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版美术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美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习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的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三、教材分析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四、教学目标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求:1、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态度。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3、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学习浅显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五、教学重难点1、欣赏儿童能够理解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2、认识立体物的透视现象,初步学习运用线条和其它材料表现立体物。3、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4、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5、了解木版画的制作方法,并进行制作。6、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活动。7、运用学过的美术表现方法为书籍、新闻故事或事件进行配画。8、认识标志和街头标识物的作用,懂得区别。9、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六、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大纲、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3、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时进行直观教学。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6、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七、教学安排教学进度计划表周次内容课时完成情况备注1形色协奏曲22俯仰之间23遥远的地平线24壶趣26放假7瓶花与水果28唱大戏29期中考试10唱大戏标签与品牌211发现美丽212图画书213巧用肌理214巧用肌理吉祥宝贝215走向明天16期末考试171819*形色协奏曲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2、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教学重点欣赏并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怎样去表现绘画作品。教学难点在意境上领会作品,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现绘画作品。教学准备铅笔、水彩笔、油画棒、教材、图画本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情境导入1、音乐导入:老师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画画的感觉油然而生,老师邀请大家来聆听一首音乐,感受艺术的旋律意境。2、揭示课题: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形色协奏曲”。二、形式初探1、欣赏画家作品:在这三幅画中,树的形象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2、小结: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新的表现形式。画家抓住树的特点,用简化概括的弧线交织出形象,形式由写实变得抽象。三、提炼元素1、感受发觉:看看这张摄影的《山川》,能提取什么美术语言?2、尝试训练:你能用怎样的线条表现这张山川景色给你的感受呢?请一位学生上台快速画出,老师进行修整与总结。3、欣赏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赏析,画家用流畅、疏密的线条抓住了山体的形和山体的质感。4、提炼元素:这几处风景能提炼什么造型元素进行创作呢?板书:提炼元素:线、点、面四、形式探讨1、作品参照对比:看一看,画与实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2、小结: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稳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构成景致,色彩简单明净,表现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板书:表现形式:概括,简练。第2课时一、导入根据上节课同学们提炼出的造型元素,同学们知道了实景与画的相似之处,这节课我们进行创作。1、老师示范:以梯田为例,先用曲线画田埂,再用扁笔去画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简单、概括。提醒注意勾线的轻重快慢,颜料的干湿浓淡。描绘一幅形与色的协奏曲。2、作品欣赏:看看不同画家是如何处理形色,谱写出一幅幅“形色协奏曲”。二、欣赏提升1、感受色彩: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2、赏析画作:吴冠中先生《窗外无月》,颜色的处理如何?吴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墙主观地画成了绿色和红色,中间穿插了大块的白和黑,使画面色彩能够和谐响亮,正是形色的协奏。板书:主观设计三、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风景图片,运用形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块的变化和物体主要特征。2、教师巡行指导。四、拓展评价1、典型展评:把学生绘画作品和照片进行对比欣赏,分析绘画是不是抽取了照片中的形与色,主观概括地表现了主要特征。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绘画,有时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画。抽象是相对的,由这三幅画你觉得抽象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你能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抽象艺术吗?俯仰之间教学目标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教学重点: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理解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物体会产生不同效果。