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贸易保护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章贸易保护理论第一节重商主义重商主义的产生:产生于16世纪中叶,盛行于17~18世纪中叶,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财富的惟一标志,金银的拥有量是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尺度。对外贸易是财富的源泉,对外贸易能增加一国金银的储备,“顺差”是积累财富的惟一途径,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银财富,政府应采取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阻止金银外流。早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重金主义.代表人物英国威廉.斯塔福德。1581年《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主要观点在对外贸易上,要求绝对地多卖少买,甚至只卖不买。对每个国家都要保持顺差,禁止奢侈品进口,又称“货币差额论”孤立地对待货币运动,把出口得到的货币保存起来,不准金银出口。晚期重商主义代表人物英国的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主要观点指出“对外贸易是我们增加财富的通常手段,在这点上,我们必须遵守一个原则,即每年卖给外国人的东西要比我们消费他们的多”,该理论被称为“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强调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实现商品贸易的顺差,鼓励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出口,扩大贸易顺差。并认为不一定要对每一个国家或每笔贸易都是顺差,只要对贸易总额保持顺差,就能保持更多的货币流入,国家就会富强.重商主义主张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强调多出口少进口,其贸易政策主张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限制贵金属的自由输出。第七章贸易保护理论第二节幼稚工业保护理论与政策产生背景18世纪中叶英国的产业革命使英国成了"世界工厂",19世纪初,美国的农业、工业,德国的纺织、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都有所发展,但与当时的英国相比,美、德的工业还较幼稚,畅销于世的英国廉价工业品给美国、德国工业带来很大冲击,美国的汉密尔顿和德国的李斯特,代表美、德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利益,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汉密尔顿是美国独立后的首任财政部长,1776年7月4日,美利坚合众国宣告独立,独立后美国在经济上严重依赖英国,传统的贸易往来,使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业得以发展,但美国北方工业发展困难重重.此时汉密尔顿强调了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并提出主张保护贸易的观点.1791年12月在他的《关于制造业报告》中明确表达了他的思想观点。认为,为使美国经济自立,应当保护美国的幼稚工业,其主要方式是提高进口关税。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是围绕制造业展开分析的,强调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处在起步阶段的美国制造业难以与欧洲国家相抗衡,如果实行自由贸易,会断送美国工业,进而威胁美国经济和政治的独立,为此,必须采用关税措施对美国制造业加以保护,使其生存、发展和壮大。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汉密尔顿认为,一国要在消费廉价产品的“近期利益”本国产业发展的“长远利益”之间进行选择。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保护的产业是外在成长中的产业。政策是奖励出口限制进口。李斯特的贸易保护论19世纪德国经济史学家,从当时德国相对落后的状况出发,提出要以禁止进口和征收高关税的办法对其新兴的工业进行保护,以免被当时的先进的英法工业挤垮。李斯特在1841年发表的影响深远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幼稚工业保护论。李斯特: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个人如此,拿整个国家来说,则更加是如此。•根据生产力理论,李斯特鲜明地反对英国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学说,主张德国和一些经济落后国家实行保护贸易政策,认为这是抵御外国竞争、促进国内生产力成长的必要手段。•李斯特承认,在保护贸易政策实行之初,会使得国内生产率方面有所降低、物价上涨,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但这是发展本国工业的一个条件。为了生产力的发展,暂时在消费上作出牺牲是必要的、值得的。•当本国产业发展起来之后,价格会下降,人们的损失会得到补偿而有余。短期的损失所赢得的力量永远可以生产出难以估量的价值。李斯特把各国的经济成长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业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当一个国家由未开化阶段转入畜牧业,转入农业,进而转入工业与海运事业的初期发展阶段时,应当与先进的城市和国家进行自由贸易,这样将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强有力的刺激作用。当一个国家已经越过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已经具备建成一个工业国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必要条件,只是由于还存在着一个比它更先进的工业国家的竞争力量,使前进的道路发生阻碍时,那才有理由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以便建立并保护本国的工业。而当一个国家进入农工商业的发展阶段以后,已经具备了对外自由竞争的能力,就应当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理论主张否定自由贸易主张,提出贸易保护的主张。但并非主张一国要采取持久的贸易保护政策,是特定发展时期的保护。是以消费的短期利益换取生产力发展的长期利益的保护。保护幼稚工业能否在长期获利,取决于三个条件这些被保护的产业必须有长大的潜力,必须有潜在的通过成长会发挥出来的比较优势。保护只是短期的,为保护所付出的代价是短暂的,有限的。被保护的产业长成后带给社会的收益会足以弥补社会为保护其所付出的成本。保护的对象的选择原则农业不需要保护。只有那些刚从农业阶段跃进的国家,距离工业成熟期尚远才适宜保护。一国工业即使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时,也不需要保护。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存在强有力的外国竞争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期限。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评价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是积极的,也是辩证的。其保护的对象以将来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为限,一旦本国工业发展壮大,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国外产品的竞争威胁不复存在,就应实行自由贸易,以享受自由贸易的最大利益,刺激国内产业进一步发展。换言之,他主张以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而以自由贸易为最后目的,其保护是有限度的。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评价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在实践中有两个难点克服的困难:保护对象的选择问题,实际选择中往往取决于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保护手段的选择问题,关税产业政策(生产补贴)限制进口的保护手段会推迟接受和普及先进技术和知识。