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包括以下两个基本理论:H-O理论(代表人物:赫克歇尔,俄林)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代表人物:萨缪尔森)本节主要内容1.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概念与模型2.要素禀赋理论要素供给比例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3.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里昂惕夫之谜)生产要素:指生产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的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资本三要素。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概念要素禀赋的衡量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K/L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要素数量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历史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国与国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产出的差异21LKLK要素禀赋的实际衡量要素禀赋:通过人均资本存量来衡量确定一国的要素禀赋状况:通过与其他国家比较人均资本存量来确定。例如:美国与墨西哥比较:美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美国与瑞士比较:美国为资本稀缺的国家结论:一国的要素禀赋状况取决于与谁比较,与不同的国家比较,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判断:哪个国家是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哪个国家是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要素禀赋A国B国劳动1230资本4860例:下表为A、B两国的资本和劳动的分布情况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如何衡量产品的要素密集度?YYXXLKLK>则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只有两种商品(X和Y)、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的情况下,如果X商品生产中使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大于Y商品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则称X商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称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注意:要素密集度衡量的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要素禀赋理论模型基本假设1.假定只有两个国家,利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两种产品;2.两个国家生产同种商品时使用相同的技术3.生产过程中规模收益不变;4.在一国市场范围内,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在国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家之间不能自由流动;5.无运输成本,不存在关税或非关税壁垒6.两国的需求偏好相似;7.两国之间的商品贸易是平衡的;2.H-O理论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核心思想H-O理论的基本观点如果一国资本相对丰富、价格便宜,劳动相对稀缺、昂贵,该国适宜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国劳动相对丰富、价格便宜,资本相对稀缺、昂贵,则该国适宜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国际分工后,贸易双方均可获利。H-O理论分析思路比较优势不同,各自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两国要素禀赋不同两国发生贸易往来供给能力不同两国商品相对价格不同要素供给比例理论(一)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所谓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指不同国家的同种商品用同一货币表示的价格是不同的。商品总是由价格低的国家向价格高的国家流动。当两国的价格差额大于运输成本时,国际贸易可以带来利益。(二)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尽管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但并非有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就会发生国际贸易,还必须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赫—俄理论认为,交易双方国内商品价格(成本)的比例不同(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商品价格等于生产成本),国际贸易才会发生。(三)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所谓要素价格,是指要素的报酬,即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所获得的相应工资、利息、地租的货币收入。假定各国的生产函数是相同的,但各国的要素价格比例不同。由于商品价格等于生产要素价格乘以相同的生产函数,因此各国的商品价格比例则不同。四)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赫—俄理论认为,在要素的供求决定要素价格的关系中,要素供给是主要的。在各国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各国的要素供给不同对要素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要素供给丰富的国家,其价格就相对低廉,要素供给稀缺的国家,其价格就相对昂贵。※因此,一个国家应出口大量使用本国丰裕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那些本国需要大量使用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理论结论每个国家应该生产和出口要素禀赋丰裕的商品,进口要素禀赋稀缺的商品。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生产要素比例上的差别。商品贸易的趋势是消除工资、地租、利息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H-O-S)萨缪尔森在《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1948)一文中,在H-O定理的基础上,考察了国家贸易对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该理论被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H-O-S定理)。保罗·萨缪尔森(Paul.Anthony.Samuelson)最后一个经济学通才芝加哥大学学士(1935)哈佛大学硕士(1936)哈佛大学博士(1941)1947年第一届克拉克奖获得者,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经济学》----当今世界最为实用和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已再版17次,是继穆勒《政治经济学》(1848)、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之后的第三部经典教科书。凯恩斯宏观+传统微观H-O-S定理内容要素禀赋不同的两个国家,通过交换要素密集度不同的商品,这种商品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要素的流动,从而使两个国家要素禀赋的差异有所缓和。贸易的结果,是使贸易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国际贸易没有开展时A国K丰裕,K价格相对较低B国L丰裕,L价格相对较低国际贸易开展后A国K价格上升B国L价格上升两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A国(K丰裕)商品X商品Y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出口X进口Y扩大X生产减少Y生产要素投入增加释放要素需求较多的K需求较少的L供给较少的K供给较多的LK价格上升L价格下降要素价格均等化机理B国(L丰裕)商品X商品Y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进口X出口Y减少X生产扩大Y生产释放要素要素投入增加供给较多的K供给较少的L需求较少的K需求较多的LK价格下降L价格上升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告诉我们,国际贸易会使贸易各国丰裕要素的价格上升,稀缺要素的价格下降。如果贸易前后各国的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利用,要素所有者的真实收入与要素价格成同方向变动,那么,国家贸易将使贸易各国丰裕要素供给者的收入上升,而稀缺要素供给者的收入下降。也就是说,国际贸易会影响收入分配,它使贸易各国同种要素所有者的的收入差异缩小需要强调的是:1.要素价格的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现实中,由于运输成本和一些贸易壁垒的存在,各国的商品价格难以达到一致,因此,国际间要素价格均等化在现实中一般难以实现。2.要素价格均等还要求生产技术条件必须完全一样,这也是一个比较苛刻的条件。国际贸易使各国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成为现实了吗?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千差万别,实在谈不到均等化。阻碍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因素有:1、国际贸易远不是自由的;2、各国生产的产品并不相同,使用的生产要素也有差别;3、各国使用的生产技术常常不相同;4、一些产品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且规模报酬是变动的;5、存在各种形式的国际贸易成本、交易成本。要素禀赋理论简评积极的一面:1、正确的指出了生产要素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指出由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各种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商品的价格,对对外贸易起着重要的影响。2、分析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结构及劳动者收入的影响。要素禀赋理论简评存在的缺陷:1、假定技术是不变的,仍然与现实不符;2、无法解释当代发达国家之间贸易迅速发展的情况;3、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国际贸易都是自然形成的产物,缺乏历史的研究方法。4.忽略了国际生产关系,国际政治因素及政府对国际分工的影响思考与练习“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丰裕的。不用谈资本,也更不用说土地,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甚至连劳动都不丰裕。”分析上面这段话。里昂惕夫之谜1953年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973年诺奖的主)在美国《经济学与统计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利用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数据来检验H-O模型,其结果引发了持续一代人富有成效的争论。W1ssilyLeontief,1906-1999实证检验的逻辑里昂惕夫的逻辑是:如果H-O理论正确:即各国应该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则美国作为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意味着:美国出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应该大于进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即:(K/L)X/(K/L)M11947年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量出口商品进口替代品进口/出口K(美元)L(人·年)K/L(美元/人·年)2550780182140103091339170181801.30资料来源:DominickSalvatore,InternationalEconomics,FifthEdition。实证检验的结果:里昂惕夫之谜H-O模型的实证检验:美国数据学者数据年份(K/L)X/(K/L)M(H-O预测:1)Leontief,195419470.77Leontief,19561947-19510.94(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1.14)Whitney,196818991.1221ldwin,19711958-19620.79(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0.96)Stern1nd&M1skus,198119721.05(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1.08)资料来源:转自海闻、P.林德特等《国际贸易》,P9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实证结果令人困惑:在1947年美国向其他国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相对资本密集型产品,关键比率(K/L)X/(K/L)M只有0.77,而根据H-O理论它应远大于1。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A、里昂惕夫本人的解释(劳动效率论)B、关税及贸易壁垒C、自然资源说D、要素密度逆转E、需求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