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寻解治疗SolutionFocusedTherapy寻解面谈之应用例:•我丈夫永远不会帮忙做家务!•这段婚姻真失败,都是我不懂得博取丈夫的欢心!•儿子太顽劣了,全是因为我教导无方!•过去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费的,我真是一无是处!基本辅导技巧-听你的描述,感觉到你丈夫及儿子的表现令到你很不舒服,甚至可能有些沮丧,不知应怎样面对…..(初层次同理心反应)-我看到你已付出最大的努力,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能完全由你控制,到目前为止,你还未看到你过往所作出种种努力的成果…(初层次同理心反应)-我相信你在婚姻及管教上,一定有些不愉快的经验,可否说多一点?(鼓励表达)-很多妻子或母亲,遇到婚姻困难,儿子顽劣,都会怀疑自己是否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外化、普遍化)-你好希望丈夫能分担你一点家务,儿子「听听话话」….(高层次同理心反应)寻解面谈辅导技巧-目前来说….你最想得到改善的是什么?(目标导向)-如果你对目前的因难给一个分数,由一至十,一分最低,十分最高,你会给多少分?(刻度问句)-如果因难改善了,情况会是怎么样的?(奇迹问句)-有没有一些情况(在什么情况下?),丈夫及儿子的表现令你表现满意?是什么表现?(例外情境问句?)-你做了什么他们会有这样好的表现?(应付问句)回应练习(基本辅导技巧)案主:我的儿子不能停下来,太活跃,无法控制自己,没有方法令他安静下来,我很担心,怀疑他心理不正常!工作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应练习(基本辅导技巧)案主:我和妻子经常为小事吵架,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工作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应练习(寻解面谈辅导技巧)案主:我希望改善和儿子的沟通。工作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应练习(寻解面谈辅导技巧)案主:我希望丈夫待我好一点。工作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应练习(寻解面谈辅导技巧)一位家长怒气冲冲向你说:「我个仔小学初小时成绩都不错,升上了四年级后,成绩日渐退步,每天都要做大量功课,做来做去都做不完,他说很多都不懂,我又不懂教他;近来更无心做作业、温习。你们学校究竟为什么要给学生这么多功课,上堂怎样教书的,为什么他无心向学?」工作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寻解治疗内涵寻解治疗:是指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一个正面的、以行动为主的治疗方法,最大特点在于以心理健康的观点看待问题,会谈的焦点在于“解决”,而不在于“问题”。基本主张是目标导向,主要是引导来访者考虑此时此地做些什么可以让问题不再继续下去,即用正向的、积极的观点,来促使改变的发生。主要专注于解决问题。寻解治疗的假设1.事出并非一定有因2.重视来访者对事件的解释,以及在事件中所采取的反应与行动3.合作与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不当的解决方法是造成问题的根本5.从正向的意义出发,认为来访者是问题解决专家,强调案主的正向力量、成功的经验、个案的可能性6.骨牌效应。小改变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的目标可以带动案主解决行动的信心与动机,尤其是当最先出现的小改变如果是曾经发生过的成功例外主要特色KossandButcher(1986),Bloom(1992,1997)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明确的、合理可行的辅导目标谨密的合作关系讯速的介入鼓励案主表达感受维持清晰的面谈焦点基本假设及辅导模式案主有能论→发掘潜能问题成因、诊断和评估。现在及将来点,可行的目标和方向“谈话过程”→重新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空间,表达对(负面)行为及事件的理解和感受Problemtalking→solutionseeking寻解治疗的工作理念(一)强调心理健康及非病态化(二)善用案主资源(utilization)(三)非理论、非常规化的观点(四)唯简是尚(五)变化不可避免(六)现在及未来取向(七)共同合作寻解导向治疗对问题的解决方法1.问题的成因与其解决方案并无必然联系2.我们不必完全清楚问题的成因,只需明白解决的方法,亦可解决问题3.解决问题的方法必定存在;而且通常是多于一个方案。4.透过社工与案主合作,我们可以找到,或创造解决方案。5.寻解、创解的过程是可以清楚描述,并且可以学习得到。寻解取向治疗是社会建构主义影响下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工作实践理论,起源于20世界70年代后期,创始人是StevedeShazer、InsooKimBerg以及她们公职的密瓦基短期家庭咨询中心。