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体制1SEBA2007fall基本内容:中国外贸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改革开放与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入世和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未来的改革方向2SEBA2007fall对外贸易体制概述对外贸易体制的含义: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对外贸易体制的性质:外贸体制和其他经济体制一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因此,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应相应地变革对外贸易体制,使其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3SEBA2007fall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特征:对外经营体制——国家外贸统一经营对内经营体制——严格的出口收购制和进口拨交制管理体制——行政命令+全国统一计划财务体制——统负盈亏外汇制度——统一上缴、统一经营、计划使用高度贸易保护4SEBA2007fall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外贸体制的评价:优点:有利于集中调度资源,扩大出口有利益统一安排进口,保证重点有利益统一对外,加强合作,粉碎封锁缺点:独家经营,产销脱节高度集中,统地过死统包盈亏,缺乏激励机制SEBA2007fall5SEBA2007fall6改革开放与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与外贸体制改革的关系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措施中国外贸体制改革评价•外贸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的结合点•“改革”和“开放”的合力对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市场取向的牵引力比对其它领域改革的牵引力更强,因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就是商品市场的开放,实行对外开放,传统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必然首当其冲。•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推进在许多方面(诸如价格改革、汇率改革)推动了传统经济体制向以市场为取向的新体制的蜕变,对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外贸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的基础和先驱•对外贸易是对外经济交流活动的主渠道,也是其它各项经济交流活动的基础,对外贸易的发展决定着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成效不仅作用于对外贸易活动本身,而且对其它以贸易为基础、与贸易密切相关的各项对外交流活动都势必产生重大影响。SEBA2007fall7改革开放与外贸体制改革的关系SEBA2007fall8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历程:国际上外贸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次序国际上讨论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主要是指贸易自由化过程,即由保护型对外贸易体制向自由、开放的对外贸易体制转变,其体制基础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是政府干预对外贸易的方式与力度。关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次序,国际上一般认为:第一步应将配额、外汇控制等非关税手段关税化;第二步再将关税水平降低,进而实现贸易自由化。取消数量限制是进行贸易自由化改革的不可逾越的步骤。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路径和顺序中国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贸易自由化的过程。由于中国原先保护对外贸易体制的基础是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自由化过程必须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完成。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次序:首先,逐步松弛对外贸易计划,代之以许可证、配额及其他行政控制手段。之后,随着国内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市场扭曲的程度逐步减少,对外贸易数量控制也随之减少,对外贸易制度朝着“中性”演化。SEBA2007fall9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进程1、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1979-1987年)(1)下放外贸经营权(2)开展工贸结合试点(3)简化外贸计划内容(4)实行出口承包责任制2、外贸体制的深化改革(1988—1993年)(1)1988-1990年全面推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2)1991—1993年完善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3、1994年以后至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1)外贸体制的改革方向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新型外贸体制。(2)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3)建立、健全外贸协调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进出口商会的协调、服务、纽带职能;发挥研究咨询机构和学会、协会的信息指导和服务功能;完善金融、保险、运输等配套体系。SEBA2007fall10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深化外贸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①强化经济手段包括进行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降低进口关税水平,取消部分进口减免税;改革所得税制,由包干制改为分税制;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实行鼓励出口的信贷政策等。②加强立法手段1994年5月12日出台对外贸易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并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等法规,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进入法制化轨道。③改革外贸行政管理手段按国际经济通行规则完善配额、许可证等行政管理手段,使其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SEBA2007fall11深化外贸经营体制改革①进行企业制度改革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股份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②进行经营制度改革从单纯追求创汇数额,转向重视效益;从商品经营转向资产经营;从单一经营转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从传统的收购制度转向服务型的代理制;从分散经营转向规模经营SEBA2007fall12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效果的评价下放对外贸易经营权,扩大地方政府对外贸易自主权;同时扩大地方政府对引进技术、进口商品的审批权,给地方政府一定比例的外汇留成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外贸易的中央高度集权,加速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扩大对外贸易经营渠道,打破垄断经营(1)行业集中度大幅下降(2)形成多种所有制结构(3)仍保留对外贸易经营权的许可、审批制度我国政府承诺,在入世后的3年内完全实行进出口权自动登记制度。SEBA2007fall13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密切产销关系工贸多种形式的结合,密切了产销关系,使国内部分生产企业能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经受激烈国际竞争的考验,这对提高我国出口商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对外贸易专业进出口公司也逐步将部分产品的出口收购制改为出口代理制,并开始开展代理进口业务。逐步缩小外贸计划控制范围,启用多种手段(1)1988年以后,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管理形式。到1994年,对外贸易领域全部取消了指令性计划,只有少数极重要商品由指定外贸公司经营。(2)逐步降低关税水平,调整关税结构(3)启用和规范非关税壁垒SEBA2007fall14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发挥汇率杠杆对外贸的调控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汇率在逐步纠正汇率高估的进程中,走过了从单一汇率──双重汇率──单一汇率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但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而是从单一的官方汇率制演化为单一的市场汇率,二者存在质的区别。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国家对汇率的调控要借助间接调控手段,与官方汇率的决定机制是截然不同的。改革统包盈亏的对外贸易财务体制,外贸企业自负盈亏通过实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我国的外贸体制在打破对外贸易统包盈亏的大锅饭体制,外贸企业实现自负盈亏方面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承包额度缺乏科学性、外贸企业的经营活动仍受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汇率调整还没有到位等。深究其本质特征,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并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而只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性体制形式。SEBA2007fall15入世后中国外贸制度的改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权力和义务(一)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提供非歧视待遇(二)贸易政策统一实施(三)保持贸易政策透明度(四)进行外贸经营权改革(五)降低关税壁垒(六)削减非关税措施(七)关于出口补贴(八)实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九)接受过渡性审议机制(十)接受特殊保障条款(十一)反倾销反补贴条款(十二)关于服务领域的开放SEBA2007fall16入世后中国外贸体制改革:对经济贸易体制进行了适应性调整1、清理、修订法律法规,完成法律转换工作2、保持外贸政策统一性和透明度3、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履行开放市场承诺,规范货物进出口管理办法1、减少关税和非关税措施2、规范和调整进出口商品管理办法3、履行开放市场承诺,扩大外资市场准入4、积极参与世贸组织事务,运用多边规则处理贸易纠纷SEBA2007fall17中国外贸体制未来改革方向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未来方向仍应坚持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又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基本原则。1、建立统一市场与公平竞争机制2、依法行政,继续进行法律法规的清理、修订及新法的颁布3、运用世贸组织争端机制,争取公平、宽松的国际环境1、在货物贸易方面继续减少外贸经营权限制;进一步降低关税总水平;降低实行国营贸易管理的商品进出口比例等。2、在服务贸易方面继续开放法律服务、广告服务、速递服务、电信服务、零售服务、银行业、保险业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