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逆差规模和决定因素(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美中贸易逆差:规模和决定因素RobertC.Feenstra海闻胡永泰姚顺利内容提要本文研究有两个目标。第一是衡量美中双边贸易的实际逆差。第二是讨论该逆差出现的原因,并分析这些原因的相对重要性。在此之前,已有不少人曾作过美中贸易逆差的估计。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我们有两个特点:(i)使用了一种新的方法;(ii)采用了中国海关总署提供的详细的商品进出口数据。因此,我们对美中贸易的实际逆差作出了一个更精确的估计。例如,使用新方法修正后的1994年和1995年美中贸易逆差分别在150-200亿美元和160-220亿美元之间,而双方官方的估计却分别为80-300亿美元和90-340亿美元。近年来美中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有多方面原因,我们认为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i)美中两国的宏观经济力量沿相反方向移动,造成与之紧密关联的整体贸易平衡也背道而弛。(ii)美国大部分进口商品的生产从东亚加速转移到中国。美中贸易逆差:规模和决定因素1.引言近年来,美中贸易逆差逐渐扩大,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的谈判进程。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双方在就贸易不平衡问题争执不休的同时,却一直没有明确弄清美中贸易逆差1究竟有多大。根据美方数字,1995年美中双边贸易逆差为340亿美元,而中国却认为只有90亿美元。如果美方数据准确,对美国来说,中国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贸易逆差国(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逆差为590亿美元);但如果中方数据准确,美中贸易逆差则小于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德国和中国台湾等地的贸易逆差。不少人认为美中巨额贸易逆差的原因是中国过度保护本国市场,从而要求提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目前,虽然中国仍然属于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其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仍困难重重2。相反,主张放宽中国入关条件的支持者则强调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其它方面因素,如中国周边国家纷纷将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等等。由于一国的贸易差额等于国内储蓄减去国内投资,一般情况下,为加速经济发展,投资回报率高的低收入国家(如中国)会通过吸引外资来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这样就比较容易造成本国的贸易逆差。但中国自1994年以来,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而且顺差越来越大。这种违反常规的现象,加上中国还频频向外投资,使人们认为中国依靠实行重商主义来刺激出口。这种观点也来自于近十年来中国对美国市场的渗透。到1995年,在美国进口的34种制造品中,有9种中国已挤入前五大进口国。而1985年时没有一种制造品的前五大进口国有中国,1990年也只有一种3。当然,对美中贸易关系的主要考虑来源于政治经济4。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超级1本文中,我们在谈到双边贸易逆差(顺差)时将美国作为“本国”,即美国对其贸易伙伴有逆差(顺差)。2这一结果是使用市场汇率按1995年的人均GDP测算的。如果按照PPP汇率测算,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是较穷的国家。数据来自于《世界发展报告》1997。3如果我们考虑每一类商品的前10名进口国,则1995年在15类商品中包括中国,1990年为3种,1985年为1种。见附录表A3。4双边贸易平衡不是衡量福利的标志。在自由贸易的多国模型中,根据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可能使3个国家法案,来反击与美国进行不平等贸易的国家。由于该法案采取的反击手段将严重破坏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因此,该准则所依靠的数据是否准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之所以以美中贸易逆差为讨论的焦点,是因为美国的政治家和贸易代表常以此为依据声称两国存在不平等贸易关系。而美中两国对贸易逆差估计的巨大分歧也使超级301法案的执行者难以作出适当的决定。本文的研究有两个目标。第一个是缩小美中贸易实际逆差的估计区间。第二是讨论这一逆差出现的原因,分析这些原因的相对重要性。根据研究目标,本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美中贸易逆差估计的一个更窄的区间。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们使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并利用中国海关总署提供的详细的商品出口数据。根据我们修正后的美国与中国的数据差异,只有两边官方数字差异的4%到26%,修正后的双方数字的平均差异只有原官方数字差异的9%。例如,1994年修正的双方关于美中贸易逆差的数字分别为150亿美元和200亿美元,而两边官方公布的数字分别为8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1995年修正后的数字分别为160亿美元和220亿美元,而两国官方公布的数字为90亿美元和340亿美元。本文的第二部分指出,只有当能够改变一国经济中的储蓄与投资的行为时,保护主义才能影响总体的贸易平衡,同时还要有很强的“财产效应”,并且要求很快显示出来。中国目前经常帐户出超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居民的高储蓄率。中国人口分布结构,社会保障的缺乏,发达金融体系的缺乏,以及1978年后形成的用于投资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性储蓄等等,都可能造成中国的高储蓄率。近年来美中贸易逆差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1)美中两国的宏观经济力量向相反的方向移动,造成了相关的整体贸易平衡也背道而驰。(2)美国进口产品的生产从东亚加速转移到中国。2.估算美中双边贸易逆差─香港的作用美中之间的经济问题,没有一个比双边贸易问题更为模糊。