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银钱贸易与宝藏币的诞生张武一王家凤明朝嘉靖中期(16世纪中叶)至清朝乾隆末年(18世纪末叶),中国西藏的货币流通领域经历了与尼泊尔进行银钱贸易,尼泊尔银币和中国银两并用的阶段。在银钱贸易末期,驻藏大臣因西藏银钱短缺,曾三次会同摄政、达赖监督商上①鼓铸地方自铸币,权且行用。乾隆末年,清廷为根绝因银钱贸易纠纷再起边衅计,驱逐廓尔喀入侵者,禁用尼泊尔银钱,断绝银钱贸易,立钱法,设局铸行宝藏银币②。此后,西藏货币金融领域进入了宝藏币和银两同时流通的新阶段,中国货币文化开始与西方货币文化接轨。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彭信威先生就在《中国货币史》书中提出了中国“正式的银币要以西藏为铸造得最早”③的观点。那时西藏钱币资料极为匮乏,先生能作出如此符合历史原貌的结论确有超人之处。如今相关资料比以往丰富多了,但泉界对这段西藏货币史的研究却仍然停留在叙述表面现象的水平上。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就此撰文阐明己见,试图揭示出这段西藏货币史的本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银钱贸易与宝藏币的诞生中国西藏位于中国内地和南亚次大陆之间,自然取得了内地与南亚诸国的中介地位。因此,除了丝绸之路外,还有一条途经西藏从内地通往南亚诸国的商道。这条商道以拉萨为中心分成南北两段:南段为拉萨至南亚;北段为拉萨至西宁或打箭炉(康定)。在中国一侧,南段又分西、中、东三条路线:拉萨至阿里,拉萨至卫藏(前藏与后藏)边境山口,拉萨至工布(大致相当于今林芝地区)。明嘉靖中期至清乾隆末年,西藏得益于朝廷的治藏政策,社会稳定,经贸发展,吸引了不少外商,其中有尼泊尔人、不丹人、孟加拉人、克什米尔人、布里亚特蒙古人、亚美尼亚人,甚至还有来自欧洲的俄罗斯人。途经喜玛拉雅的商道通过不同的地区,相距遥远。商道时有阻断,商队常择路而走。例如,1639年,拉达克(历史上中国的番属)禁止商品过境,克什米尔商人便纷纷经尼泊尔由聂拉木进藏;17世纪,边贸城市涅斯蒂败落,印度商队也改经聂拉木至拉萨。又如,西藏往往经过尼泊尔与北印度、孟加拉和海外贸易。乾隆二十年至五十八年(1755—1793),西藏和尼泊尔之间的商道时断时续,商队只得绕行不丹和加尔瓦尔高原。克什米尔从西藏进口羊毛,制作图斯羊毛披肩,也称舍味尔羊毛披肩、开司米披肩。19世纪,西藏阿里所有的羊毛一度都按合同销售给了克什米尔。图斯羊毛披肩销往印度、波斯、欧洲和俄罗斯。披肩质地柔软,享有盛誉,价值极高。克什米尔人和尼泊尔人同为西藏主要的商业侨民,拉萨最为集中。克什米尔人是伊斯兰教徒,藏族人称之为“卡契”。卡契经营氆氇、卡垫和克什米尔的卡契缎。克什米尔人最大的作用是在尼泊尔和西藏商贸中充当着重要角色。截止到18世纪末,西藏计有克什米尔商行197家,尼泊尔商行40家。定居西藏的尼泊2尔人信奉佛教,与藏族人的信仰相同。因此,有许多尼泊尔人娶藏人为妻,以至于在拉萨形成了尼泊尔移民区。印度商人和朝圣者也常来西藏,时人称之为戈萨因人。1775—1800年,戈萨因人在与西藏的贸易中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尼泊尔战乱之际,他们也绕道不丹的山口入藏④。随着外商的到来,外国货币也流入了西藏。其中有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的银币和拉达克的亚乌银币(1780年至20世纪初流通于西藏阿里)。此外,也有少量的葡萄牙、英国及俄罗斯银币。这些银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占绝大多数的打制银币和少量的机制银币。流入西藏的外国货币以尼泊尔银币占绝大多数。16世纪中叶,西藏的用银制度已经确立。西藏素不产银,所用银两完全仰赖朝廷供给。自明嘉靖中期至清乾隆末年,到底有多少银锭输往西藏,藏汉史籍并无精确的记载。但零星的史料却比比皆是。例如:清朝雍正六年(1728),“著查郎阿将预备军需钱粮内动支三万两给予颇罗鼐,令其酌量赏兵”⑤;乾隆十五年(1750)十月十三日,驻藏大臣衙门粮务衙门有储银八万五千两⑥;乾隆六十年(1795),清廷拨库银四万两赈济西藏灾民⑦。