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9/10/151第五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2019/10/152第一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019/10/153一、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一)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之间进行了大量的贸易,而且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还要多。另外工业化国家70%以上的出口是以其他工业化国家为对象国的,而且出口产品中约有4/5为非初级产品的工业制造产品。这些事实显然是古典和新古典等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2019/10/154(二)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一半以上是同一产业内部的双向贸易。结论:由于传统的贸易理论没有办法解释新的、大规模的同一产业内部的双向贸易现象,催生出现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2019/10/155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轨迹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提出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要点是:两个国家之间即使没有技术、偏好、要素禀赋差异,规模经济也会独立成为国际贸易的起因和贸易利益的来源。导致各国开展专业化分工,进而产生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实际上,规模经济会导致国际贸易产生这个思想很早就产生了,克鲁格曼是第一个将之模型化的经济学家。2019/10/156三、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关系两者的区别是:1、解释对象上不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主要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传统贸易理论着重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2019/10/1572.理论基础不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传统贸易理论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两者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2019/10/1583、前提假设不同:(1)两国同种商品生产技术相同(2)两国相对要素禀赋一样(3)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4)规模报酬不变(5)两国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2019/10/159第二节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完全竞争商品市场有两个重要特征:1.商品的同质性,即各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一样的;2.单个厂商在市场中的微弱地位。2019/10/1510二战后,国际贸易的现实不同于完全竞争的假设:(1)初级产品容易呈现基本同质的特征;制成品通常同类不同质,这被称为差异产品。差异产品之间的贸易就是行业内贸易。(2)各国制造商的规模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力。生产商规模越来越大,生产越来越集中,对市场定价及产量都有一定影响力。结论:现实的国际贸易多数是在不完全竞争的状态下进行的。2019/10/1511第三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规模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2019/10/1512成本下降成本不变成本上升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产量成本O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经济2019/10/1513规模经济的表现形式内部规模经济:厂商的平均成本随着其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外部规模经济:由于行业内企业的增加和相对集中,使企业在信息收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交易成本下降。它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但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内在的,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外部规模经济一般出现在竞争性很强的同质产品行业中。2019/10/1514“规模经济”与工业品的“双向贸易”2019/10/1515无论国家间是否存在相对价格的差异,规模经济的存在都会引导各国厂商专门生产部分商品,而不再独自生产所有商品,以便获得来自于规模经济的好处。结论:由于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囊括一个行业的全部产品,从而使国际分工和贸易成为必然。2019/10/1516第四节产业内贸易(一)定义产业内贸易或称行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Trade)一国往往同时具有这两种贸易2019/10/1517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ofintra-industrialtrade,IIT)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取值范围:0≤IIT≤1当IIT=0时,表示完全没有产业内贸易;当IIT>0时,表示存在产业内贸易;当IIT=1时,表示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1XMIITXM2019/10/1518在下列进出口水平下,计算产业内贸易的程度1.1000(出口)和750(进口)T=0.862.1000(出口)和500(进口)T=0.672019/10/1519(二)产业内贸易产生原因1、需求偏好的多样化2、规模经济客观存在3、经济全球化为大规模生产创造了市场条件4、与规模经济匹配的市场结构必然是不完全竞争市场2019/10/1520第五节技术差距、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2019/10/1521为了解释在技术变化基础上国际贸易的起因和贸易模式,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在其著作《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提出的技术差距原理率先给出了解释。技术差距原理认为:大量发生在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是基于新产品和采用新工艺生产的基础上的。2019/10/1522美国经济学家弗农(Vernon.R)1966年在技术差距原理的基础上发展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LifeCycleTheory)。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关于产品生命不同阶段决定生产与出口该产品的国家转移理论,是一种动态经济理论。2019/10/1523产品生命周期表2019/10/1524主要内容:由于技术的传递和扩散,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不断变化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在某一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创新,而后扩散到其他发达国家,再扩散到发展中国家。随着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高,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2019/10/1525a.贸易模式的变化(动态模式)净出口净进口美国日本欠发达国家汽车第一阶段创新领先第二阶段技术扩散第三阶段技术停滞国家出口追随者出口欠发达国家出口T2019/10/1526b.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要素密集性的变化阶段1:创新(高技术;研发成本:技术密集性产品)阶段2:技术扩散(技术的重要性下降–标准化,资本成本和熟练工人:资本密集性产品)阶段3:技术停滞(技术内置于设备之中,操作变得简单,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也降低:劳动密集性产品)2019/10/1527动态的理解: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影响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也在变化,即使各国仍然拥有原来生产资源的储备比例,其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也会由于产品要素密集性的变动而转移,因此,不同类型的国家能够在不同的阶段上具有比较优势。2019/10/1528第六节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2019/10/1529需求偏好差异产生的国际贸易从上图可知,即使在资源禀赋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仅仅由于两国之间需求偏好的差异也可能产生贸易。XYEA’AB’BYBYB’YEXB’XEXBXAYAYA’XA’从A国进口Y从B国进口X2019/10/1530重叠需求理论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与转变》著作中,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重点从需求方面探讨了国家间贸易的原因、模式,提出了重叠需求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2019/10/1531OCDEFGHABPyyAyBQ2019/10/1532偏好相似区间图质量Y50040005000平均收入2019/10/1533结论: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相互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对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就可能很少,甚至不存在,因此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2019/10/1534评价:林德的理论实际上是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和说明了当代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和同一个工业行业的双向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规模经济是从供给的角度丰富了H-O理论。重叠需求理论和需求偏好是从需求的角度丰富了H-O理论。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