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国际贸易政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八章国际贸易政策InternationalTradePolicy2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模式和贸易所得国际贸易政策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一国应该采取怎样的贸易政策?贸易政策的影响是什么----谁是获益者,谁是受损者?贸易保护的成本和收益如何衡量?介绍3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一、对外贸易政策的概念、目的与构成1、概念(1)对外贸易政策: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2)国际贸易政策:世界各国或地区在对外贸易中所制定和实施的各项管理措施的总称,是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综合反映42、目的(1)保护本国市场(2)扩大本国产品的国外市场(3)优化产业结构(4)积累发展资金(5)维护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53、构成(1)总贸易政策特点:宏观性、长效性、基础性(2)进出口商品政策特点:具体性、灵活性、差别性(3)国别、地区贸易政策特点:具体性、互利性、差别性6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1、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各种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商提供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和服务能够自由进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实行自由竞争。7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2、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广泛采取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上给予补贴和优待,以鼓励出口。8三、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重商主义(货币和顺差)自由贸易政策(英)/保护贸易政策(美、西欧)超保护贸易政策(幼稚工业论)贸易自由化新贸易保护主义战略性贸易政策9第二节保护贸易政策一、重商主义1014世纪末到18世纪是资本主义经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15世纪后,西欧封建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货币经济关系急剧发展,封建主阶级力量不断削弱,商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社会经济生活对商业资本的依赖日益加深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打开了欧洲通往东方的航线,国际贸易彻底地冲破了地域的限制。海外贸易的大发展,给欧洲各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金银财富。因此,对外贸易被认为是财富的源泉。与此同时,社会财富的重心也由土地转向了金银货币。重商主义的时代背景11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时间: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世纪和17世纪上半叶,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盛极而衰。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16世纪中叶;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18世纪早期: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禁止金银输出,少买(或不买)多卖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保持顺差•政策:政府应竭力刺激出口,阻碍和限制进口•贸易的性质:零和博弈(zero-sumgame)12早期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海尔斯(Hales)/斯塔福(WilliamStafford)代表作:England’sTreasurebyForeignTrade政策主张: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要保持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早期重商主义者的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差额论。13晚期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孟(ThomasMun)政策主张: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贸易逆差,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即可。因此,晚期重商主义的思想被称为贸易差额论。国内金银太多还会造成物价上涨,出口减少,影响贸易差额。因此认为保存金银的最好办法是输出金银,用来从事更多的国际贸易。这不但不会使金银消失,而且使金银增加。现在的输出是为了将来更多的输入,这就是晚期重商主义“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的精辟结论。14对重商主义理论的评价进步作用:1.理论上,提出贸易顺差概念,指出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裕;2.政策上,提出关于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足和缺陷:1.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把货币与财富混为一谈;2.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3.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15第二节保护贸易政策二、李斯特的贸易保护学说16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代表人物:李斯特(1789-1846)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年李斯特受美国财长汉密尔顿的影响,从自由贸易理论转向保护贸易理论国民经济的发展分成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阶段、畜牧业阶段、农业阶段、农工业阶段、农工商阶段。17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幼稚产业定义(infantindustry):指经济落后的国家中处于成长阶段,尚未发育成熟但具有潜在发展优势的产业。幼稚产业的判别标准:穆勒标准(Mill’sTest):强调被保护产业未来的成本优势。被保护产业应能发展壮大,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并最终能参与国际竞争并获得利润。巴斯塔布尔标准(Bastable’sTest):被保护产业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应大于保护成本。坎普标准(Kemp’stest):强调外部规模经济与幼稚产业保护之间的关系。被保护产业应能够产生外部经济效应,其发展会对其他产业或整个社会带来额外的好处。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18理论内容李斯特提出的保护政策,不是保护所有的工业,而是保护幼稚工业,选择保护的对象是:(1)刚刚建立,尚不具备竞争力;(2)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虽然是幼稚工业,但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不需要保护;(3)该产业有发展前途;(4)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期限,在保护期结束后,被保护的幼稚工业还赋值不起来,就停止给予保护;(5)农业不需要保护,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自然随着发展;(6)保护期结束后,该行业要回报消费者。19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付诸实践的困难幼稚产业的正确选择问题。在现实中,当产业还没有充分发展时,很难准确判断哪一个产业符合幼稚产业的标准。幼稚产业的保护政策选择问题。理论上,生产补贴造成的扭曲小,比关税保护更为优越。现实中,发展中国家政府受财力所限,都偏向于保护成本更高的关税保护,容易造成保护的永久性和国内产业生存和发展对保护的依赖性。实践经验证明,一旦某产业接受了保护,既得利益者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政治决策过程,以维持该产业受保护的现状。