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从总体上和长远看,加入世贸组织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熟,加速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在更深、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广泛分享国际经济交流产生的比较利益,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现代化创造稳定、良好的外部环境,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同时亦毋庸赘言,由于世贸组织的大多数“游戏”规则是基于发达国家较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制定的,加之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做的一系列“市场准入承诺”使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度“骤然”增大,使得国际国内对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形势的分析和预测大相径庭,形形色色的忧虑和期待油然而生。换言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态势和前景,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之一。全球贸易现状分析当今世界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加快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各国市场的相互依赖也不断加深,贸易规则日益趋同。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贸易规模得以快速扩张,使得全球贸易呈现出了以下的变化:1.贸易结构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各国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导致国际贸易结构也随之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农产品和初级产品贸易比重持续下降。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二是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范围内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服务外包成为跨国投资的主流。2.投资与贸易互动性增强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主要通过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紧紧联系在一起,两者的互动性显著增强。近年来,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扩张,公司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等新的贸易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公司内贸易是跨国公司各个分支机构间的贸易。随着跨国公司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公司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货物贸易发展状况2002年,我国对外贸易保持了强劲增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6207.7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出口3255.7亿美元,增长22.3%;进口2952.0亿美元,增长21.2%。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03.6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34.6%。2002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4.3%上升到5.1%,在世界的排位由第6位升为第5位。货物贸易进口额仍居世界第6位,但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则由2001年的3.8%上升到4.4%。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由2001年的4%上升到了4.7%,成为全球第五大贸易国。二、我国对外贸易的运行,有以下几个特点:(1)货物贸易增长强劲,增速显著加快。(2)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最主要的贸易增长点。(3)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出口基本同步增长,进口增幅不一。(4)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私营企业成为推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5)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出现新的增长。(6)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沿海地区优势进一步凸显。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生产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加工贸易顺应了这个历史潮流,成为当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一种主要形式。加工贸易本质上是根据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情况,在不同的国家完成不同性质的生产工序,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其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工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发展加工贸易充其量只能是在一定时期内、特定条件下的权宜之计,而绝非外贸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策。国家应该出台有关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日益膨胀的加工贸易规模予以控制。鉴于近年来加工贸易已经占据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对加工贸易的发展进行限制势必会对我国外贸和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必须慎重考虑。我国究竟还需不需要发展加工贸易?如果需要,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展?本文试图对这个具有重大现实性的问题进行一些较深入的分析。本文首先从理论和现实出发对中国发展加工贸易进行分析,认为发展加工贸易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必然举措。要解决加工贸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关键不是对其进行限制而是要引导加工贸易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技术含量。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加工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其它国家和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做法,提出了促进加工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具体建议。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加工贸易的相关理论和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阐述了中国发展加工贸易的重要性及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现存的问题。第二部分,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结合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成功经验,提出如何促进我国加工贸易健康发展的具体建议。三、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手段,以保护环境为由,采取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对自由贸易产生了扭曲与限制作用。随着中国入世,市场的开放,我国环境保护与对外贸易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有必要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的理论研究,以消除其负面影响,化解其引发的各种贸易纠纷,最终实现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本文首先概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成因和表现形式,然后阐释了其实施的法律依据,主要有GATT/WTO中的绿色条款、WTO规则体系中其他协议包含的绿色条款、多边环境协定中与贸易有关的条款以及国内法的相关规定。论文接着从绿色贸易壁垒对WTO自由贸易基本原则、对他国主权的挑战以及对我国环境与贸易影响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分别在国际领域、国内领域应对绿色贸易壁垒采取的法律对策,主张我国应积极参与相关问题的国际立法活动,善于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构建有我国特色的环保法律体系,建立我国自己的绿色贸易壁垒。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是各国进行贸易保护惯用的两大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关税逐渐降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日益受到约束和限制。这使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积极谋求新的贸易保护手段。为此非关税壁垒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各国特别是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开放市场的同时,纷纷采取形形色色的标准壁垒,以更大程度地保护本国利益。以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包装和标签标准、检验检疫标准、劳工和社会责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壁垒日益突出,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当今国际贸易领域,标准壁垒作为新兴的非关税壁垒,正在成为各国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手段。标准是当今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标准的采用和实施是经济科技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可否认,这些标准措施的规定和实施具有合理积极的一面,能合理保护人类健康、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劳工权益;并能促进国际贸易在更便利和更规范的市场条件下开展。从动态角度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对进口品的种种标准措施的设定必将越来越高,这是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人们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对于产品将提出更高的技术、环保和劳工等的要求,这种要求会激励厂商更加努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环保标准等等,这会促使更高标准地出现和不断升级。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标准措施都是合理的。一旦被某些国家滥用,比如发达国家凭借较高的技术实力,制定苛刻的或过高的标准,并在实施时任意采取不合理的歧视手段,就构成标准壁垒。因此这种做法使标准措施演变为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前景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为服务贸易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上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至4.1%。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等发达经济体有望实现稳定复苏,世界银行、WTO、IMF等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走向相对强劲复苏均持乐观态度。据WTO最预测,2010年全球货物贸易有望出现强劲反弹,增幅将达9.5%,其中发展中国国家的增速将达11%。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实现稳定增长,货物贸易将重新进入相对比较快的发展通道,服务贸易也有望迅速复苏。国际经济贸易环境的改善将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回复到稳定快速的增长态势。2010年1-2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大幅上升44.8%,其中出口增长31.4%,进口增长63.6%。货物贸易的大幅增长成为运输、保险、金融等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增长引擎,预计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有望增长10%左右。中国航运业已进入复苏阶段,干散货运输、原油和成品油运输、集装箱运输贸易总量和价格均将保持小幅增长。据国家旅游局统计,1-2月入境旅游人数和过境旅游人数分别增长1.9%和5.1%,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增长8.5%。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将成为2010年旅游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技术等行业有望继续实现较快增长;金融服务和各类中介专业服务等其他服务贸易的增长潜力巨大,将重新成为服务贸易增长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