如新兴工业或高科技工业关于幼稚产业选择的标准穆勒标准:①正当的保护只限于对从外国引进的产业的学习掌握过程,过了这个期限就应取消保护。②保护只应限于那些被保护的产业,在不久之后,没有保护也能生存的产业。③最初为比较劣势的产业,经过一段时间保护后,有可能变为比较优势产业。巴斯塔布尔准则①受保护的产业在一定时期以后,能够成长自立;②受保护产业将来所能产生的利益,必须超过现在因为实行保护而必然受到的损失。肯普补充的标准:只有先行企业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具有对国内其他企业也有好处的外部经济效果时,这种保护才是正当的。因为开创一种新的幼稚产业,先行企业本身的投资大,成本高,要冒很大的风险,而成功之后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后来进入该产业的企业也可享用最早的幼稚工业所开发的知识与经验,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原先的先行企业无法获得超额利润以补偿学习期间所付出的代价。对于这种幼稚产业,政府应当采取保护措施,否则企业就不愿投资于这种具有外部经济效果的产业。P(成本)dwQw’d’dtt’T(时间)肯普标准的图解小岛清的选择标准应根据要素禀赋比率和比较成本的动态变化,选择一国经济发展中应予保护的幼稚产业。只要是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幼稚产业,即使不符合巴斯塔布尔或肯普准则,也是值得保护的。至于怎样确定这种幼稚产业,则要从一国要素禀赋状况及其变化,从幼稚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方面来考察这一问题。小岛清的选择标准所保护的幼稚产业要有利于对潜在资源的利用对幼稚产业的保护要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的动态变化保护幼稚产业,要有利于要素利用率的提高YPCCPOX被保护产业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动小岛清:要从要素禀赋比率和比较成本的动态变化,着眼于经济成长来选择幼稚产业和确定保护政策。各种保护措施本身不可能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效果,但它们对贸易关系的干预,可以作用于市场、资本、技术、资源等等因素,从而影响经济发展。保护贸易政策经济方面的论据有利于保护和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本国产业多样化反对不公平贸易①抵制外国廉价劳动力竞争②反对倾销和补贴而采取保护措施③把关税作为报复手段与谈判手段第七章贸易保护理论第三节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的贸易保护论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认为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决定于需求水平。凯恩斯的贸易保护论的主要观点对重商主义大加赞扬,其合理性在于一国可以通过保护贸易增加国内的就业。强调一国贸易收支顺差与总需求的关系。Y=C+I+X-MY-C=Id+IfIf为对国外的净投资额强调一国投资水平与贸易收支的关系。政府应该干预对外贸易。(顺差)保护贸易是一定时期使用(萧条时期)使用的干预外贸的政策。与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区别不仅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国内发达的或衰败的工业。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不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攻性地扩张。不是保护代表先进势力的一般工业资产阶级,而是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保护政策的措施不仅有关税和贸易条约,还有其他各种奖出限入措施,如非关税措施的大量出现。第七章贸易保护理论第四节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战略贸易保护理论产生背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慢。一种新的理论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一国能够通过采取那些帮助其国内产业构筑竞争优势的政策而获得利益。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为了增强国家竞争力,对某些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采取鼓励产品出口或限制产品进口,以达到改善国家竞争优势目的的贸易政策。战略贸易政策的含义战略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下,凭借生产、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措施和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夺取它国的市场份额。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基础1、规模经济。贸易的基础不再主要是资源禀赋、技术等方面的差异,规模经济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2、外部经济。重视通过鼓励出口或限制进口发展本国的主导产业,从而带来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这也许比贸易本身的效益要重要得多,3、不完全竞争。在国际市场上,自由竞争的理想状态并不存在,企业垄断和政府干预使得市场竞争不完全。克鲁格曼“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论点认为,在寡头垄断市场和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可以促进本国的出口。因为进口保护措施可以为本国企业提供超过其国外竞争对手的规模经济优势,这种优势可以转化为更低的边际成本,增强了本国厂商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最终达到促进出口的作用。战略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战略支持产业的外部经济效应”论点知识产生的外部经济效益有时对其生产企业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使其丧失投资高科技产业的动力,此时需要政府的扶持。对合适产业替代的战略支持不仅能促进该行业的发展,在国内外市场扩张成功。而且该国还能获得该行业迅速发展而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战略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布郎德—斯潘塞的“以补贴促进出口”论布郎德—斯潘塞认为,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厂商产品初始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政府可以通过对本国厂商生产和出口该产品进行补贴,包括直接补贴和减税,可以使本国厂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边际成本,使产品在国内外竞争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利润,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利益。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是建立在新贸易理论基础上的保护贸易新观念。20世界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产业结构和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科技和知识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人们普遍认为世界经济是一场得失竞争(零和博弈),任何一个国家的成功必定是以其他国家的牺牲为代价的。一国政府应该从战略角度,主动,积极地选择一些能够增强国家竞争力的产业,通过政府的扶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