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石油对外贸易问题研究姓名:曹平乐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产业经济学指导教师:石冬莲20090520我国石油对外贸易问题研究作者:曹平乐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张立我国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评测研究2006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加深,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是各国的共同取向,我国石油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如何尽快提高我国石油企业国际竞争能力,是我国产业界和理论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中国已经成为WTO成员的大背景下,分析和评估中国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研究如何使中国石油产业的潜在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优势,不仅有利于解决中国能源问题,而且有助于指导中国石油企业更好地面向国际市场进行生产经营,为政府采取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客观依据。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本文拟从石油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研究提升中国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是一个企业成功地将现有资产运用于生产过程而创造更多价值的能力。它包括一个企业发展的整体现状与水平,拥有的实力和增长的潜力。本文以变化的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国际贸易理论,吸收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价值流管理以及核心竞争力等现代贸易与管理理论,针对我国目前石油贸易中非关税壁垒日趋严重的现实和我国石油产业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结合经济一体化和E经济发展加快的特点,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试图找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突破壁垒能力和扩大我国石油产品国际竞争能力的有效对策。本文以国际最新的“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立足产业分析的层次,对影响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论文从三个方面做了以下这些创新性的工作:在理论方面,应用比较研究法,梳理了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关系,指出了二者在定义和原理等方面的相同和相似:从定义来看,不管是比较优势还是国家竞争力,实质都是生产率;从原理来看,比较优势的基本含义就是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比较优势的商品从而使各国都通过国际贸易获益,竞争优势的获取关键也是要进行歧义定位、产业取舍及优势整合。在方法部分,本文应用内容分析法,对有关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文献资料、特别是关于中国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实证文献进行了详尽分析。此外,本文也拓展分析了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及其整个竞争力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在其理论体系中,存在着企业层面利润出发点与国家层面生产率出发点之间的不一致;二是在其评价方法中,存在着应用多因素法建立钻石模型与应用进出口数据法进行实证测定之间的矛盾;三是在其理论与方法的联系中出现了更大的出入,即实证研究部分将理论体系中的生产率和利润两个基点都摈弃。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方法,研究了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指标权重确定的问题,确定了国际竞争力指标权重的方法。最后构建了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B-P网络评价模型,评价了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能力,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空间提供了定量依据。在实证部分,本文应用统计分析法,根据2003年和2005年的数据,采用石油工业群体作为参照物,对8个石油企业进行了实际评价与结果分析,找出了其中的竞争力强者与弱者,发现了中国石油企业存在的规模与优势背反问题,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确定经验生产前沿面,给出各单元的总体效率,提供丰富的系统分析手段,不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水平,而且有助于充分利用资源,使生产前沿面向外扩张,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最后针对各要素分析结果,本论文从资源、成本、管理、科技和人力资源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战略措施,这样才能充分提高我国石油企业国际竞争能力。2.期刊论文张艾.ZHANGAi两次金融危机下我国能源国际贸易的比较分析-国际商务研究2010,31(2)当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已经逐渐脱离人们关注之时,时隔10年,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到全球.2008年,此次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波及数个领域.能源产业也未能逃过此劫.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煤和天然气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同时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也不断提高.当前金融危机对能源企业,尤其是石油行业的影响巨大,对其产量、价格和进出口贸易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石油作为国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储备,关系国计民生.因此,当前经济背景下,我国石油产业如何在危中寻找机,积极开展新一轮的能源国际贸易,对于推进石油产业和整个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将当前经济形势对我国能源的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与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进行对比,揭示本轮金融危机下我国能源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3.学位论文徐若然中国石油定价机制研究2006石油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基础能源、化工原料和关系着国民经济振兴与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物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石油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对石油的争夺已成为当今世界矛盾的焦点之一。目前就国内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石油需求逐年上升,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相当高。并且由于石油工业属于上游产业,国际油价的波动会通过我国石油定价机制的传导对国民经济各个行业造成影响。因此,建立合理的石油定价机制对于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和国民经济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主体正是中国的石油定价机制。一、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本文由前言和正文组成。