内地各省大宗交易用银锭,小额辅以铜钱;西藏大宗交易也用银锭,小额则用碎银。银锭、银钱币材相同,但形状迥异。银锭呈元宝形,银钱则为圆形薄片。同一币值的圆形银钱不仅成色、重量、币值、直径、币面图案固定,易于识别,而且体积小、分量轻、币值低,以枚计数,便于携带使用。在与尼泊尔的贸易中,西藏最初是以货物,后来逐渐演变为用白银购买尼泊尔银币,形成了银钱贸易。银钱贸易是尼泊尔与西藏间在16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叶进行的以尼泊尔银钱换取西藏银锭的历史现象,交易双方均以本国货币为商品,因此它是一种相对于一般普通商品贸易而言的特殊贸易。银钱贸易导致了尼泊尔银钱的大量流入,是尼泊尔货币流入西藏的主要渠道。尼泊尔不产白银,经贸易渠道进口的全部白银必须交加德满都铸币厂,不得流入印度⑧。因此,尼泊尔才用低色银币大量换取西藏足色银锭,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货币需求,其迫切程度远甚于西藏。在非法牟取暴利与解决币材来源的共同利益驱使下,尼泊尔与西藏间的银钱贸易愈演愈烈。16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的二百余年间,尼泊尔的玛拉王朝已是封建割据,不相统属的局面,连弹丸之地——加德满都谷地的玛拉王族也分裂成了三个土邦——加德满都、巴勒岗、帕坦⑨。16世纪中叶以前,三土邦都曾使用过莫卧儿银钱。后来,尼泊尔人争得了铸币权。16世纪中叶,莫卧儿准许加德满都国王马亨德拉·末罗铸币。国王轧制了带有他的名字,重6玛什的钱币⑩。但从现存实物来分析,马亨德拉·末罗1560年仿照莫卧儿银币铸造的是双摩哈尔银币(11)。1640年之前,三土邦仿照莫卧儿货币所铸的坦卡银币大都没有国王的名字,年代不易确定。但以马亨德拉·玛拉(末罗)铸币为据,坦卡银币可分为两组:1、阿拉·乌德·丁型模仿达尔黑苏丹阿拉·乌德·丁·克黑尔吉铸币;2、吉雅斯·乌德·丁型模仿班格尔苏丹吉雅斯·乌德·丁·默罕莫德·沙三世铸币。早期的坦卡银币成色较好,圆形,径约30、厚约1.7—2毫米,重9.6—10.6克。1640年以后,三土邦将重约10克的坦卡旧钱改铸为重约5.5克的茂哈(摩哈尔)新钱销往西藏。茂哈银币径约26.5、厚约1.3—1.5毫米,重约5.6克。实际上,市面流通的多为5.4克。尼泊尔银币大小、重量分三等,一钱五分币最重,其它依次递减(12)。铸造一钱五分币省力节时,利润又高,尼泊尔商人销往西藏者多为此类。3最早流入西藏的尼泊尔货币是马亨德拉·末罗银币(13),因此银钱贸易的时间上限不会早于1560年。通过银钱贸易流入西藏的尼泊尔银币分为借用币和代铸币两种:借用币是指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约1560—1640)西藏以货物或白银换取的尼泊尔银币,以坦卡银币为主;代铸币是指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叶(约1640—1791)先由西藏商人请尼泊尔商人代铸、后由商上直接请尼泊尔驻藏商团代铸的银币。代铸币包括三土邦和沙阿王朝(1769—1791)所铸的四类银币。18世纪,尼泊尔商人从欧洲市场与西藏、内地之间的金银比价差额中获取的利润最高可达58%(14);再者,因尼泊尔与西藏之间的交通便捷,所以从西藏赚取的白银更加低廉。尼泊尔商人平时在银币内掺入合金即可获利12%(15)。不仅如此,在银钱贸易中,尼泊尔商人还经常通过对银币的减色来非法牟取暴利。不仅常因尼泊尔银币减色而影响银钱贸易,而且战乱也有碍商道畅通。例如,1747—1748年,努瓦科特失陷,廓尔喀切断了三土邦通往西藏的商路。廓尔喀对三土邦的连年征伐,造成了代铸币日益短缺的局面。乾隆二十八年、二十九年(1763、1764),驻藏大臣富鼐和傅景与摄政第穆呼图克图责成商上铸出了第一批西藏地方自铸币。1769年,廓尔喀灭三土邦后立即恢复了与西藏的银钱贸易。乾隆四十年至四十二年(1775—1777),廓尔喀将劣质银币销往西藏。此类银币成色低劣,仅为2/3或1/2,廓尔喀都明令禁止流通,西藏当然拒收。廓尔喀将其熔化改铸成新币后,又以一枚新币当作两枚旧币与西藏交易。几经交涉,终因廓尔喀要价过高,致使谈判破裂,代铸币进口中断,银币不敷流通,金融市场再次出现危机。乾隆五十年(1785),八世达赖与驻藏大臣尚保住令商上铸出了第二批西藏地方自铸币。