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贸易与城镇的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市舶司:中国市舶司制度始于唐代,终止于明代。市舶司是中国古代对海运进出境的专职管理机构。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从汉代开始的,但这时的贸易是以陆地为主。虽然汉武帝时期开始有了官营的海外贸易,但汉代的海路贸易还很不发达。隋代中国的海外贸易虽有进一步的发展,也仍没有占主要地位。到唐宋时期,特别是宋朝,情况就有了很大的变化,海外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海路贸易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使朝廷获得的收入愈来愈多。于是,唐玄宗开元间(713~741)﹐广州即设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担任﹐是为市舶司前身,北宋开宝四年(971)设市舶司于广州﹐以后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陆续于杭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泉州﹑密州(今山东诸城)设立市舶司。除广州市舶司外﹐其余几处在政和二年(1112。至元十四年(1277)﹐元朝政府在攻取浙﹑闽等地后﹐立即在泉州﹑庆元(今浙江宁波)﹑上海﹑澉浦(今属浙江海盐)四处港口设立市舶司。后来又陆续添设广州﹑温州﹑杭州三处。经过裁并﹐到13世纪末﹐只在庆元﹑泉州﹑广州三处港口设置。市舶司由行省直接管辖。宋元时期就以制瓷业闻名。明朝以后,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被誉为“瓷都”湖北省武汉市的汉口,四大名镇之首,处于长江中游,古代以水运为主,有“九省通衢”之称,后铁路运输发展,水陆并运,因处于南北的中间位置,与其他省市联系方便。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水路踞广州上游而处西江、北江下游,是水路通达省城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上毗邻港澳,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古籍记载:“诸宝货南北互输,以佛山为枢纽,商务益盛”。繁荣的商贸带动了以手工业为主的制造业迅速发展。到明清时期,佛山与汉口镇、景德镇、朱仙镇合为“中国四大名镇”。逐步发展成为岭南地区商品集散地和冶铸、陶瓷、纺织、中成药等制造业的中心。以至与京城、汉口、苏州合称为“天下四聚”。繁华的商贸活动和兴旺的手工制造业孕育了中医、中药行业的迅速发展。河南开封县的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20公里处。朱仙镇的全盛时期是明末清初。当时全镇面积为25平方公里,人口二十多万,民商四万多户。镇内街道纵横、百货云集。贾鲁河将全镇分为东镇和西镇。明清两代东镇是重要市街。乾隆以后,因黄河决溢,镇中屡遭水患,东镇地势较低,商贾多由东镇移至西镇。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岳飞曾在这里大败金兵,取得朱仙镇大捷。”一,试比较东西方城镇的发展讨论归纳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商人的出现和商业的兴起1.商人的出现〔材料一〕包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系辞下》〔材料二〕祝融作市。──《世本·作篇》〔材料三〕妹土①,嗣尔②股肱,纯③其艺④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⑤。肇⑥牵车牛远服贾⑦,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解读】关于中国古代商业的起源,有不少传说。以上材料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材料一讲的是“神农作市”。材料二讲的是“祝融作市”。三国蜀汉人谯周在《古史考》中也说:“神农作市,高阳氏衰,市官不修,祝融修市。”说明在新石器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产品增多,于是人们开始从事物资交换活动。材料三所引是商灭亡后,周公对商遗民所说的话。意思是:殷商旧都的殷民们,从今以后,你们要自食其力了,要专心致志地种好庄稼,要为你们的父母、长官奔走效劳。在农事完毕后,可以牵着牛车,赶快到外地从事贸易,以孝敬赡养你们的父母。这是关于商人从事商业活动的最早的记载。有学者推断,今称做生意的人为商人,这个名称就是起源于商代。与商业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是货币。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它产于南海和东海,起初是作为一种比较贵重的装饰品输入北方,后来被人们当作货币使用。商代,商业活动增多,贝成为重要的媒介,是人们拥有财富的象征。考古发掘发现,将贝作为随葬品埋入地下的现象相当普遍。一般墓葬随葬数枚、数十枚,1976年发现的安阳殷墟妇好墓一座墓就出土6000多枚贝,这是相当惊人的财富。【注释】①妹土:殷商故土。妹,即沫,今河南淇县北。②嗣尔:嗣,嗣后,从今以后。尔,你们。③纯:专一。④艺:种植。⑤事厥考厥长:侍奉你们的父辈和长官。事:侍奉。考:父。长:长官。⑥肇:敏捷,意为赶快。⑦服贾:从事贸易。2.春秋独立的商人〔材料一〕宣子有环①,其一在郑商。宣子谒②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③也,寡君不知。”……韩子买诸贾人,既成贾④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韩子请诸子产……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⑤此地,斩之蓬、蒿、藜、⑥,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乞夺⑦。尔有利市宝贿⑧,我勿与知⑨。’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六年》〔材料二〕(僖公三十三年,秦军)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⑩,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是遽告于郑……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材料三〕荀之在楚也。郑贾人有将诸褚中以出。既谋之,未行,而楚人归之。贾人如晋,荀善视之,如实出己。贾人曰:“吾无其功,敢有其实乎?