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9.1贸易发展与要素流动一、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自然资源及劳动力。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生产要素国际间的流动存在障碍,只能通过国际贸易来改变各国的生产结构,以弥补要素缺乏流动性的缺陷,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从而获得比较利益——传统方式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生产要素的构成不断发生变化,流动性不断增强,从而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现代方式要素流动迅速发展的原因:一、国际贸易发展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提供动力。动力之一:各国生产要素报酬上的差距会形成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潜在动力。动力之二: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自由贸易会引起价格上升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而使得价格下降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如此,贸易所引起的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有可能引起原来不必流动的要素也加入流动的行列。动力之三:国际间的消费示范效应使各国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本国自然资源或生产所能提供的商品。二、世界范围内的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要素流动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商品经济在国际范围的发展,造成了生产要素的商品化,使生产要素和商品一样也取得了价值形态,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在价值形态上得到补偿。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通讯的日益便捷及金融创新等等,方便和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三、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的企业,不管这些经济实体的法律形式和经济领域如何,该企业都在一个决策系统中动作,并允许相关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通过一个或多个决策中心,该企业中的各经济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方式连结在一起,其中一个或多个经济实体能够对其他经济实体的活动施加有效的影响,尤其是与其他经济实体分享知识、资源的责任。跨国公司实行全球经营战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技术、资本,这无疑对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起了“助推器”的作用。四、国际贸易壁垒的存在促使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在国际贸易中不存在完全的自由贸易。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几乎每个国家都或多或少地采用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贸易加以限制。这些贸易壁垒的存在往往成为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动因。只要条件具备,生产要素就会在国家之间移动,以绕过壁垒。五、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成本的差异是产生要素流动的一个客观原因。各种经济资源在不同国家不是均衡分布的。生产要素供求结构的不平衡可以通过商品贸易和要素移动两个途径加以解决,究竟采取哪种方式,取决于双方成本的大小。商品贸易并不像前面国际贸易分工理论中所假设的那样运输费用为零,商品在国家之间流动是要付出运输成本的,有时候这种成本会很高,完全抵消甚至超过商品输出国在生产成本上的相对优势。而通过生产要素在国家之间的转移,则可以大大地节约上述移动的成本,它不仅使输出国获得经济上的利益,也会使输入国的需求更好地得以满足。见课本337页图9-1二、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从静态的局部分析出发,要素流动与贸易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商品的国际流动是通过外部市场进行的。这种贸易方式具有两个缺陷:一是某些商品的国际市场并非完全的、自由竞争的;二是商品的出口往往挤占进口国同类商品或替代品的市场份额,影响进口国相关产业和潜在产业的建立与发展,因而受到进口国政府的限制。与此相反,要素流动却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一,流入的要素往往是进口国比较稀缺的,进口国市场不存在垄断;其二,要素的流入特别是资本、技术的输入,能够大大增强本国的生产能力,各国政府一般都欢迎、鼓励生产要素的流入。从这层意义上说,要素流动带来的将是商品进出口的减少,要素流动替代了国际贸易。但从动态的、发展的角度看,两者之间又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要素的流动在短时期内可能会促进输入国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造成相同产品或替代品进口的减少。但随着进口替代进一步发展为出口导向,该输入国出口将会增加,收入水平和进口支付能力亦随之提高,其进出口规模将最终扩大。而对要素输出国来说,则可借助要素输出后增加的收入发展本国经济,创造新的优势,提高自己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由此可见,生产要素的流动会促进各国生产的发展,提高各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从而促进各国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的扩大。要素流动和国际贸易可同时用来达到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目的。三、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内容第一类较具流动性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但并非所有的劳动力流动都能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譬如,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劳动力能缓和前者的就业压力、增加外汇收入并弥补后者劳动力的短缺,但发展中国家熟练劳动力及科技人才向发达国家的迁移则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的短缺,阻碍了其经济贸易的发展。第二类具有明显流动性的要素是资本。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过剩资本,为了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获得较高利润,纷纷流向国外。最后,国际技术转移是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技术转移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经验等的国际流动。§9.2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及其特征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及类型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种国际经济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比国内更高的经济效益。资本输出和资本输入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包括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借贷资本输出,其特点是投资者不直接参与使用这些资本的企业的经营管理。国际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外国企业和政府发行的中长期债券,或在股票市场上购买上市外国企业股票的一种投资活动。证券投资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稳定的债息、股息和证券买卖的差价收入。国际借贷资本输出是以贷款或出口信贷的形式把资本出借给外国企业和政府。借贷资本输出和国际证券投资一样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一个国家通过国际间接投资获得的资金构成一国的外债。