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标准贸易模型3.1标准贸易模型的基本工具3.2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3.3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3.4专业化、贸易与去工业化3.1标准贸易模型的基本工具一、标准贸易模型建立的基础二、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三、社会无差异曲线一、标准贸易模型建立的基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相对供给曲线的关系相对价格与相对需求的关系世界均衡相对供给与相对需求的关系贸易条件对国家福利的影响二、成本递增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转换率(MarginalRateofTransformation,MRT)曲线上某点X对Y的MRT=∣△Y/△X∣=X商品的机会成本=该点切线的斜率YX0YX0B20406080100120140120B’国家1国家2AA’10080604020△X△X△Y△Y思考(1)以下那种机会成本更接近实际情况呢?–递增的机会成本–递减的机会成本–固定机会成本思考(2)各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为什么会有差异?三、社会无差异曲线1、社会无差异曲线指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福利水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较高的曲线反映较高的满足程度,较低曲线反映较低的满足程度。U1U2U3Y0EF△X△YX2、边际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MRS)曲线上某点X对Y的MRS=∣△Y/△X∣=该点切线的斜率3.2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孤立均衡∵Pa<Pa’,∴国家1在X商品,国家2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结论:国家1专门生产并出口X商品,国家2专门生产并出口Y商品。YX0YX07060A606070A’Pa=1/4Pa’=4国家1国家2ⅠⅠ’3.3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贸易基础与贸易所得YX0YX0806030AB4060120120404080120B’A’国家1国家2ⅠⅠ’60E’ECC’Pb=1ⅡⅡ’110Pb’=1设80X交换80Y,这时Pb=Pb’=1,贸易达到均衡。结论:贸易使双方均能获利。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相对价格Pf=1/2YXAB国家1EⅡFPb=1H20406080100120140Ⅲ014012010080604020X204060801001201400EAFBX的出口Px/Py1H1/21/4SxDxYX0B’A’国家2E’Ⅱ’F’Pb’=1Pf’=2H’Ⅲ’2040608010012014012010080604020X020406080100120E’H’B’A’F’X的进口Px/Py124SxDx三、贸易条件与国家福利贸易条件(相对价格)改善能够使国家福利增加,体现一国的贸易所得。影响一国贸易条件的因素有哪些?–经济增长改变生产可能性曲线,影响相对供给–国际收入转移和非贸易品的存在影响相对需求–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也影响相对供给和需求思考日本原本出口制造品进口原材料如石油、粮食。分析以下情况日本贸易条件的变化。–1、中东战争使石油供应紧缺;–2、韩国扩展了汽车的生产能力,并在美国和加拿大进行销售;–3、俄罗斯农业歉收;–4、日本降低牛肉和柑橘的进口关税。3.4专业化、贸易与去工业化一、贸易与专业化的关系–国际贸易是的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给具有比较劣势的产业造成失业。结果出现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二、贸易与去工业化的关系去工业化:是指制造业就业水平呈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国际贸易。导致去工业化的因素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投资率的下降–国内其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