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作者:吕慧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参考文献(33条)1.吴百福.周秉承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19992.外商加工贸易法规实务概览20013.财政部税法20014.黄建康跨国公司价值链战略的新趋势与我国企业对策[期刊论文]-广西社会科学2004(10)5.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5)20056.张旭宏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期刊论文]-经济纵横2004(2)7.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8.朱英明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期刊论文]-工业技术经济2003(5)9.王缉慈我国制造业集群分布现状及其发展特征[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6)10.白斌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研究2004(05)11.黄锦明走向全球制造中心的中国之路2005(09)12.张婧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期刊论文]-科技与管理2004(2)13.张蕴如开放式产业结构升级与加工贸易的互动发展[期刊论文]-现代经济探讨2001(4)14.陈朴加工贸易比重过大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探讨[期刊论文]-南方经济2004(6)15.邱庆芳加工贸易推动高新技术发展2004(03)16.左大培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研究199917.吕伟红.李亚萍加贸管理新概念[期刊论文]-中国海关2004(6)18.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课题组加工贸易与中国经济的发展1999(07)19.胡峰论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应对策[期刊论文]-辽宁财专学报2001(3)20.国家经贸委综合司课题组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增强对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带动作用200321.何斯斐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持续发展的策略[期刊论文]-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22.杨志宁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研究200323.陈国庆中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探讨200424.闫国庆.陈丽静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国际经贸探索2005(2)25.喻春娇.喻美辞关于加工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再考察[期刊论文]-北方经贸2005(1)26.隆国强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200327.张志卿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及转型升级策略[期刊论文]-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5)28.廖涵论我国加工贸易的中间品进口替代[期刊论文]-管理世界2003(1)29.曹卫东.周德萍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税收管理政策选择2005(05)30.王桦构建我国加工贸易税收保全制度的法理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律师2005(5)31.尹浩华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期刊论文]-国际贸易问题2005(2)32.程颖慧.段铸论我国对外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方向[期刊论文]-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3)33.古扎拉蒂.林少宫计量经济学2002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洪铃基于产品内国际分工视角的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研究2009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0世纪末国际贸易领域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出现了全球性的产品生产与协作。当前,产品内国际分工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经济现象之一,这种新型分工正以其特有的形态影响着各参与国的生产与贸易模式、国际分工的地位以及国家福利等。通过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的整体福利得到提升,贸易条件得以改善,并有利于推动其产业的整体升级,促进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中,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新途径。br 在当前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新形势下,中国只有积极参与到这个国际分工与生产体系中,才能真正与国际接轨,并分享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收益。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比较优势集中体现在劳动力供给与低成本上。因此,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产品内国际分工背景下加工贸易的迅速崛起,对我国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及增加就业等都做出了重要贡献。br 然而,在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新型国际环境下,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却一直固化于增值能力最低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上。从全球价值链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世界生产价值分工链的最低端,加工贸易总体上处于在简单加工与组装阶段,增值能力有限、科技含量不高,且中间投入品当地采购率总体上偏低。由于我国的加工贸易“大进大出”的格局仍没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此引发了我国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的现象。br 针对产品内国际分工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应首先立足现实比较优势,着眼动态比较优势,实现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其次,从政府政策层面出发,要不断完善外商投资政策,推动关联产业发展,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从企业行动层面出发,要努力推进技术创新,促进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并且还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培育全球性竞争优势企业。2.期刊论文李凤莲.LiFenglian产品内国际分工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东南亚纵横2009,(12)产品内分工理论集中且准确体现了目前国际分工贸易的新特点,填补了以往国际贸易理论产业间视角的明显不足.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产品内国际分工研究,并探讨了分工与加工贸易之问的关系.其次,全面系统阐述了产品内国际分工条件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内涵与特点.并针对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现状进行考察,找出存在的问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应对策略.3.学位论文付政伟试论中国加工贸易2004本文从宏观环境和微观因素两个层次来分析加工贸易的发展趋势。从宏观环境来看,加工贸易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国际化生产要求生产要素突破国界、地域的限制,实现世界范围的自出流动,在表现形式上就是加工贸易的发展。生产国际化和国际分工不断细化,不仅要求加工贸易迅速发展,更在客观上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微观层面上,跨国公司是实现国际化生产的主要载体。随着跨国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外包业务、对外直接投资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东道国来说,这就意味着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以及由此融入世界经济的契机。因而从整体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加工贸易将是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针对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深入分析。首先从自身条件来看,中国在劳动力资源、地理状况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便于发展加工贸易。其次,从中国的发展和长远战略规划来看,国内劳动就业、产业结构升级、开发西部、振兴东北、吸引外资,无不需要加工贸易的支持。