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国际贸易第三章国际分工第三章国际分工——章节结构引:案例思考一、国际分工的定义、形成和发展二、国际分工的类型及影响因素三、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四、国际分工理论案例思考引:案例思考案例思考引:案例思考案例思考引:案例思考案例一:一架波音777飞机上有300多万个零部件,由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900多家供应商提供。如美国罗克韦尔和巴西航空、日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机身表面)、富士重工(机翼中央部份),俄罗斯伊留申飞机公司(与波音合作设计机舱行李架),而大韩航空也参与承包小部分零件,最后在波音本身的监管下,完成飞机组装。欧洲空中客车是由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后对中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开放)联合生产,法国组装。案例思考案例思考案例二:沙特阿拉伯的一家电厂,总承包方是韩国公司,机组钢结构件和电动机来自中国,仪器仪表来自印度,汽机来自意大利,发电机来自英国,离合器来自德国,还有其他一些零部件由加拿大、西班牙等国提供。案例一和案例二给了你什么启示?案例思考案例三:2014年中国出口玩具额达153.23亿美元,其中33.66%出口到美国,很多名牌玩具属加工贸易。例如芭比娃娃玩具已有50多年历史,每秒钟销售两个,畅销140多个国家,平均每个美国女孩拥有8个。据《洛杉矶时报》介绍,在美国市场上,每个芭比娃娃玩具售价为9·99美元,从中国进口仅为2美元。其中:原料产自中东,在美国和台湾加工为半成品,假发产自日本,包装材料由美国提供(共1美元),运输和管理费0·65美元,中国得加工费0·35美元。案例思考案例四以总部位于加州的罗技国际集团公司为例,它在苏州有一个工厂,每年向美国出口2000万只鼠标,在美国销售价40美元左右。其中罗技公司拿走8美元,批发、零售商拿走15美元,罗技的供应商(如摩托罗拉)拿走15美元,中国只赚3美元,而这笔钱还要扣除工资、能源、运输和管理费用。罗技在加州的450个销售人员的收入总额,远远高于苏州工厂内4000名工人的工资。案例三和案例四给了你什么启示?案例思考通过以上案例:一和二反映了大型的机器设备、工程项目所需要的零部件等都是通过国际分工实现采购和装配的;三和四反映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链条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和低端,而发达国家则成为最大的赢家。那么,什么是国际分工?它是如何发展演变来的?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讨论题:一架私人飞机坠落在荒岛上,只有6人存活。这时逃生工具只有一个只能容纳一人的橡皮气球吊篮,没有水和食物。角色分配:1.孕妇:怀胎八月2.发明家:正在研究新能源(可再生、无污染)汽车3.医学家:经年研究爱滋病的治疗方案,已取得突破性进展4.宇航员:即将远征火星,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新星球5.生态学家:负责热带雨林抢救工作组6.流浪汉6名同学自行选定角色,讨论逃生方案;先个人陈述,每人不超过3分钟;然后自由讨论5-10分钟。最后推荐一人总结,也可自荐。一、定义什么是分工?§3.1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分工就是物尽其才,人尽其用,每个人从事专门的工作,通常也是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人类社会的分工经历了自然分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三个阶段。社会分工举例:例1:到大、小公司求职的差异;例2:忙碌的销售人员。§3.1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通过分工,可以使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大大缩短,提高劳动生产率。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扩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表现为各国货物、服务和要素的交换。§3.1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二、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地理大发现”之后,国际分工仍主要建立在自然条件不同的基础上,并具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主要是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分工。(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殖民地、附属国成为宗主国的工业品销售市场和食品、原料的来源地。例如,当时的印度已成为英国生产棉花、羊毛、亚麻、黄麻及蓝靛的地方,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羊毛殖民地。基本格局:少数发达国家变为工业国,广大亚非拉国家成为农业国。二、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产业革命,垄断代替了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经济特征之一。1、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垂直式”分工继续发展。2、各国依赖关系加强。3、工业国之间发展成一种“水平式”的分工。§3.1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3.1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四)当代的国际分工格局特点:1、国际分工格局发生变化。由发达国家与殖民地间的分工——经济结构相似工业国间的分工2、国际分工形式发生变化。垂直型分工——水平型分工;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外包型分工;网络型分工3、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发生变化:从市场经济决定发展到跨国公司占主导。4、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加强。5、国际分工形成了世界性生产网络,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6、国际分工使生产的国界变得模糊,产品的国籍也变得不明显。§3.1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美国罗切斯特市政府原来打算购买一部日本产的铲雪机,后来为了响应购买国货的号召,就改买美国制造的铲雪机。但后来发现,原来想买的日本产品是在美国伊利诺州制造的,而改买的美国产品是在日本制造的。华尔街日报想调查哪个品牌的汽车最美国化,结果发现是日本的本田汽车!§3.1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日本马自达跑车MX-5,在美国加州设计,在东京和纽约融资,样车来自英国WORTHING,总装在美国的密歇根和新墨西哥,电子部件在美国新泽西设计,在日本制造;美国爱国者导弹60%-70%的电子元器件来源于日本公司;据五角大楼报告,美国21个绝对要害的军事系统,整个依赖外国(主要是日本)芯片厂商制造元器件;§3.1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台湾贸易模式的转变:三角贸易四角贸易据统计,2000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中,50%左右为日日贸易;10%左右为中中贸易三角贸易台湾日本欧美工业制成品设备、原料、零部件四角贸易中国日本欧美工业制成品设备、原料、零部件台湾半成品§3.1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全球正在变成一个单一的市场。哪里成本最低,就在哪里生产,根本不考虑国界问题。