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加工贸易状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目录绪论……………………………………………………………………………………………5一、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6(一)加工贸易成为日益重要的贸易方式………………………………………………6(二)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占主导地位………………………………………………6(三)加工贸易产品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6二、中国加工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6(一)外贸依存度过高……………………………………………………………………6(二)易引起国际间的贸易摩擦…………………………………………………………7(三)自主研发能力弱……………………………………………………………………7(四)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71.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72.产业链较短对国内产业带动作用较弱…………………………………………7(五)加工贸易区域分布不均衡…………………………………………………………7(六)加工贸易监管体制存在问题………………………………………………………81.各部门衔接不紧密,政策不配套………………………………………………82.税收政策的不完善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83.利用加工贸易走私、骗税的情况严重…………………………………………84.传统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加工贸易的发展…………………………8三、促进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选择……………………………………………………8(一)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对加工贸易进行引导………………………………………8(二)提高加工贸易中的国产原材料采购率……………………………………………8(三)多渠道推进加工贸易结构优化升级………………………………………………91.提升中国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的地位…………………………………………92.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加强技术效应对产业升级的带动……………93.加快高技术加工贸易转移………………………………………………………94.培养更多高素质贸易人才………………………………………………………95.加工贸易的资源和政策适当向农业转移……………………………………10(四)促进加工贸易合理布局…………………………………………………………101.加强中西部投资环境建设……………………………………………………102.实现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103.设立出口加工区………………………………………………………………10(五)积极推进境外加工贸易发展……………………………………………………11(六)完善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11参考文献……………………………………………………………………………………12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外贸出口不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首要贸易方式,大大增强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加速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增加了国家的出口创汇,吸引了大量外资,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产业升级,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也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势必会对我国经济腾飞产生阻力。本文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入手,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揭示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诸多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对分析和解决现阶段中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加工贸易现状问题对策AStudyontheStatusQuo,theproblemsandsolutionsofChina’sProcessingTradeAbstractProcessingtradehasbecomeanimportantboosterofChina’scontinuousexportgrowthandtheprimarymodeofitsforeigntrade.NotonlyhasprocessingtradesolidifiedthetiesbetweenChinaandtheoutsideworld,expeditedthetransformationfromplannedeconomysystemtomarket-orientedeconomysystemandincreasedChina’sforeignexchangereceipt,butithasattractedagreatamountofforeigninvestment,augmentedemployment,promotedthe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ies,andpropelledtheupgradingofthewholeindustry.Inaword,processingtradehasmadeconspicuouscontributionsto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Meanwhile,intheprocessofthedevelopmentofChina’sprocessingtradehaveemergedalotofproblemsthatneedtobesolvedimminentlyandthat,otherwise,wouldgenerateadragonthetakeoffofChina’seconomy.ThispaperstartswiththestatusquoofChina’sprocessingtrade,comprehensivelyandsystematicallyunveilsalotofproblemsandproposessomesolutionsinthehopethattheyprovidecertainreferenceforsolvingtheseproblems.【Keywords】processingtradestatusquocurrentsituationproblemsolution绪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跨国公司的壮大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开始兴起,并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日益壮大,从1981年的风毛麟角发展成为了21世纪中国的第一大贸易方式。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强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加速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增加了国家的出口创汇,吸引了大量外资,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产业升级,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时至今日,国家发展经济的目光已经转到集约型的发展方式,由以前主要重视数量的增多转移到重视质量的提高上,而我国加工贸易却存在“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特点: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操作环节,投入多收益却极低;再加上对于加工贸易产品原产地较为宽松的规定,大量仅经过我国简单加工的产品就获得了中国的原产地资格,引起了贸易摩擦的扩大,挤占了我国的被动配额,降低了政府采购产品中的国货含量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使得它的发展趋势成为了普遍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以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为代表,加工贸易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最主要的贸易方式。在相当多的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密集,发展加工贸易成了这些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关于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刘志忠、王耀中(2003)用国民经济恒等式从实证的角度对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随着加工贸易的净出口由负值变成正值,其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喻春娇等(2005)以1992-2003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回归分析证明了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净出口总额都与我国GDP存在着正相关性,而且加工贸易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加工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的进口的贡献。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张俊民(2005)认为,转型升级是实现我国加工贸易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需要;是适应国际产业转移新形势的需要。杨慧(2005)认为,加工贸易进一步转型升级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可以使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利用外部条件与发挥自身优势相结合;是适应跨国投资新趋势的需要;有利于解决沿海地区“遍地开花”带来的监管问题。岳秀芹(2006)从国际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它对国内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未充分发挥等方面来说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张燕生(2004)认为,要扩大加工贸易活动的领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不断提升“世界加工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功能,通过与跨国公司开展深层次合作提升外资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档次;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主转变等。徐冬青(2005)认为,要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加工贸易企业结构;增强国内配套能力;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的政策和经济环境;建立规范高效科学的监管方式。特别指出的是隆国强编著的《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和廖涵编著的《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是影响较大的。《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等部门联合组成的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查,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进行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课题组将加工贸易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了国际分工变动的趋势与加工贸易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加工贸易是全球化背景下推进工业化的一条新道路的理论观点。该书对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加工贸易国内采购、借助加工贸易发展物流配送业务等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同时,对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改进监管体制提出建议。《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力图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层次来认识和研究加工贸易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明确加工贸易发展战略及政策调整的原则、目标和方向,并将加工贸易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依据加工贸易的特性和系统构成,将加工贸易分成“进口—加工—出口”三个环节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了加工贸易的内在运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目前,国外对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的研究相对片面、零散、较少,一般而言都是作为其研究我国对外贸易问题的一部分而进行的。而国内学者对我国加工贸易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很客观的,但大多只是定性分析,缺乏数据支持。所用的数据也过于陈旧,对于现阶段中国加工贸易的借鉴作用比较小。而且他们大多数都没有系统地就中国加工贸易的现状、特点及问题进行分析。鉴于此,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特点及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一)加工贸易成为日益重要的贸易方式加工贸易增长迅速,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外贸出口不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首要的贸易方式。2003年,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4048亿美元,,突破4000亿美元,净增102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7.6%。加工贸易出口2418.5亿美元,同比增长34.4%,在全国外贸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55.2%。加工贸易进口1629.4亿美元,增长33.3%,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为39.5%。全年加工贸易顺差789.2亿美元,同比增长36.7%,比全国外贸顺差高出533.8亿美元,为保持外贸顺差和国际收支平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占80%,而本土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很低。近几年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平均占比超过75%,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上占比更大,且外商独资进料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增强。民族企业远未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这说明国内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使得我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和技术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