外债规模的大小影响一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应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1)偿债率。即一国一定时期外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外汇经常收入之比。这个指标不能超过25%,否则有债务困难;(2)负债率。即一国一定时期负债余额与同期GNP之比。这个指标一般不能超过20%,低于15%较好,高于30%则出现债务困难;(3)债务率。即一国一定时期负债余额与同期外汇经常收入之比。该指标不能超过100%。衡量外债规模的指标体系:2008年的中国外债2008年中国外债总规模略有增长,增速则大幅放缓。国家外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二00八年末,中国外债余额约为三千七百四十七亿美元,较上年末微增0.28%。官方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中长期外债余额逾一千六百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6.74%,占外债余额约四成四;短期外债余额约两千一百亿美元,较上年下降4.23%,占外债余额约五成六。外管局解读称,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第四季度进出口贸易下降和人民币贬值预期初显,导致远期信用证及海外代付外债余额减少,带动中资金融机构外债余额下降,同时外资银行境外融资减少使其外债余额下降。据初步计算,去年中国外债偿债率为1.78%,债务率为23.69%,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比例为10.83%,均在国际标准安全线之内。——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四日国际直接投资,又称为对外直接投资,它是指投资者投资于国外的工商企业,直接参与或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获取利润的一种投资方式。相对于间接投资,它具有两个主要特征。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有四种:(1)投资者直接到国外开办独资企业,设立分支机构、附属机构等,掌握100%的股份。它可以通过建立新企业或全资收购国外现有企业来进行。(2)购买国外企业的股票并达到一定比例。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拥有25%投票权的股东,即可视为直接控制。(3)同国外企业共同投资,开设合资企业或合营企业。这类企业由双方按一定比例共同投资建立,共同管理,共负盈亏,一般实行有限责任制。(4)投资者利润的再投资。投资者将在国外企业获得的利润不汇回本国,而再投资于该企业,也属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在国外投资设立独资企业和控股企业是目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按照经营动机,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分为以下类型:(1)自然资源导向型。这类投资一般都投向能源、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和地区。(2)生产要素导向型。这主要指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供应比较丰富的国家进行的直接投资。这类投资也被称为效率导向型投资。(3)市场导向型。这是以扩大市场销售为目标的对外投资。(4)交易成本节约型。这是为了克服市场不完全性可能造成的风险而进行的直接投资。二、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特征1.国际资本流动数量不断增大,国际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例如上个世纪8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资本总量年均递增16.5%,而国际贸易只有5%。与战前不同的是,战后的国际资本流动中,对外直接投资居主要地位,且发展迅速。如1914年,国际资本流动中直接投资的比例只有10%左右,而目前则达到75%左右。1982-2004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的若干指标项目当前价格计算的价值(十亿美元)年增长率(百分比)19821990200320042001200220032004直接外资流入量59208633648-40.9-13.3-11.72.5直接外资流出量27239617730-40.0-12.3-5.418.4内向直接投资存量6281769798789027.18.2.19.111.5外向直接投资存量6011785873197326.811.019.811.5跨国并购…151297381-48.1-37.8-19.628.2资料来源:UNCTAD《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表I.3.(部分)2.国际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但发达国家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在发达国家中,美国、英国是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其次为德国和日本,此外,法国、荷兰和瑞典等西欧国家对外投资也很活跃。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比重增加的发展趋势,如1990-1994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当年世界流量的7.4%、4.2%、10.6%、14.6%和16.8%。发展中国家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有3类:1)石油输出国;2)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3)一般发展中国家。3.国际资本流动的部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二战前和战后初期,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大部分投入资源性开发,如采掘业和农业等等。但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投资重点转向制造业部门。如60年代初,美国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总额中,采掘业占36%,制造业占32%。到1974年,两者的比重分别变为18%和39%。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部门流向又进一步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部门转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部门,对外投资从第一产业日益向附加值高的第二、三产业转移。根据商务部《200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数据,200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如下(亿美元):45.845.411.659.578.410.98.348.3315.73164020406080100120140160180其他行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业等信息传输业等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4.国际资本流动的地区分布日趋集中和失衡二战前,国际资本流动呈单向型,国际资本中70%以上都是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但从20世纪5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投资重点开始逐步转向,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以后,国际资本流向终于发生逆转,国际投资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对流型的交互投资、相互渗透。与此同时,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还有日益集中的趋向,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发展的极不平衡。20世纪80年代,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主要集中在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经济的快速增长使该地区成为国际直接投资在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投资场所。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非洲则日益处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