这些内部因素要求中国必须发展加工贸易。最后,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中国的参与,而中国也需要通过加工贸易来参与国际分工、积累经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本文从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可能性到必然性、从加工贸易发展的内在要求到外部推动作用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证。最后,分析了中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并对我国加工贸易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建议。一方面,加工贸易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建立良好的发展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势在必行,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加工贸易。而另一方面,中国政府更要加强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和控制。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政府在规范加工贸易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这项工作仍要坚持下去。总之,本文从中国加工贸易的历史到现状、从国际化背景到中国的自身条件和需求、从已经取得的成就到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并始终坚持将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的发展中,把加工贸易的发展放在整个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中来分析,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并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应该继续发展加工贸易,并以此为契机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去。4.学位论文白斌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研究2004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地位突出,影响广泛,对加工贸易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意义深远.论文使用大量数据、图表和统计资料,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大量的事实分析,从多个方面论证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地位和作用,加工贸易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推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导向等若干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问题.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说明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史以及政策变化,并对加工贸易的范围和主要形式作了界定.第二章分析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影响,给予加工贸易以正确评价.第三章是论文的重点,主要探讨加工贸易的地位和作用,并详细分析加工贸易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论文从国际分工发展所引起的国际生产一体化的角度分析加工贸易发展的必然性;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阐释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可行性;选择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探讨加工贸易产业升级问题;论文还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例,佐证加工贸易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上述分析旨在探明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第四章对加工贸易现存的问题作分类分析,以便于在此基础上更好的探讨加工贸易的发展政策.第五章就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从理论和政策上作了分析.论文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改变了中国的贸易结构,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加工贸易作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手段,为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5.期刊论文谢江南.XIEJiang-nan我国加工贸易脱贫之路-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08,27(8)文章认为,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国际经济地位迅速提高,但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仍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价值增值率和经济效益均处低下水平,处于贫困化增长状态,为此,应重新确定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改变我国加工企业与外国品牌制造商的关系,延长国际产业链在中国的环节,调整加工贸易内部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协调发展,抓住经济一体化的机遇,鼓励加工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合作,并调整有关加工贸易的政策和监管制度,净化对外贸易环境,寻求我国加工贸易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6.学位论文汪征宇中国现阶段参与国际分工的路径研究2006本文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外在条件与中国现阶段生产要素及产业结构等内在条件,研究了中国现阶段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提出适合中国现阶段参与国际分工的途径以及提高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政策建议。在第一章中,介绍了当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的特点,提出了中国究竟如何参与国际分工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并介绍了当前中国理论界在中国参与国际分工问题上的争鸣。在第二章中,重新梳理了与国际分工相关的理论,主要包括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有关国际分工的政策性理论以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并对以上各种理论进行了归纳与评述,阐明了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了理论运用的原则j一定要结合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找到现阶段影响国际分工的关键因素,才能找到具有实际意义的、可操作性的指导理论。在第三章中,分析了现阶段影响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因素,包括中国生产要素的现状、产业结构的特点以及现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等。然后还分析了目前在国际贸易中所反映出来的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现状,特别研究了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在出口中的作用,以便更清楚地了解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真实情况。在第四章中,在第二、第三章的基础上论述了比较优势理论仍然应该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本指导理论。同时指出了由于受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需求的限制、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相当数量的偏于重化工业的国有企业正处于转型之中等二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现阶段实际的产业结构偏离了我国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这种资源的次优配置状况是特定国情下的无奈选择。并论述了在这种资源次优配置情况下参与国际分工的思路。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具体路径选择上强调了现阶段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途径,并提出加工贸易发展的方向。在第五章中,指出中国现阶段参与国际分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本国资本的利用效率不高导致中资企业国际分工参与度偏低,而发展民营经济、改革国有企业是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的良策,并以格兰仕为例研究了中资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进入路径。7.期刊论文易雪玲.YIXue-ling我国加工贸易摆脱贫困化增长方略探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