前言,位于本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主题及其意义、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基本思想和逻辑结构。前言的写作有助于读者了解本文的写作方向和方式方法,同时也为本文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背景基础。正文包括四个部分,由第二、三、四、五、六章组成。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第二章。这一部分的分析和研究旨在引入问题,此部分介绍了中国石油供求与中国石油安全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石油定价机制的意义,回归到主题。本章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研究了中国石油的供求现实。本节首先从国际贸易角度分析中国石油的消费和进口状况。其次,通过对数据的搜集和整理,研究了中国近年来石油对外依存度的趋势,得出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引发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结论。最后,从石油供给的角度进一步挖掘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的深层原因,即世界石油储量近年来逐渐上升,但是石油储量的增长却低于石油产量的增长,容易给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石油争夺加剧;同时,中国石油储量人均占有不足,对新油田的勘探难度越来越大等问题导致中国石油供需缺口扩大。这必然致使我国对石油价格的敏感性提高。第二节分析了石油价格对经济的影响和建立合理的石油定价机制的意义。这一节首先分析了石油价格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石油价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接着结合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导出了石油定价机制的意义,从而引入了本文的研究主体。第三节,对石油定价机制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包括石油价格形成基础、油价波动原因及价格走势、油价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石油安全战略、石油定价机制改革几个方面。综述为本文的展开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为本文进行创新性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并证明了对石油定价机制进行研究的价值所在。第二部分,即本文的第三章,主要是对中国现行的石油定价机制进行现象分析,旨在发现问题。本章包括对中国石油定价机制的形成、特点及其传导方式与效果的分析。本章包括两个小节。第一节,对中国现行石油定价机制的形成及其特点进行概括。这一节首先应用表格概括了中国现行石油定价机制的形成,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该定价机制的特点。第二节,对中国现行石油定价机制的传导作用进行分析。本节首先采用两条途径来研究国际石油价格对国内价格影响的传导机制,并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了这两条传导途径的效果;接下来,本节从进口和原油加工两个方面分析了现行石油定价机制对国内油价的具体影响。通过这个部分的介绍,中国现行石油定价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有待进一步探讨。第三部分,包含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本部分的写作目的在于全面、透彻地分析问题。第四章主要是针对中国现行石油定价机制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这一章共由两节组成。在第一节中,作者引入了两个案例,通过对这两个案例的解析,初步印证了现行石油定价机制的不合理,于是引出了第二节对现行石油定价机制弊端的具体研究。第二节主要从价格形成机制、价格管理体制和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第四章的研究是对石油定价机制问题的表面现象进行了一番总结,要了解问题的本质还必须对价格、市场结构、产业组织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于是引出了本文的第五章。第五章主要是针对性地研究石油价格和石油市场结构,由两节组成。第一节主要探讨了石油作为能源产品其价格形成的特殊性,分析了供需因素以及影响石油价格的特殊因素。第二节则应用了产业组织学的SCP(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框架对中国石油产业组织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对第五章的分析,深入探讨了问题的本质原因,从而有助于在下一部分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第四部分,即本文的第六章。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在于对问题的解决。通过对以上几章的概括、分析和总结,本部分将对中国现行石油定价机制的调整与健全给出对应的建议与对策。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从总体改革思路上分析石油定价机制改革的目标选择。首先分析了改革的制约条件,然后从产业组织制度、提高市场竞争度和政府调控创新三个方面阐述了改革的目标选择。第二节从具体方面提出了建立合理的石油定价机制的措施与建议。最后一节分别从新石油定价机制的改革进程、市场效果、政府作用以及宏观经济影响四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预期分析,这一节即是对前文的总括,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使本文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二、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主要贡献第一,本文收集了多方面的数据资料,绘制出从1993年到2005年的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和总消费量走势图,分析了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走势,得出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升高对中国石油安全构成威胁的结论。第二,本文在对中国现行石油定价机制的改革历史、现状、特点及其对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后,应用案例指出了中国现行石油定价机制的问题所在,并对其进行了评价。第三,本文从能源工业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石油价格形成的特殊性分析了石油价格形成的基础,指出在制定合理的石油定价机制时,不仅要考虑供求方的问题,还需提供多方面配套措施以避免特殊因素对石油价格造成的影响。第四,在对中国石油产业进行分析时,本文利用了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基本分析框架,从中国石油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进入退出壁垒、产品差异化、价格行为、竞争行为、兼并重组行为、市场绩效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对产业组织的深层分析,揭示了要建立合理的石油定价机制,不仅仅是对价格的单纯改动,而是对整个石油工业以及价格调控体系的改革。第五,本文通过对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政府作用进行分析,得出石油定价机制改革需要与政府规制改革相结合的结论。第六,本文在最后一章对新石油定价机制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对即将来临的石油定价机制的改革进程、市场效果、政府作用以及总体经济运行影响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使得本文在体系上更加完整。4.学位论文张昕宇产权理论与中英石油产业发展对比研究2007通过对政府干预含义和方式的探悉,发现产权是政府干预的一种重要手段。分为自由主义和干预主义两大流派的古典政府干预理论中,对于产权问题却并非持完全对立的观点,仍然存在争论的仅是在国有产权所应控制的领域上有所分歧。而我国当代学者面对所有制改革大背景下的中国,对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问题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分化为支持和批判当前产权改革的两种观点。目前,中国政府再次明确,包括石油产业在内的七大产业为国有垄断行业。针对理论界关于是否应当进行产权改革,以及具体到某一产业是否有更适合的产权制度这两大问题,本文着重探讨石油产业产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