教学难点:灵活自如的表现俯视角度下的景物教学准备:课件、俯视的照片学具准备:图画本、铅笔、彩笔、照片等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3月12日是植树节,这意味着春天已经来临了,3月是登山赏花的好季节,同学们登过兴隆山吗?谁来说一说兴隆山的风景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表见解。2.老师也爬过兴隆山,这是前几年老师在兴隆山上拍的风景照片,课件展示兴隆山图片大家边欣赏边思考:这些风景图片从视觉角度来说有什么不同吗?教师小结:平视、仰视、俯视。课件展示各自定义。3.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下俯视,让我们用这种独特的视角一起来《俯瞰山川》。出示课题。二、欣赏感受(一)欣赏俯视图片,初步感受俯视视角带给我们的崭新体验。1.老师课前收集了很多俯视角度拍摄的风景图片,我们国家山川辽阔壮美,南北差异很大。比较一下江南与塞北山川的不同,并谈谈自己的想法小结:江南地势平缓,山峦不大也不够连贯,因此属于丘陵地带;而塞北山峦壮阔,连绵不断,给人以气势宏大之感课件:比较西北两处自然地貌与人文地貌的不同,并谈谈自己的想法小结:自然地貌给人以自然、、荒凉之感,线条随意、夸张,完全随心所欲;而人文地貌——农用网络,则给人以清新、整齐之感,让人觉得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斗争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但人类也要警惕再造过头造成的危害!2、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俯视角度下的景物及画面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3、教师小结:a.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b.整个画面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二)对比分析平视与俯视的区别。1.那么俯视角度与平视角度有什么区别呢?请大家看这两张图片,它们是同一个荷花。但是,给你们的感觉相同吗?2.它们分别展现的物体的哪一个面呢?(平视角度展现的以侧面为主,而俯视角度展现的以物体的顶部为主。)3.从画面来看又有什么区别呢?(平视角度会呈现前后遮挡的关系,而俯视角度视野更加广阔一些,呈现的是景物的整体布局。)(三)示范引导1.今天我们用俯视的角度欣赏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那么我们如何把这些美丽的景色转换的画纸上呢?首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创作。边创作边讲解。2.谁能把老师刚才绘画的步骤总结一下?教师板书。a.构图b.景物的摆放。c.细节的刻画。3.欣赏线描风景作品。第2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绘画的步骤,哪位同学能给我们再说一下绘画步骤呢?a.构图b.景物的摆放。c.细节的刻画。二、欣赏线描风景作品,同时思考如何创作。三、自由创作1.上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俯视角度的风景图片,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图片或者老师的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风景画。出示作业要求:a.根据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景物。b.注意线条要疏密得当,画面要有层次。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四、评价小结1.展示学生作品,评议。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用俯视视角重新认识了世界,这个角度带给我们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一样,有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遥远的地平线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透视规律和原理。2.运用基本的透视规律,进行绘画创作。3.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基本的透视规律,正确表现物体前后遮挡的空间关系。教学难点:能创作出体现物体前后空间感且有一定情境的画面。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油画棒、黑色水性笔、作业纸2、学生准备:油画棒、黑色水性笔。教学过程:一、直观感知导入课题通过一张图片引出课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基本的透视变化。请同学们先欣赏一张图片,你们发现蓝天下近处和远处的山峦各有什么不同?山脚下的小河近处的和远处的发生了那些变化?(小结):小河沿着山脚回转,越远越小,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到的一些有趣的现象,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这种现象,一起学习遥远的地平线(板书:遥远的地平线)二、观察分析了解变化1.通过观察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种有趣的透视规律。小结:存在于空间中的任何物体被人的眼睛看到后,其影像都会发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实远虚、近粗远细、近稀远密的变化。2.说一说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那些物体发生了这种变化?三、尝试练习掌握画法1.让学生了解位置不同,看到的视觉变化也会不一样。2.在探究练习中让发现透视规律,并能运用透视规律来解决画面物体的前后空间关系四、教师示范拓展思维1.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画面近大远小的排列方法。2.教师示范让学生更加明白画面的主次关系。五、学生创作注意:1、主体物要有近大远小的变化并且重复排列在画面中2、情境添加简洁有趣3、颜色要有对比,近处的鲜明,远处的灰暗作业反馈,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及时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近大远小或遮挡方法运用得很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展示。六、教学反思壶趣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运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壶,提高其泥塑技能和立体造型能力。2、教师使学生了解壶的历史文化及造型特点,感受中国传统壶文化的精髓。重点:学习用盘泥条的方式制作壶。难点:壶的造型和连接地方的粘合。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壶向学生展示。二、分析结构掌握壶形1、课件展示多张壶的实物图片。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