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四年》〔材料四〕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而益彰者乎?──〔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材料五〕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解读】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变化,原来“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不少独立的商人。以上材料显示:郑国重商,商人与郑国国君有盟约,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则不干预商人经商。材料二、三讲述了弦高矫命犒秦师和郑国商人设计解救晋国大夫的故事。弦高机智地哄骗了秦军,使之攻打郑国的计划落空;郑国商人打算利用经商的机会解救荀罃,说明郑国商人主动参与政治活动,同时说明商人可以独立经商,人身不受限制。材料四、五讲的是著名商人子贡和范蠡成功经商的故事。子贡“结驷连骑”到各地经商,受到国君的接待“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说明当时商人的社会地位很高。范蠡头脑灵活,“与时逐”,“善治生”,“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被后人尊为商人的鼻祖。【注释】①宣子:即韩宣子,晋国大臣。环:玉环。②谒:请求。③守器:保管的器物。④成贾:成交。⑤庸次比耦:共同合作。艾杀:清除。⑥蓬、蒿、藜、藋:指各种野生草木。⑦乞夺:乞求掠夺。⑧利市:赚钱的好买卖。宝贿:奇货。⑨勿与知:不过问。⑩乘韦:四张牛皮。步师:行军。不腆:腆,厚。不腆:当时客套用语。淹:淹留。积:供应。不继:没有后援。荀罃:晋国大夫,与楚作战被俘,后被放归晋国。寘:放置。褚:囊。视:看待。废著:卖贵买贱。废,卖出。鬻财:经商。赐:端木赐,即子贡。不厌糟糠:连糟糠都吃不饱。厌,同“餍”,饱。束帛之币:束帛这类赠礼。先后:辅助,相助。计然:春秋战国之际人。一说“计然”是范蠡所著书篇名。还有人认为计然即越大夫文种。扁舟:小船。陶:今山东定陶。责:要求。治生:经营产业。贫交:贫穷的朋友。疏昆弟:远房同姓的兄弟。听:听任。息:增长,指发展。3.活跃的战国商人〔材料一〕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①。夫岁孰取谷②,予之丝漆;茧出③取帛絮,予之食④。太阴在卯⑤,穰⑥;明岁衰恶。至午⑦,旱;明岁美。至酉,穰;明岁衰恶。至子,大旱;明岁美,有水。至卯,积著率岁倍⑧。欲长钱⑨,取下谷⑩;长石斗,取上种。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彊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试矣,能试有所长,非苟而已也。──〔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材料二〕吕不韦者,阳翟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材料三〕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解读】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商人。以上材料介绍了白圭、吕不韦经商的情况,显示了他们的经商理念和人生价值观。白圭大约是战国初年人,与在魏国变法的李悝同时或稍后。他“乐观时变”,擅长经商,是一个经验十分丰富的商人。他把自己的经营方法归纳为八个字,叫做“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在丰年或粮食大量上市的季节,粮价下跌,白圭就收购粮食,这就是“人弃我取”;歉年或青黄不接之际,农民生活困难,粮价上涨,白圭就出卖粮食,这就是“人取我与”。白圭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目的,是在不等价交换中获得利润。白圭经商,注意节约开支,吃苦耐劳,“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他善于掌握经营时机,“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当机立断,不坐失良机。白圭经商讲究计谋策略,他说:“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白圭的经商理念内涵十分丰富,他说“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彊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的智慧够不上随机应变,勇气够不上果敢决断,仁德够不上正确取舍,强健不能够有所坚守,虽然他想学习我的经商致富之术,我终究不会教给他的。白圭的经商思想,有较多的合理因素,尤其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正如司马迁所说:“非苟而已也。”意为这不是马虎随便行事就能成的。白圭经商本领高强,为商人所推崇,“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吕不韦是战国的另类商人。他本来也是一个善于经商的人,“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但是他不满足,还要进行政治投机,他认为秦国派往赵国作人质的公子子楚“奇货可居”,便使用各种手段使子楚回国,成为秦国的国君,吕不韦也因功而成为相国,封文信侯,富至“家僮万人,食客三千人。”【注释】①与:通“予”,给予。此处意为出售。②岁孰取谷:丰收年成就收购粮食。孰:通“熟”。③茧出:蚕茧上市。④食:粮食。⑤太阴:指木星。卯:地支的第四位。⑥穰:丰收年。⑦至午:木星在午的方位。午:地支的第七位。⑧积著:积蓄。率:大体上。岁倍:每年增加一倍。⑨长钱:增加收入。⑩下谷:廉价的谷物。长石斗:增加产量。薄饮食:不讲究吃喝。趋时:抓住时机。生产:经商致富之事。祖:效法。长:专长。苟:不严肃。质子:两国交往派往对方作人质的太子或宗室子弟。异人:即子楚,秦昭王之孙,孝文王之子。赢:余利、利润。力田:努力耕田。疾作:辛勤劳作。煖:同“暖”。泽:恩泽、恩惠。4.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一〕夫山西饶①材、竹、穀②、卢③、旄④、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⑤;江南出楠、梓⑥、姜、桂、金、锡、连⑦、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⑧;龙门⑨、碣石⑩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

1 / 18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