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古典贸易理论本章主要内容: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2.1亚当·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货币平衡论;贸易平衡论;重农学派的贸易观点2.2亚当•斯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一.基本假设:(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2)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5)规模报酬不变。(6)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7)无运输成本。(8)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二、绝对优势的度量(1)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来衡量:(2)生产成本,即用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jQLLjjLaQ例子劳动力都是100人大米(吨)小麦(吨)中国10050美国80100表2-1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1)表2.2中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Qj/L)大米(人均产量)小麦(人均产量)中国1.00.5美国0.81.0表2.3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aLj)大米(aLR)小麦(aLW)中国1.02.0美国1.251.0三、贸易模式和贸易所得:贸易模式: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贸易所得:例子:讨论:1.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2.贸易量的决定?3.是否一定是完全分工?四、理论的局限性表2.4中美两国的生产可能性(2)Rice(Qr)Wheet(Qw)China10050US150100绝对优势说的评价(1)绝对优势说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中已经成熟了的要求,成为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反对贵族地主和重商主义者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利理论工具。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2)亚当.斯密关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参加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对所有参加国都有利的见解,虽然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斯密关于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固有的倾向的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交换以分工为前提,在历史上,分工先于交换。(3)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而只能说明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即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获益。如果现实生活中,有的国际没有任何一种产品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那这个国家就不能参与国际贸易了。一、李嘉图的贸易思想李嘉图用“比较优势”的概念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基础。假设与绝对优势模型基本一样,只是将假定3改为两国在两种产品上具有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产品的比较优势的衡量(1)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A(相对于产品B)B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Q/L)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Q/L)2.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大米/小麦小麦/大米中国20.5美国0.81.25表2.5中国和美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1)(2)用相对成本来衡量:LA(相对于产品B)LB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入量(a)产品A的相对成本=单位产品B的要素投入量(a)大米小麦中国0.52.0美国1.250.8表2.6中国和美国的相对生产成本a/aLRLWa/aLWLR(3)用产品的机会成本来衡量:RW减少的大米产量(ΔQ)小麦的机会成本=增加的小麦产量(ΔQ)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意义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认为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不同,一国欲从出口获利,只需在该产品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而不一定要有绝对优势。一国可能会在所有的产品上都不具有比较优势,但一定会在某些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因此,任何国家都可以有能够出口的产品,都有条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二、贸易模式一国应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李嘉图模型的贸易所得(1)发生贸易后各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造成具有比较优势产品(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或没有比较优势的进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2)相对价格的变化促进各国进行专业分工,专门从事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不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3)在新的生产贸易下,各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贸易所得来自于产品的消费和生产两个方面的有效配置.通过贸易,一国可以消费超出其生产能力的产品.0.5大米相对价格PR/PW0405070100大米产量028293080大米产量需求曲线0需求曲线1两国总需求11.25大米相对价格PR/PW图2.3贸易前后的各国大米市场供给曲线需求曲线0需求曲线1局部均衡分析(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中国美国供给曲线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评价(1)(1)这一理论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基石。