美中两国的官方统计有非常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来源于对香港转口贸易的不同处理。1988-1995期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有2/3是通过香港转口的。美国和中国在贸易逆差估计上的巨大分歧主要取决于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到底有多少出口到美国的中国商品是经过香港转口的;第二,怎样计算这些商品在香港附加的价值。美国商业部把从香港转口的中国商品统计为美国从中国的进口,而中国海关在1993年以前则一直把这些商品算作向香港出口而不是向美国出口。1993年以后,尽管在统计数字上仍有误差,但中国逐渐修正了这种统计方法,改为以向香港出口的商品的最终目的地为出口国。对于香港转口贸易的加价幅度,许多人作过估计,包括Fung(1996),Fung和Lau(1996),Lardy(1994),Sung(1994)和West(1995)。这些估计主要是依据香港有关部门的调查和个别访谈。1988年以来,香港贸易发展署就香港转口贸易加价幅度问题对本地工商业界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调查发现,1988年的平均加价幅度为14%,1991年为17%。香港调查统计署的一项调查估计1990年的平均加价幅度为13.4%,该署向关贸总协定出口统计专家非正式集团递交的一份报告中称,1988年与1993年的平均加价幅度分别为13%和25%,根据Fung1994年的访谈,中国产品的加价幅度为25%(见Fung1996,Fung和Lau1996)。这些调查除了说明近年来平均加价幅度的提高以外,还说明了对中国商品的之间形成一个双边贸易逆差的循环链(即,A国对B国存在贸易逆差,B国对C国存在贸易逆差,C国对A国存在贸易逆差)。更进一步,当将资本流引入模型时,某些国家在好几个时期中对所有其他国家都存在贸易逆差。双边贸易逆差及总贸易逆差实际上使得每个国家福利增加,否则的话该国可以选择退回到封闭经济中。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加价幅度远远超过其它通过第三国转口商品的平均加价幅度。作为美中两国政府协调机构的商业贸易联合委员会在1996年的报告中公布了根据香港进口和转口的分类数据估计的1992年和1993年香港转口贸易的加价幅度情况。在这一报告中,对从香港转口到美国的中国商品加价幅度的估计是转出口价值的29%。这项研究试图通过计算加价幅度和进一步分析一些具体商品的贸易情况来缩小两国统计上的巨大差别。商业贸易联合委员会的这项研究在估计香港转口贸易加价幅度方面无疑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着两个缺陷:第一,研究报告中所用的进口数据只有原产地而没有目的地。事实上,香港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分为三类:(1)香港自用的,(2)转口到美国的,(3)转口到其他国家的。因此,全部进口产品的单位价值并不完全反映转口到美国的商品单位价值,因此,这种估计的误差就很大。第二,在香港进口和转出口的两个数据库中,存在衡量上的误差,有些是由于同一商品的进口和再出口时使用不同的单位,有些是因为两者不是发生在同一年度,加价幅度估计会对这些衡量上的误差非常敏感。本文中,我们努力在这两个方面改进对加价幅度的估计,我们使用的是香港和中国大陆海关提供的1988年至1995年的数据,中国数据包括通过香港出口到最终目的地的情况。因此,在这一数据基础上计算的进口商品的价值比只根据香港的数据计算的要准确。此外,我们还建立了一套新的方法来发现和纠正香港转口贸易衡量上的误差。最后,我们根据对加价幅度的估计来纠正美中贸易的数字。例如,1995年美国官方的贸易逆差为338亿美元,中国官方的数字则只有86亿美元,使用我们对转口香港贸易的加价幅度估计,我们发现1995年的美中实际贸易逆差在156亿美元至216亿美元之间。香港在美中贸易中的作用由于香港的转口贸易造成了美国商务部与中国海关对美中贸易逆差估计的巨大差别。表1中,我们比较了双方公布的东向和西向的贸易值。A部分是东向贸易(即中国向美国的出口),B部分是西向贸易(美国向中国的出口),C部分则计算两边的差额在美中贸易帐户上的反映。表中第一列的数据来自于美国商业部,第2列到第4列的数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供。作为补充,我们在最后一列报告了香港统计调查署公布的香港转口贸易值。从C部分我们可以看到,美中双方公布的贸易差额不仅在数值上相差很大,有时甚至符号都相反。根据美国的数据,从1988年到1996年,美国一直对中国存在贸易逆差,且金额从大约35亿美元上升到395亿美元,提高了10倍之多。而中国公布的数据却认为在1988年到1992年,美国对华贸易一直是顺差,只是从1993年开始才有逆差。1996年,美国公布的数据有395亿逆差,而中国公布的数据只有105亿美元,两者相差290亿美元,达3倍之多。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双方关于贸易逆差的数据相差如此之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香港的转口贸易。美国商务部把从中国直接进口和从香港转口但原产地是中国的所有货物都算成是从中国的进口5。也就是说,美国把所有原产地是中国的产品价值都算作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相比之下,中国海关的统计只包括直接向美国出口的和出口时已知最终目的地是美国但经香港转口的货物。然而,许多中国出口产品的最终目的地并不一定很清楚,因此,许多最终运往美国的中国产品没有包括在中国的贸易统计之中,而被算作是中国向香港的出口。自1993年以来,中国海关一直在努力调查出口到香港的商品的最终目的地,从而大大增加了其统计数字的准确性。然而,仍然有许多转口香港的对美出口产品没有被统计在内。这一点可以从表1的第四列与第五列的比较中看出。第四列是中国公布的经香港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额,第五列则是香港统计调查署公布的数字。可见,中国的数字要小于香港公布的数字。例如,根据中国的数据,1988年中国经香港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总额为7.05亿美元,5也有一小部分中国商品通过其他国家而不是通过香港转出口到美国去的。亿美元。1995年双方公布的数字分别为140亿美元和275亿美元。尽管这两方面数据已经相差很大,但这仅是两个数据差别中的一个。在表1的B栏中,有关中国通过香港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数,中国与香港公布的也不一样。这些数字甚至相差一倍(1988年25.38亿美元和12.37亿美元)6。该差距的存在也许由于两国对转口贸易的定义不同。所谓转口贸易一般指对原商品并没有通过加工进行重要的改变而只是转运一下的商品贸易,如果从美国进口再运往中国的商品在香港进行了加工,那么香港统计部门就要把它算作为香港的出口而不是转口。但对这种情况,中国可能算作是从美国经香港进口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