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基础一、国际分工理论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国经济的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就形成国际分工。如同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国际分工也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对国际分工的发展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一)古典国际分工理论古典分工理论以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和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为代表。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advantagetheory)比较优势理论(Comparativeadvantagetheory)在斯密看来,人可能生下来差别并不大,但是由于后天选择了不同的专业,因而产生了生产不同产品的不同的生产率,这种源自劳动分工的“绝对优势”是贸易的好处的根源。而李嘉图则认为这种“绝对优势”并不是产生贸易的好处所必须的,只是产生贸易利益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他认为,只要两国存在生产率比较差异,就可以进行国际分工,两国分别从事自己具有比较的产品生产,通过贸易交换可保证双方互利.这就是所谓比较优势说。(二)马克思的分工理论马克思认为,国际分工是客观的经济范畴,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所谓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出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的基本内容(1)国际分工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国际分工的深化又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2)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各民族经济的相互需要和互相依赖达到空前的规模(3)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国际分工深化、细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客观基础;而国际分工的深化、细化,国际贸易的发展反过来进一步促进杜会生产力发展马克思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理论不仅科学地论述了一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而且科学地论述了国际分工的性质以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在当代积极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三)现代国际分工理论1、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要素禀赋理论)H-O模型假定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是一样的(即各国生产函数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二是生产各种商品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亦即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不同。赫克歇尔和俄林建立的资源禀赋模型说明了资源禀赋在比较优势决定中的重要作用,如果一国在某种生产要素占优势,那么,这个国家将生产密集使用这种要素密集的商品。资源禀赋模型解释了技术不能够解释的一部分贸易。在这个理论中蕴含了国际贸易的三大重要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雷布津斯基定理和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说的是,虽然要素在各国之间不能够流动,但是,随着商品贸易的自由化,各国的同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将趋于相同。雷布津斯基定理反映了资源禀赋的增减对商品产出的影响,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使密集使用其的商品的产量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大于要素增加的幅度,而使密集使用另外一个要素的商品的产量减少。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反映了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关系,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将会使其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价格上升。2、新古典贸易模型它又称为标准贸易模型,主要是利用新古典的分析方法即边际分析来分析国际贸易。由于里昂锡夫之谜的发现,该理论对以前的模型做了如下改进:(1)多种产品古典贸易理论提出者,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现实中的国际贸易不只存在两种产品。一些学者将两个国家与生产多种产品生产联系起来,提出,在多种产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国家总是可以出口其中一部分自己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而进口另外一部分本国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一分析使得无论是两种产品或多种产品,国际贸易都能用比较利益理论加以解释。(2)多种要素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各国使用一种或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产品,现实生产中,人们使用的生产要素不只两种。新古典贸易论证明了在多种生产要素下,同样可以依据两种生产要素的分析方法将多种要素下生产的多种产品按照产品的相对价格比进行排列,得出要素禀赋在产品价格上比较优势的系列,仍然可以得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基本结论。(3)变化的机会成本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当各国为了实现专业化分工,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时,其机会成本不会发生变化。正是基于这一假定,各国的贸易结构表现为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但是在现实中,当生产要素从一种产品的生产向另外一种产品的生产转移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其机会成本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当本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产量增加时,本国总会在该优势行业尚未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水平以前边际成本就上升到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从而本国的生产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我们可以看出,当放松了机会成本不变的假定条件时,古典贸易理论关于完全专业化生产和贸易的假定,或贸易结构会有某种程度的调整。因而其结论更接近于解释国际贸易结构的某种现实情况,在现实的贸易中很少存在一国专门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形。(4)动态分析过程古典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静态分析分析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无论在生产要素的总量上,还是技术水平上,一国的技术优势或要素优势将发生变化。从动态的角度看,一国各种生产要素总量会发生变化。从劳动力的总量看由于经济发展各阶段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呈现出“∩”型,即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表现出开始增长较慢,然后增长加快,到经济发达阶段劳动力增长速度重新放慢的特征。另一方面,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居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将减少,而用于储蓄的比例在增加,因此,一国的资本存量将随着该国经济的发展而直线增加。资本的直线增长与劳动力的“∩”型增长相结合,使该国的要素丰裕度发生变化,从而按照赫克歇尔—奥林模型的结论,该国的贸易结构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都会发生变化。