它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证明了国际贸易的产生不仅在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2)比较优势理论在历史上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它曾为英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而自由贸易政策又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评价(2)但是,这一学说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1)李嘉图学说的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并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如要素在国际间完全不能流动的假设,并不是经济现实。(2)按照相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相差越大,发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当今的贸易应该主要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展开,但事实是今天的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即今天的国际贸易实践使得人们对于传统的比较利益学说的适用程度产生了疑问。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评价(2)(3)李嘉图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是一个均衡的世界。李嘉图把他的比较利益论建立在一系列简单的假设前提提出上,把多边的经济世界抽象成静止的均衡世界。因而所揭示各国获得的利益是静态的短暂的利益,这种利益是否符合一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则不得而知。(4)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仅考虑狭义的利益,而忽视了广义利益中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不但可能损害本国的环境效益,付出经济利益远不能弥补的惨重代价,而且可能给他国造成环境方面的极大损害,从而影响国际贸易的基础。所以,在不同国家都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主义。三、多个国家或多种产品贸易模型(一)两种产品多个国家将各国生产大米的相对成本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处于第1国与第N国之间的国家出口什么进口什么,现在取决于国际市场上大米的相对价格例子:4个国家表2.8各国大米/小麦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与相对成本国家单位产品劳动投入大米相对成本aLR/aLW大米(aLR)小麦(aLW)美国20.54.0法国522.5中国961.5泰国881.0图2.4多个国家两种产品相对价格的确定42.52.01.51.0相对需求大米相对产量相对供给大米相对价格PR/PW两种产品多个国家比较优势的确定在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下,一国的比较优势由该国产品生产的相对成本与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相比来确定.12/LLaa12/PP条件结论该国具有生产产品1的比较优势,应该生产和出口产品1,进口产品2.该国具有生产产品2的比较优势,应该生产和出口产品2,进口产品1.该国在任何产品上既没有比较优势,也没有比较劣势,对任何一种产品可能进口,也可能出口,或不进口也不出口,生产与贸易模式不确定.1212(/)(/)LLaaPP1212(/)(/)LLaaPP1212(/)(/)LLaaPP(二)两个国家多种产品将中国生产这些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从高到低排列起来:将各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与两国的相对工资水平进行比较:例子:中美两国四种产品产品单位劳动投入相对劳动生产率中国美国大米10101.0小麦1050.5棉布2040.2钢铁2020.1表2.9中美两国四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与相对单位成本概括一下两个国家多种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确定原则: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相对工资,该国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应该生产并出口这种产品。反之,该国不具有这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应该不生产这种产品而从另一国进口。比较优势学说在我国对外贸易实践中的适用局限性(1)长期以来,指导我国对外贸易的理论基石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所提出的比较优势学说,尽管比较优势学说能较好地解释各国对外贸易的起因,但在说明我国的现实问题方面却有很大的局限性。(1)隐含的假设与我国实际情况存在差异。①各国所有生产资源在数量上是固定的,在质量上是不变的,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不存在流动性。②各国生产技术是固定或相似的,可以自由获取。③各类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没有不确定因素。④政府在国际关系中不起作用,从而国际市场价格完全由供求力量决定。⑤各国贸易总额是平衡的。⑥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或固定。比较优势学说在我国对外贸易实践中的适用局限性(2)(2)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限制对外贸易发展空间。(3)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悖。安于现状、保持现状。(4)不利于经济结构优化。单一的产品结构和畸形的经济结构,导致出口后劲不足。比较优势理论新发展——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动态比较优势观是指发展竞争的主体与自身(所在国家或本地区组织)现有条件和资源状况,着力培育其具有未来核心竞争力和发展优势的观点。提出动态比较优势观点,并非完全否定传统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而是对传统优势的否定之否定。动态比较优势的发展观和竞争观就是要力争发挥自身之所长,而又善于将原来的不利条件因素转化为有利的条件,将处于竞争中的被动保守态势转化为主动进攻的战略格局。通过改变并在未来发展竞争的游戏规则,而为自身赢得发展的主动地位和良性循环态势。农业经济时代——绝对优势;工业经济时代——比较优势;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时代)——动态比较优势。亚洲四小龙的实证分析亚洲“四小龙”位于亚洲的太平洋地区,所处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文化源远流长,但自然资源缺乏(除台湾外)。因此,“四小龙”的经济地理状况,为其经济腾飞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它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狭隘的国内市场,成为促使其经济外向型发展的内在动力。近几十年来,虽然世界经济处于低速增长时期,但亚洲“四小龙”却在世界经济低潮中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和地区。战后“四小龙”出口增长近百倍,出口结构从纺织产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工业品,向技术尖端的资本密集型工业转化,已从农业社会或以贸易为主的社会,向以加工业为主的社会过渡,并正在逐渐向信息社会发展。这是成功运用动态比较优势的生动例子。1.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2.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计算机小麦中国100小时4小时加拿大60小时3小时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