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政策(思路)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概述•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是各国总的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是为各国经济基础和对外政策服务的。对外贸易政策概述•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一般由以下基本内容构成:•第一,对外贸易总政策。它是一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该政策是对外贸易发展的总原则。•第二,进出口商品政策。它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生产发展状况、国内市场状况等而制定的商品进出口的原则和规定。•第三,对外贸易国别政策。它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对外经济和政治关系的需要而对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制定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概述•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基本含义: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前提下,根据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利用国际分工的好处,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加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对外贸易政策概述•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贸易,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先进技术,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对外技术援助和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带动内地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是对外开放政策最主要的内容.案例新闻•中国明年将依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协定、《亚太贸易协定》、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安排,对原产于东盟十国、智利、韩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家的部分进口商品实行比最惠国税率更低的协定税率。同时还将继续对原产于柬埔寨、缅甸、老挝、孟加拉国、也门、马尔代夫、萨摩亚、瓦努阿图、阿富汗及非洲部分国家等30多个不发达国家的部分商品实行特惠税率。对外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对外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对国际贸易秩序的影响。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逐渐向规范化、法律化发展,同时贸易政策也有国际化倾向。这种致力于共同约束的体制,是国际贸易秩序化的重要保障。•2.对国际贸易规模的影响。保护主义盛行势必抑制国际贸易的发展,而自由化贸易的政策则必然推动整个世界贸易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减税协议以及非关税壁垒的削弱,有助于贸易增长,而“贸易战”则会限制各国的贸易量。•3.对国际贸易流向的影响。国际贸易政策会对一国的贸易流向产生直接的影响。特点是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贸易政策一体化,对于国际贸易流向的影响是很显著的案例新闻•2001年4月23日,日本政府以进口激增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为由,对包括鲜香菇在内的三种主要来自中国的农产品启动临时保障措施,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对超过限量的进口,香菇高额关税达266%。6月22日,中国政府宣布对日本汽车等相关进口产品实施100%特别关税。对外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二)对外贸易政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1.对外贸易政策是调节国民经济平衡的重要工具。•2.贸易政策是调节一国以国际收支为主要内容的外部经济平衡的主要手段。•3.贸易政策是实现经济目标的工具。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修改是由国家立法机构进行的。最高立法机关在制定和修改对外贸易政策及有关规章制度前,要征询各个经济集团的意见。最高立法机关所颁布的对外贸易各项政策,既包括一国较长时期内对外贸易政策的总方针和基本原则,又规定某些重要措施以及给予行政机构和特定权限。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实施•1.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2.国家广泛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和管理进口。•3.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贸易、关税等国际机构与组织,进行国际贸易、关税的协调与谈判。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认为所谓财富,完全由金银货币来衡量,通过对外贸易可从国外获得金银货币,因此鼓励商品出口,限制商品进口,以增加货币流入,从而增加社会财富。根据晚期重商主义理论制定的政策,其主要特点是:在金银货币上,允许输出,但要从事海外贸易;在对外贸易上,增加出口,扩大贸易顺差;在对外收支上,不必对每个国家的对外贸易都保持顺差,只要使本国在一定时期内总的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即可。晚期重商主义政策的实行,在生产上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增加了手工业制品的出口,扩大了贸易顺差,为商业资产阶级积累了更多的货币资本。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1.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形成相互有利的国际分工。•2.自由贸易有利于增加国民财富。•3.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4.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核心是生产力论,认为发展本国生产力是根本的,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目的是发展本国生产力。他指出,为自由贸易政策服务的“比较成本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李斯特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阶段、畜牧业阶段、农业阶段、农工业阶段、农工商阶段。他认为各国经济所处的阶段不同,采取的贸易政策也应不同。德国和美国处于农工业阶段,因此,德国应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李斯特提出的保护政策,不是保护所有工业,而是保护幼稚工业,选择保持的对象是:(1)刚刚开始发展并有发展前途的幼稚工业,经过一段保护时间,到成熟阶段就不再保护,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期限;或者在保护期内,被保护的幼稚工业还扶植不起来,就停止给予保护。•(2)趋于衰退但仍有存在价值的工业,需要给予一定的保护。•(3)虽然是幼稚工业,但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不需要保护。•(4)农业不需要保护,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自然随着发展。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超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凯恩斯在他的主要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出版)中,把对外贸易与“有效需求”理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这种理论主张国家积极干预对外贸易,实行“奖出限入”政策和措施,从而达到垄断国内外市场,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他认为,投资增加与国民收入增加之间有依存关系,增加投资可以引起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和引起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企业主和工人)收入的增加,从而引起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加,进而引起从事消费资料生产的人(企业主和工人)收入的增加。如此反复下去,其结果是:增加的国民收入总量会等于原增加投资量的若干倍,他把这种依存关系称之为“乘数理论”。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凯恩斯的追随者把这一理论引人到对外贸易,建立了对外贸易乘数(Foreigntrademultiplier)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的出口和进口波动对国民收入产生倍数效应;本国商品、劳务出口的增加,会使外汇收入增加,可以引起出口部门收入的增加,从而引起出口部门消费的增加,引起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需求的相应增加,进而引起其它部门生产、收入、就业的增加,如此反复下去,收入的增加量将为出口量的若干倍;反之,本国商品、劳务进口的增加,向外支付货币增加,于是收入减少,消费随之也减少,成为国民收入中的漏洞,造成投资、生产的不景气。结论是:贸易顺差有益,逆差有害,只有顺差才能增加国际收入量和就业量;反之,逆差造成国民收入量和就业量减少。贸易自由化趋势•二战以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第一,美国是战后贸易自由化的倡议者和推动者。•第二,战后贸易自由化席卷全世界。•第三,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主要反映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第四,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通过关贸总协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另外区域经济组织的经济合作,也促进了商品的自由流通。•第五,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新贸易保护主义还是以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为依据,但它主要是以保护国内充分就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为中心。其政策目标是通过推行保护主义措施摆脱经济滞胀困境,促进经济繁荣。•新贸易保护主义与历史上的贸易主义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被保护的商品不断扩大。•第二,保护的措施多样化。•第三,从历史上的保护贸易制度转向更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第四,各国对外贸易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为鼓励出口。当前国际贸易政策的特点•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一些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在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和政策调整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对全球贸易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1.保护贸易措施是针对某些进口商实施的限制性措施,这些措施彼此之间可以是互不关联的,其形式和内容也有不确定的特点,往往是一些临时性的保护贸易措施。•2.发达国家管理贸易的法律已由原来的单一法律发展成为以对外贸易法规为中心、与其它方面的国内法规相配合的统一整体。•3.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成为全球浪潮,推动了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贸易、投资的自由化。•4.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得到增强,贸易自由化和开放贸易体制成为全球贸易的主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努力地实施世界贸易组织的各协议、协定,并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协定为核心,协调本国贸易政策,以便推动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促进全球贸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