5.14病理科用房5.15功能检查科用房5.16内窥镜科用房5.17理疗科用房5.18输血科(血库)用房5.19药剂科用房5.20中心(消毒)供应室用房5.21营养厨房5.22洗衣房5.23太平间5.24防火与疏散6给水排水、消防和污水处理6.1一般规定6.2给水6.3排水6.4热水6.5饮用水6.6制剂和医疗用水6.7消防6.8污水处理6.9管材7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7.1一般规定7.2洁净用房的通用要求7.3门诊部7.4急诊部7.5住院部7.6手术部7.7医技科室7.8中心(消毒)供应室8电气8.1一般规定8.2电源8.3安全保护8.4电气设备的选择与安装8.5安全电源系统8.6照明设计8.7防雷、接地与电磁兼容9智能化系统9.1一般规定9.2信息设施系统9.3信息化应用系统9.4公共安全系统9.5智能化集成系统9.6机房工程10医用气体系统10.1一般规定10.2气源设备10.3气体配管10.4医用气体终端11蒸气系统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1总则1.0.1为规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满足医疗服务功能需要,符合安全、卫生、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制定本规范。▼展开条文说明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综合医院的建筑设计。▼展开条文说明1.0.3医疗工艺应根据医院的建设规模、管理模式和科室设置等确定。医院建筑设计应满足医疗工艺要求。▼展开条文说明1.0.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展开条文说明2术语2术语2.0.1综合医院generalhospital有一定数量的病床,分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各种科室及药剂、检验、放射等医技部门,拥有相应人员、设备的医院。▼展开条文说明2.0.2医疗工艺Medicalprocess医疗流程和医疗设备的匹配,以及其他相关资源的配置。▼展开条文说明2.0.3医疗流程Medicalflows医疗服务的程序和环节。2.0.4急救通过量Emergencythroughput医院急诊部同时一次性接纳急救病人的医疗能力。2.0.5医院卫生学Hospitalhygiene维持医院关键科室的卫生状态,主要任务是防止感染及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的危害。2.0.6卫生通过Hygienepassingthrough采用换鞋、更衣、淋浴等措施控制人员、物品从非洁净区到洁净区的净化过程。▼展开条文说明2.0.7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医院独立设置的专业监护医疗单元,通常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血管监护病房(CCU),以及由ICU派生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等。3医疗工艺设计3.1一般规定3.1一般规定3.1.1医疗工艺设计应确定医疗业务结构、功能和规模,以及相关医疗流程、医疗设备、技术条件和参数。3.1.2医疗工艺设计应进行前期设计和条件设计。前期设计应满足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及建筑方案设计的需要。条件设计应与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同步完成,并应与建筑设计的深化、完善过程相配合,同时应满足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需要。▼展开条文说明3.1.3医疗工艺流程应分为医院内各医疗功能单元之间的流程和各医疗功能单元内部的流程。▼展开条文说明3.1.4医疗功能单元的划分宜符合表3.1.4的规定。▼展开条文说明3.2医疗工艺设计参数3.2医疗工艺设计参数3.2.1医疗工艺设计参数应根据不同医院的要求研究确定,当无相关数据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门诊诊室间数可按日平均门诊诊疗人次/(50人次~60人次)测算;2急救抢救床数可按急救通过量测算;31个护理单元宜设40张~50张病床;4手术室间数宜按病床总数每50床或外科病床数每25床~30床设置1间;5重症监护病房(ICU)床数宜按总床位数的2%~3%设置;6心血管造影机台数可按年平均心血管造影或介入治疗数/(3例~5例×年工作日数)测量;7日拍片人次达到40人次~50人次时,可设X线拍片机1台;8日胃肠透视人数达到10例~15例时,可设胃肠透视机1台;9日胸透视人数达到50人次~80人次时,可设胸部透视机1台;10日心电检诊人次达到60人次~80人次时,可设心电检诊间1间;11日腹部B超人数达到40人次~60人次时,可设腹部B超机1台;12日心血管彩超人数达到15人次~20人次时,可设心血管彩超机1台;13日检诊人数达到10例~15例时,可设十二指肠纤维内窥镜1台。3.2.2各科门诊量应根据医院统计数据确定,当无统计数据时可按表3.2.2确定。3.2.3各科住院床位数应根据医院统计数据确定,当无统计数据时可按表3.2.3确定。▼展开条文说明4选址与总平面4.1选址4.1选址4.1.1综合医院选址应符合当地城镇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环保评估的要求。▼展开条文说明4.1.2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交通方便,宜面临2条城市道路;2宜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3环境宜安静,应远离污染源;4地形宜力求规整,适宜医院功能布局;5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并应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6不应临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7不应污染、影响城市的其他区域。▼展开条文说明4.2总平面4.2总平面4.2.1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合理进行功能分区,洁污、医患、人车等流线组织清晰,并应避免院内感染风险;2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并应方便管理、减少能耗;3应保证住院、手术、功能检查和教学科研等用房的环境安静;4病房宜能获得良好朝向;5宜留有可发展或改建、扩建的用地;6应有完整的绿化规划;7对废弃物的处理作出妥善的安排,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令、法规的规定。▼展开条文说明4.2.2医院出入口不应少于2处,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尸体或废弃物出口。▼展开条文说明4.2.3在门诊、急诊和住院用房等入口附近应设车辆停放场地。4.2.4太平间、病理解剖室应设于医院隐蔽处。需设焚烧炉时,应避免风向影响,并应与主体建筑隔离。尸体运送路线应避免与出入院路线交叉。