(中国的石油工业、电信、铁路)20李斯特保护主义的评价进步作用:1.对美国、德国当时经济政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2.为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促进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不足和缺陷:1.对生产力的理解比较模糊2.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歪曲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3.保护对象的选择缺乏客观具体的标准21第二节保护贸易政策三、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学说22理论背景:垄断代替了竞争;国际经济制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29-1933年出现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大萧条时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了提高关税、实行外汇、数量限制;同时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新重商主义。在上述背景下,凯恩斯认为自由贸易政策已经过时:(1)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础——充分就业已经过时,如果有大量的失业,则没有可能进行自由贸易。(2)古典经济学派说明贸易顺差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现实的经济过程中,贸易的顺差对国民经济有很大的影响。贸易顺差可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就业,而贸易逆差则相反。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23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理论背景乘数原理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卡恩(Kahn)首先创立的,在《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一文中,论证了在一定消费倾向下,投资与就业量的乘数关系。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用乘数原理来分析投资对国民收入的作用,提出了投资乘数理论,成为凯恩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24投资乘数原理的主要内容:1.投资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有乘数作用若用△Y表示国民收入的增加,K表示乘数,△I表示投资的增加,则:△Y=K·△I(1)投资具有乘数效应的原因是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是相互联系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会在各部门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当国民经济平衡时,将是原来的若干倍。252.乘数大小由边际消费倾向决定,两者呈正比例关系若新增加的投资用于购买投资品,则投资品生产者(雇主和工人)增加了收入;若投资品生产者只消费其新增收入的一部份,那么,向他们出售商品的人们便相应得到该部分……如此继续,收入也随之增加。增加的总和为:△Y=△I(1+c+c2+c3+……)=△I·1/(1-c)(2)(2)式中,c为增加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即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1/(1-c)为乘数,若用K表示,即得(1)式。263.影响乘数大小的因素,是新增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S/△Y,即边际储蓄倾向,用s表示,则K=1/s,即乘数K的大小,与边际储蓄倾向s呈反比。27后凯恩斯主义的外贸乘数说(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理论含义在开放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的平衡不仅受制于投资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还受到对外贸易乘数原理的制约。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属于“注入”,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而一国的进口,与国内储蓄一样,属于“漏出”,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效应。因此,只有当对外贸易为顺差时,才能增加一国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此时,国民收入的增加将是投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若干倍。政策取向强调政府干预国内经济,同时还要干预对外贸易,主张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来配合国内宏观经济政策。28凯恩斯超保护贸易学说的评价进步作用:用以说明发达国家如何通过实施保护贸易政策来实现国内充分就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揭示了贸易量与一国宏观经济以及各主要变量的相互依存关系不足和缺陷:从整体看存在自身矛盾没有考虑到国家之间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29第二节保护贸易政策四、普莱维什的中心—外围论30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在对发展中国家问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心-外围论的主要论点:国际经济体系实际上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少数工业化国家处在国际经济体系的中心,广大的非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处在外围地带。中心国家享受着国际分工的绝大部分好处,外围国家则几乎享受不到好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发展中国家在南北贸易中主要出口初级产品,而进口工业制成品,而初级产品的价格相对于工业制成品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旧的国际分工格局):(1)技术进步的利益分配不均;(2)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收入弹性不同;(3)中心与外围国家的工会作用不同(工人权益)。31政策主张:(1)利用保护贸易政策改善需求弹性;(2)利用保护贸易政策提高本国工业化程度,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3)建立区域性共同市场,以利于外围国家的工业化发展;(4)主张中心国家向外围国家开放市场。32中心-外围论的简评积极意义:1.从发展中国家利益出发,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探讨,拓展国际贸易理论;2.为第三世界国家反对国际经济旧关系和国际经济旧秩序提供理论武器;3.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建议,对拉丁美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早期的工业化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局限性:普雷维什的中心一外围论得出的结论导致了“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产生。而战后发展中国家实施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结果并不理想。33超保护贸易政策(PolicyofSuper-protection)概念:这是发达国家为维持国内市场的垄断高价和夺取国外市场而采取的一种进攻性的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措施:对进出口贸易实行更严厉的许可证制度及外汇管制,如对进口商品规定进口限额、征收高额进口关税或禁止进口,对出口商品给予津贴或关税减免等。超保护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不同:不是限于保护国内的工农业生产,而是保护高度发展的垄断集团利益;不是防御性的保护国内市场,而是进攻性的夺取国外市场,实现经济扩张34第三节自由贸易政策1、产生背景二战后至7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经济力量重新分化组合,美国的实力空前提高,象日本和西欧等国家为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发展352、贸易自由化的表现(1)大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