乾隆五十三年、五十六年(1788、1791),廓尔喀两度寻衅入侵西藏,杀戮劫掠,断绝商路。乾隆帝震怒,调兵入藏驱逐。因银钱匮乏,有碍商贸,于军需补给亦有影响。乾隆五十六年(1791),驻藏大臣奉谕监督商上铸出了第三批西藏地方自铸币。尼泊尔银币在藏呈点状分布,几乎包括了卫藏的主要城镇,并在商贸领域有限流通。尼泊尔银币较之银两省去了称量之苦,加快了交易的速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贸经济发展。但由于银钱盈缺无常,人们在称便之时,也痛感银钱比价波动频繁之苦。更重要的是,尼泊尔商人掺杂使假,用低劣银币换取西藏白银,白银大量外流,使西藏蒙受经济损失。银钱贸易是尼泊尔重要的经济支柱,政府也极力维护这项贸易的利益。每当贸易受阻中断之时,政府都要出面干预。廓尔喀入侵西藏,根源就在于此。廓尔喀入侵使朝廷意识到:西藏地方自铸币仅为权宜之计,若要彻底解决,必须在藏设局铸币。因西藏情况特殊,朝廷不拘旧制,破例允准宝藏局铸行银钱。银钱贸易最终导致了宝藏币的诞生。乾隆五十六年(1791),乾隆帝谕:“我国家中外一统,同轨同文,官铸制钱通行无滞,区区藏地,何必转用外番币货。况伊将所铸之钱易回银两,又复搀铜铸钱向藏内交易,源源换给,是卫藏银两转被廓尔喀逐渐易换,尤属不成事体。……莫若于西藏地方照内地之例,安设炉座,拨派官匠,即在彼鼓铸。驻藏大臣督同员役监制经理,自可不虞缺乏。”同年十二月,乾隆帝另谕:“其将来在藏安设炉座、官铸钱文之处,统俟福康安于事竣后归入善后事宜内办理。”(16)乾隆五十七年(1792),廓尔喀降。驻藏大臣又奏呈应由商上鼓铸银钱原由:“臣等伏念卫藏久隶版图,原应通行制钱,以昭我国家同轨同文之盛。第该处素4不产铜,若由滇省采办,相距遥远,长途运送,脚费不资,该处至打箭炉以外番民零星行用,均以碎银,其故实由于此,自应仰体我皇上爱民从俗之仁,准其铸用银钱,以便民用。”(17)清朝大臣奉旨在藏立钱法、设宝藏局,禁用尼泊尔银钱,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断绝银钱贸易,“旧存廓尔喀钱文,概行销作银两,一律使用官钱”(18)。乾隆五十八年(1793),宝藏局按钱法和部颁样钱鼓铸一钱五分、一钱、五分宝藏币。从此以后,西藏与尼泊尔两地商人皆用本国银钱,临行易银而往,两处银钱彼此皆不出境(19)。二、银钱贸易中的衡制中国历朝历代都强力推行钦定的度量衡制,以利于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元明清三朝也是如此,至今还有清朝颁往西藏的砝码存世。银两为称量货币,衡制的使用至关重要。其他省份除了使用中央颁行的库平衡制以外,还使用地方衡制。西藏则不然,惟有库平衡制通行。库平制基本计量单位为两,一两约重37.78(笔者注:应约为37.3)克。两与小单位间皆为十进位制,即一两等于十钱、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一厘等于十毫……尼泊尔银币所用的衡制为源于印度的托拉衡制,1托拉等于12玛什、1玛什等于8拉蒂。19世纪以前,尼泊尔每托拉重11.34克。摩哈尔银币相当于6玛什,合5.67克重。1560年,马亨德拉·末罗所铸的银币每玛什重0.946克,1摩哈尔合5.67克,与17世纪下半叶的重量相符。尼泊尔和印度都使用1托拉卢比为基础的小额币,西藏使用尼泊尔银币的时期也用。因为1卢比等于2摩哈尔、1摩哈尔等于8安那、1卢比等于16安那,所以这些银币都可以被2、8和16除(20)。早期重1托拉的坦卡(双摩哈尔)银币约合11.34克,约为库平衡制的三钱(11.19克);后期重半托拉的摩哈尔银币约合5.67克,约为库平一钱五分(5.595克)。早期输往西藏的尼泊尔银币重1托拉,后期成为主导币值的银币均重半托拉,约合库平衡制的一钱五分。西藏三次地方自铸的银币重一钱五分,首批宝藏币也有这档重量的货币。输往西藏的尼泊尔银币改用半托拉币值,有以西藏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的含义。半托拉币值的银币易于通行的原因,不外乎半托拉约合一钱五分,比1托拉轻了一半,既便于携带,也便于换算,辅币功能更强。西藏地方自铸币为权宜之计,铸行与尼泊尔银币重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