▼展开条文说明4.2.5环境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充分利用地形、防护间距和其他空地布置绿化景观,并应有供患者康复活动的专用绿地;2应对绿化、景观、建筑内外空间、环境和室内外标识导向系统等做综合性设计;3在儿科用房及其入口附近,宜采取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环境设计。4.2.6病房建筑的前后间距应满足日照和卫生间距要求,且不宜小于12m。4.2.7在医疗用地内不得建职工住宅。医疗用地与职工住宅用地毗连时,应分隔,并应另设出入口。5建筑设计5.1一般规定5.1一般规定5.1.1主体建筑的平面布置、结构形式和机电设计,应为今后发展、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展开条文说明5.1.2建筑物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门诊、急诊、急救和住院应分别设置无障碍出入口;2门诊、急诊、急救和住院主要出入口处,应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并应设雨篷。▼展开条文说明5.1.3应设置具有引导、管理等功能的标识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标识系统可采用多种方式实现;2标识导向分级宜按表5.1.3设置。▼展开条文说明5.1.4电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二层医疗用房宜设电梯;三层及三层以上的医疗用房应设电梯,且不得少于2台。2供患者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3医院住院部宜增设供医护人员专用的客梯、送餐和污物专用货梯。4电梯井道不应与有安静要求的用房贴邻。▼展开条文说明5.1.5楼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楼梯的位置应同时符合防火、疏散和功能分区的要求;2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1.6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16m。5.1.6通行推床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2.40m。有高差者应用坡道相接,坡道坡度应按无障碍坡道设计。5.1.750%以上的病房日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的有关规定。▼展开条文说明5.1.8门诊、急诊和病房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展开条文说明5.1.9室内净高应符合下列要求:1诊查室不宜低于2.60m;2病房不宜低于2.80m;3公共走道不宜低于2.30m;4医技科室宜根据需要确定。5.1.10医院建筑的热工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有关规定。▼展开条文说明5.1.11病房的允许噪声级和隔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规定。▼展开条文说明5.1.12室内装修和防护宜符合下列要求:1医疗用房的地面、踢脚板、墙裙、墙面、顶棚应便于清扫或冲洗,其阴阳角宜做成圆角。踢脚板、墙裙应与墙面平。2手术室、检验科、中心实验室和病理科等医院卫生学要求高的用房,其室内装修应满足易清洁、耐腐蚀的要求。3检验科、中心实验室和病理科的操作台面应采用耐腐蚀、易冲洗、耐燃烧的面层。相关的洗涤池和排水管亦应采用耐腐蚀材料。4药剂科的配方室、贮药室、中心药房、药库均应采取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5太平间、病理解剖室均应采取防虫、防雀、防鼠以及防其他动物侵入的措施。5.1.13卫生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患者使用的卫生间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1.10m×1.40m,门应朝外开,门闩应能里外开启。卫生间隔间内应设输液吊钩。2患者使用的坐式大便器坐圈宜采用不易被污染、易消毒的类型,进入蹲式大便器隔间不应有高差。大便器旁应装置安全抓杆。3卫生间应设前室,并应设非手动开关的洗手设施。4采用室外卫生间时,宜用连廊与门诊、病房楼相接。5宜设置无性别、无障碍患者专用卫生间。6无障碍专用卫生间和公共卫生间的无障碍设施与设计,应符合现行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有关规定。5.1.14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应分别处置。5.2门诊部用房5.2门诊部用房5.2.1门诊部应设在靠近医院交通入口处,应与医技用房邻近,并应处理好门诊内各部门的相互关系,流线应合理并避免院内感染。▼展开条文说明5.2.2门诊用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公共部分应设置门厅、挂号、问讯、病历、预检分诊、记账、收费、药房、候诊、采血、检验、输液、注射、门诊办公、卫生间等用房和为患者服务的公共设施;2各科应设置诊查室、治疗室、护士站、污洗室等;3可设置换药室、处置室、清创室、X线检查室、功能检查室、值班更衣室、杂物贮藏室、卫生间等。5.2.3候诊用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门诊宜分科候诊,门诊量小时可合科候诊;2利用走道单侧候诊时,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40m,两侧候诊时,走道净宽不应小于3.00m;3可采用医患通道分设、电子叫号、预约挂号、分层挂号收费等方式。▼展开条文说明5.2.4诊查用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双人诊查室的开间净尺寸不应小于3.00m,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00m2;2单人诊查室的开间净尺寸不应小于2.50m,使用面积不应小于8.00m2。▼展开条文说明5.2.5妇科、产科和计划生育用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自成一区,可设单独出入口。2妇科应增设隔离诊室、妇科检查室及专用卫生间,宜采用不多于2个诊室合用1个妇科检查室的组合方式。3产科和计划生育应增设休息室及专用卫生间。4妇科可增设手术室、休息室;产科可增设人流手术室、咨询室。5各室应有阻隔外界视线的措施。▼展开条文说明5.2.6儿科用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自成一区,可设单独出入口。2应增设预检、候诊、儿科专用卫生间、隔离诊查和隔离卫生间等用房。隔离区宜有单独对外出口。3可单独设置挂号、药房、注射、检验和输液等用房。4候诊处面积每患儿不应小于1.50m2。▼展开条文说明5.2.7耳鼻喉科用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增设内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