(5)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古典贸易理论还假定,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是不流动的。然而在现实中,如果生产要素的流动能够给有关企业带来较多的收益,资本的流动是可能发生的。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对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相互替代作用。这意味着,商品流动与生产要素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互补充关系,即在考虑生产要素可以在各国间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可能只是部分地起到促进要素价格均等化的作用。因此,在放松了生产要素不能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的假定之后,广义上的要素价格均等化需要做一定的补充,即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不仅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加以实现,也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实现,或者商品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同时起作用,实现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四)新贸易理论如果说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的是产业间贸易的话,那么,新贸易理论分析的主要是产业内贸易。国际贸易从产品内容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商品,即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Trade);另一种是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即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两国互相进口和出口属于同一部门或类别的制成品。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吸取了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创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提出了所谓“新贸易理论”。这些经济学家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新现象,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等概念和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模型,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基础,得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结论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比斯密的绝对优势说更加高级,而绝对优势只是比较优势的一个特例(有绝对优势时一定有比较优势,而有比较优势时,不一定有绝对优势)。对贸易理论的重新思考就是从推翻这个传统观点开始的。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两国间相对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和规模经济程度以及垄断力程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贸易的根本原因。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不再是惟一的原因。反过来说,即使两国之间没有相对要素禀赋差异,由于规模经济和垄断的原因,也可能出现贸易。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不考虑贸易产生的动态利益,当存在着要素禀赋相对差异的两国分别进行不完全专业生产,各自发挥比较优势,然后进行贸易,则双方都能获利。这种静态的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生产的生产效率的提高。自由贸易使贸易各方都能获益,是最好的贸易政策选择。新贸易理论则指出,在规模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经济不可能达到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资源最佳配置状况,只能在一种次优状态下运行,对一国而言,贸易可能使一国的福利下降。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在与外国垄断者的竞争中的败北),而贸易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补偿这种收缩带来的规模经济损失和垄断利润损失(此时部分垄断利润由国外厂商从本国获得)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因此,自由贸易政策未必是最好的政策。一国政府对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产业进行适当干预和扶持,就是必要的了。这就是实施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依据。新贸易理论十分重视公司的作用。因为在产业内贸易中,各国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公司的特定竞争优势,而不像产业间贸易那样,首先表现为国家的竞争优势。公司的特定优势是一个公司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所具有的垄断优势,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知识资产优势,另一类是规模节约优势。所谓知识资产包括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技能在内。公司拥有并控制了这些知识资产,就能生产出差别产品到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同时,这类公司通常也容易迅速扩大生产,获得规模节约的效益,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拥有具有垄断优势的公司,就可生产出差别产品在产业内贸易的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五)新兴古典国际分工理论自马歇尔之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转向了资源配置问题,以边际分析研究供给和需求成为经济学的主流,而分工问题则淡出经济学的视野。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运用超边际分析复活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高深思想,使分工和专业化问题重新成为经济学的研究重心。杨小凯认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一种以亚当·斯密为代表,另一种以大卫·李嘉图为代表。以斯密看来,人可能生下来差别并不大,但是由于后天选择了不同的专业,因而产生了生产不同产品的不同的生产率,这种源自劳动分工的“绝对优势”是贸易的好处的根源。而李嘉图则认为这种“绝对优势”并不是产生贸易的好处所必须的。同新古典经济学相比,新兴古典分析框架有如下特征。第一,它扬弃了新古典规模经济的概念,而用专业化经济来表征生产条件。第二,它没有纯消费者与企业的绝对分离,而新古典框架则是纯消费者和纯生产者绝然两分。第三,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交易费用对经济组织的拓扑性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运用这种新兴古典的经济学理论,杨小凯等人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重新诠释。首先,他们运用新兴古典经济理论解释了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按照他们的理论,是交易效率而不是人口增长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其次,他们还解释了新贸易理论所没有解决的一国国内贸易如何发展到国际贸易的问题。按照新贸易理论,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国际贸易在以下任一条件成立时一定会出现:(1)国与国有外生的比较利益。这种比较利益之所以被称为“外生的”,是因为决策并不能改变其特点;(2)规模经济。但是这个理论不能解释在没有政府干预时,为什么一千年前只有国内贸易就够了,而今天国际贸易量却越来越大。杨小凯认为,之所以会如此,是由于包括新贸易理论在内的传统贸易理论都是假定纯粹消费者不是生产者,所以国内、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不同的。由于国内贸易是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