——罗伯特.赖克§3.2国际分工的类型国际分工的类型主要有:垂直型:水平型:混合型:外包型:网状型:§3.3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社会生产力:决定因素;案例三、四;自然条件;经济体制与政策、文化;资本流动;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关键;交通、通讯、人口;等等。§3.4国际分工理论每个国际贸易理论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1、国际贸易的原因–2、国际贸易的结构–3、国际贸易的利益及利益分配§3.4国际分工理论(一)重商主义产生的背景: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社会财富的重心由土地转向金银货币。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原动力。“有了黄金,一个人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认为金银是财富的象征,获取途径是商业和海外殖民扩张。§3.4国际分工理论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1)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2)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3)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4)主张殖民化和对殖民地贸易的垄断;5)国家干预经济,是保障财富增长的主要手段。§3.4国际分工理论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代表人物:约翰.海尔斯和威廉.斯塔福德主张多卖少买甚至不买,严格限制金银流出;“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孟不主张直接控制金银的流入流出;认为如果货币输出能导致大量的贸易盈余,就不受到阻止;“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贸易差额论”。§3.4国际分工理论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货币政策;-奖出限入政策;-保护关税政策;-保护幼稚工业政策;对重商主义的评价。§3.4国际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TheTheoryofAbsoluteAdvantage亚当.斯密§3.4国际分工理论(二)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AdamSmith)在《国富论》中提出,与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的赋税原理》中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统称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为当时的国际贸易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二)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1723-1790),经济学之父。3岁父亲去世,与母相依为命,终身未娶。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3.4国际分工理论§3.4国际分工理论一、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主要内容:各国按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挥生产中的绝对优势而获得贸易利益。绝对优势说的假定条件–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劳动力在一国各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在各国之间不能自由移动–劳动力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转移时,两种产品的国内价格比不变–两国的经济资源充分利用§3.4国际分工理论“2x2x1”模型绝对优势说的实例1(见表1-1)•在理论前提假设基础上作进一步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都能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布–美国一单位劳动时间的产量:40码布或100公斤小麦–中国一单位劳动时间的产量:50码布或25公斤小麦§3.4国际分工理论§3.4国际分工理论表2-1绝对优势(成本)理论举例2(分工前)国家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英国1120170葡萄牙1801110生产成本的比较:§3.4国际分工理论表2-2绝对优势(成本)理论举例(分工后)国家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英国002.7190葡萄牙2.37519000§3.4国际分工理论国家贸易价格可能范围?70==0.58120110==1.3780PPPPPPPP毛呢毛呢酒酒毛呢毛呢酒酒英国国内:葡萄牙国内:0.581.37PPP酒毛呢酒贸易范围:§3.4国际分工理论表2-3英国以1单位毛呢换葡萄牙1单位酒(两国按照1∶1交换酒和毛呢)后的结果国家酒产量(单位)毛呢产量(单位)英国11.7葡萄牙1.3751§3.4国际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投入-产出分析表国家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分工前英国葡萄牙11120801170110分工后英国葡萄牙02.37501902.701900国际交换英国葡萄牙11.3751.71§3.4国际分工理论在封闭经济中,各国的生产量也是各国的消费量。开放后,两国都比贸易前增加了消费,都达到了封闭经济条件下即自给自足时不能达到的消费水平,这就是贸易所得。§3.4国际分工理论绝对优势说解释三个基本理论问题:–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由于劳动生产率水平差异导致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思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来源于哪里?–国际贸易的结构:•各国专业化生产本国劳动生产率占绝对优势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利益及利益分配:•参与国都降低了本国生产的绝对成本•参与国都获得贸易利益§3.4国际分工理论自然条件、技术绝对优势说的特点:1、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2、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没有考虑动态因素)3、假定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4、不能解释一国劳动生产率均低于另一国时,国际分工和贸易能否进行的问题§3.4国际分工理论§3.4国际分工理论比较优势理论TheTheoryofComparativeAdvantage大卫.李嘉图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英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自由贸易的坚决支持者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亚当.斯密的接班人之一14岁时被他父亲雇用在自己所开的股票交易所工作。27岁时第一次接触经济学。1817年出版了的主要代表作《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3.4国际分工理论故事:有兄弟俩都已结婚另立了门户。哥哥家养一头牛,弟弟家有一台拖拉机。如果用牛耕地,一天可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