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二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是相对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而言的,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新的国际贸易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是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说。主要内容•第一节基于动态技术差异的国际贸易•第二节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第三节规模经济贸易动因论•第四节产业内贸易理论•第五节国家竞争优势论基于动态技术差异的国际贸易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到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贸易的基础和原因。但这些理论多是静态分析贸易,无法解释一些贸易现象。比如,有许多产品先是由发达国家生产并出口,其他国家进口。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原来的进口国开始生产并出口这些产品,而最初出口的发达国家反而成为进口国。以汽车为例,美国最早是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国,现在则大量从日本进口汽车。最近几年,韩国和马来西亚又成为重要的汽车出口国了。再看电子表,原来中国从日本大量进口,现在中国反而大量出口,包括出口到日本,如何解释这种进口主体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动的现象呢?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和雷蒙德·维农(R.VERNON)对产品技术变化及其对贸易格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技术差距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尝试着解释这些现象。一、技术差距论技术差距论(TEHNOLOGICALGAPTHEORY)是波斯纳(POSNER)于1961年再他的《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的。这一理论以不同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存在作为对贸易发生原因的解释。根据波斯纳的技术差距理论,大量发生在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是建立在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方法发明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对专利和商标的保护,使得新产品发明国在世界市场上暂时处于垄断地位,成为主要生产和出口国。新产品的发明国一般是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等动新产品技术成熟并被外国生产者获取后,他们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模仿生产并出口该产品,甚至出口到技术先进的发明国。技术先进国家又开始生产和出口更新的产品,外国生产者又开始模仿。•波斯纳在分析技术差距时,把产品创新到模仿生产的时间分为三类时滞(LAG)。第一类是需求时滞,是指从新产品出现到消费者对新产品产生需求的时间;第二类是反应时滞,指一个国家在新产品进口后,需求逐渐增加,使进口国的生产商感到不能再按照旧的方法生产老产品,因此要进行调整来生产新产品,但这中间需要一段时间,即为反应时滞;第三类是掌握时滞,即模仿国从开始生产到达到创新国同一技术水平,国内生产扩大,模仿国停止进口的这段时间。•波斯纳认为,新产品和新工艺总是在工业发达国家最先问世,新产品在国内销售之后进入国际市场,使得创新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了暂时的垄断地位并且获得了初期的比较优势。但这种出口比较优势不是建立在成本比较优势上的,而是建立在技术比较优势上的,使得其他国家虽想对新产品进行模仿生产,但由于与先进工业国家之间存在的技术差距,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才可能做到,在这段时间内,创新国仍在该产品上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其他国家对该产品的消费通过进口才能得到满足,因而技术差距所引起的国际贸易仍然在继续进行。基数差距理论证明,即使在要素禀赋和需求偏好相似的国家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这也较好地解释了实践中常见的技术先进国与落后国之间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周期,但不能解释为什么某些国家处于技术领先地位,而另一些国家则处于落后地位,也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模仿时滞。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则有助于理解这些现象,是技术差距论的延伸。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要素禀赋理论从静态到动态的延伸,它将市场营销的产品生命周期于技术进步结合起来阐述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一)产品的生命周期假说(PRODUCTLIFECYCLEHYPOTHESIS)弗农把生命周期分为新产品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每一阶段都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包括产品特性、竞争优势和生产区位等。1、新产品阶段新产品阶段就是产品开发和投产的阶段。创新国企业发明并垄断着新产品的技术,但技术尚需改进、工艺流程尚未定型;由于新产品的价值功能刚刚为人们所认识,对新产品的需求还仅仅局限于国内。新产品的设计和设计的改进要求贴近市场和供应者,需要技术人员和高度技术熟练工人的大量劳动,因此此阶段的产品时技术密集型的。虽然主要在创新国国内生产和消费,但由于制造新产品的企业垄断着世界市场,所以可以通过技术垄断优势向其他发达国家出口这种产品。•2、产品成熟阶段•产品成熟阶段是产品及生产技术逐渐成熟阶段。产品的价值功能已经为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消费者所认识,国外对产品的需求逐渐强劲,该产品的出口增加。由于出口增加,技术诀窍扩散到国外,其他发达国家开始仿制产品,技术垄断的优势逐渐减弱;同时创新国从事新产品制造的公司,开始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进行生产;由于产品大致已定型,转入正常生产,这时只需扩大生产规模,使用半熟练劳动力即可,此时产品为资本密集型。随着出口增加及技术的扩散,其他发达国家也开始制造创新国企业制造的新产品,由于其他发达国家不需支付国际间运费和交纳关税,也不需要像创新国在创始阶段花费大量的科技发明费用,因而,成本要比创新国的进口产品低,从而使创新国的企业受到其他发达国家仿制者的威胁,出口增长率减满。•3、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标准化是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定型的阶段。产品的技术已完全标准化,技术垄断优势已丧失,不仅一般发达国家已掌握产品生产技术,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掌握这种产品技术,生产技术已经体现为专门的设备或流水线。资本与非技术型熟练劳动成为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产品由资本密集型转变为劳动密集型。由于生产厂家众多,成本、价格、质量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这时,由于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最理想的低成本生产区,产品生产地逐渐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逐渐替代了创新国,反过来向创新国出口。(二)产品生命周期贸易动因论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弗农、赫希(HIRSCH)、威尔斯(WELLS)等人进一步分析了制成品贸易流向。他们把世界贸易国分为三组: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如美国,较小的工业发达国家如西欧,某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图2-2所示,该图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新产品的贸易量,原点O上方表示净出口,下方表示净进口。从t0到t1是新产品阶段,美国生产创新产品(由于美国工业发达,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重视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并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从t1开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新产品的供给能力不断扩大,新产品的销售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外,美国将一部分产品出口到经济发达且消费偏好相似的欧洲国家,开拓这些国家的市场,美国在新产品出口中占垄断地位。•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出口的增加,潜在的市场需求刺激欧洲国家厂商开始模仿或引进生产技术生产新产品,在本国市场上与美国厂商进行竞争,并开始向国外出口。但美国仍控制新产品市场,只是控制力下降。此时,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美国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同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新产品。到t3欧洲国家替代美国成为新产品的主要出口地,美国在新产品生产中的技术优势完全丧失,至t4成为该种产品的净进口国,发展中国家的新产品需求市场开始为欧洲国家所控制。•从t2开始,美国和欧洲国家纷纷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使发展中国家开始模仿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生产,至t5该产品以及生产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阶段,非熟练劳动成本高低成为产品价格竞争的重要武器,该产品的生产地点转移到工资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并使之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而当初的技术创新国美国和技术引进国西欧等国由于劳动力成本高,不得不依赖发展中国家进口,成为该产品的净进口国。•在国际贸易中,许多产品都经历了或正经历着这样的生命周期。如纺织品、皮革制品、橡胶制品和纸张等,汽车在20世纪90年代也已经开始标准化生产,这一时期韩国大量向美国和日本出口汽车就说明了这一事实。•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运用了动态分析方法,从技术创新、技术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贸易格局的演变。因此,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可以看作是对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的一种新发展。同时产品周期理论发展至今,与国际投资、技术转让等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结合在一起,不仅对国际贸易,而且对其他的国际经济领域有着很大的影响。第二节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在以往的贸易理论中,都是从生产或供给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由于商品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决定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也会由于需求的差异而不同。因此,可以从需求的角度解释贸易的原因。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S.B.LINDER)提出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THEORYOFDEMANDPREFERENCESIMILARITY),又称为重叠需求理论(THEOVERLAPPINGDEMANDTHEORY),它从需求角度揭示了贸易产生的原因。需求偏花相似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各国都有自己的需求结构。2、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决定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消费者所需产品的质量受其收入水平的约束,由于收入水平不一致,消费者所需产品的质量范围包括Q1、Q2、、Q3、Q4、Q5、Q6等。假定A国收入水平高于B国,A国对商品的需求质量从Q2到Q6,B国对商品质量的需求范围从Q1到Q5。两国需求结构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差别产品的生产。•3、一种工业产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商品,首先必须是一种在国内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因此,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取决于国内的需求状况。因为:①生产厂家对国内市场比较熟悉,生产动机主要起源于国内市场需求,他们很难想到去满足一个国内根本不存在的市场需求。②国内市场需求是新产品和新技术发明创造的最大原动力,新产品一旦开发出来首先要在国内市场生产和销售。③新产品的开发需要技术人员、生产厂家、消费者之间密切合作,而要使产品符合市场需求,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需要不断的进行信息反馈。如果市场消费者远在国外,生产厂家在国内,信息交换成本就很大。④工业品的出口必须先有一个国内市场,才能取得生产制造的全部技术,获得规模经济优势。•4、各国都有自己的代表性需求。A国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它所需产品的质量范围从Q2到Q6、,而平均或中值的收入水平所需产品的质量范围是Q4,这是A国的代表性需求;B国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它所需产品的质量范围从Q1到Q5,而平均或中值的收入水平所需产品的质量范围是Q3,这是B国的代表性需求。各国主要围绕着本国的代表性需求进行生产,同时兼顾需求结构中其他产品的生产。•5、各国之间代表性需求的重合。A国所需产品质量范围从Q2到Q6,,B国所需产品质量范围从Q1到Q5,显然从Q2到Q5是两国需求结构的重合部分,,这些产品均有相互出口或进口的可能性。但是,重合部分包含着两国的代表性需求,而各国的代表性需求往往具有成本或价格上的优势,出口国和进口国均能获得贸易利益。所以,各国倾向于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并出口这些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本国的潜在出口产品由本国的消费结构决定,本国的消费结构又由本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决定。因此,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两国的需求结构就越相似,两国的产品结构就越类似,两国相互需求就越大,由此产生的贸易量就越大。•图2-3对林德尔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描述:•在图2-3中,横轴表示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Y,纵轴表示消费者所需的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Q,商品越高档,品质等级越高。OP线表示人均收入水平与消费的每种产品质量等级之间的一般关系,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则消费者所需的品质等级也就越高。•假设A国家的人均收入为YA,对商品质量需求的范围用CC来表示。B国家的人均收入为YB,高于A国家,并且消费产品的自量范围为DD,也高于A国家。两国需求产品质量等级中存在着EF范围的重叠,即在EF范围的商品两国都有需求。这种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由图可知,当YA与YB越接近时,即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重叠范围EF就越大,两国开展相互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开展相互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小。由此可见,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核心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之间的相似需求结构(重叠需求)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