寻解取向不仅仅是某种技巧或干预。它是一种关于认识什么、治疗是什么和改变如何出现的思考方式。不仅仅是一个模式,也是一种哲理—一种对于临床实践而言需要实现认识论改变的哲理。寻解治疗一、理论脉络传统社会工作价值和观念与寻解取向治疗系统理论与寻解治疗认知理论与寻解治疗后现代主义与寻解治疗寻解取向治疗的发展传统社会工作价值和观念与寻解取向治疗寻解取向治疗深深扎根于传统社会工作的价值和观念,只不过,寻解取向治疗实现这些价值的方式有了改变,不再是聚焦于问题,而是转向了优势和责任。换句话说,寻解取向治疗是践行社会工作核心传统的方式之一。Peller和Walter认为寻解取向治疗的兴起受惠于三个传统:精神研究所的精要问题聚焦模式、MiltonErikson和后现代主义。Walsh认为寻解取向治疗的渊源包括系统理论、认知理论、沟通理论、精要治疗、危机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系统理论与寻解治疗系统理论认为任何变化都会引起在哼歌系统的变化,任何新的行动都可能导致系统无法预期的结果。这暗示,任何细微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一种新的结果。精神研究所(MentalResearchInstitute,MRI)的精要策略治疗视角贯彻了这一系统思维,认为问题可能是失败的解决方式的总和,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应该寻求一种新的方式打破恶性循环,而这个新的方式就是关键所在。精要治疗聚焦于案主最为关切的问题,致力于寻求变化,并认为非案主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给予回应,也不是只有理解了案主问题的原因才能解决案主的问题,案主的历史并不受到重视,这成为寻解治疗的早期渊源。认知理论与寻解治疗认知理论关于人们如何在生活中寻求特殊的意义对于寻解取向治疗具有启示意义,即我们的认知可能容易形成某种图式,而这样的图式阻碍我们加入新的因素。新因素的加入就为改变这样的图式提供了机会。(Walsh,1991)沟通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尤其是语言的运用。语言可以改变现实,以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达可能就是变化的开始或者变化的动力,这样的观念也为寻解取向治疗提供了知识支持。MiltonErikson的著作对整个心理治疗界有着深刻影响,包括无意识、治疗过程中的隐藏指令,案主界定治疗目标的观点。后现代主义与寻解治疗后现代主义或社会建构主义实现了从系统到叙事的转变,案主不在被视为一个系统或者系统的一部分,而是视为共同寻找可能性的叙事的主体。在认识论上,后现代主义否认有客观事实的存在,否认病态和常态的区分是所谓的科学,而认为人生活在叙事之中,并且人不断创造自己生活体验的叙事。我们不可能拥有所谓的客观事实,我们所能有的只是案主的故事,案主和社工就是要一起创造新的故事和新的叙事,这样就可能出现新的可能性和新的生活。寻解治疗属于社会建构的阵营。寻解取向治疗的发展短期家庭中心积极致力于寻解取向治疗的发展,其中一个关键性研究是Weiner-Davis、deShazer和Gingerich对于干预前改变的探索。认为问题和干预之间并不必要要建立联系,这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观点,因为另外的理论视角都认同问题与解决方法之间的关联。寻解治疗摆脱了问题取向,解构了症状,不再干预所谓的问题,与此同时,考虑到短期干预成为一种潮流,寻解治疗正好顺应了社会工作和心理治疗这一发展趋势。deShazer的著作最早阐述寻解取向治疗。O‘Hanlon和Weiner-Davis的“探索解决办法”一文,是促进这一视角广为流行的重要文本。目前,寻解取向治疗已经应用在不同的领域,诸如精神健康、家庭暴力、酗酒、学校社会工作、青少年服务和家庭服务,其主要观点对社会工作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并整合进社会工作融合模式之中。二、概念框架案主是自己的专家案主有自己的优势目标定位解决方法案主是自己的专家寻解治疗对人与人类经验的一个核心主题是,相信人自己才是自己的专家,因为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以及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治疗对案主而言只是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社工的角色只是一个顾问。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案主决定咨询的目标和目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寻解治疗是案主中心的、骨科中心的。每个人主都有解决问题的钥匙:治疗师需要知道何处找寻。案主自己所带来的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由此案主可以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案主有自己的优势每个人都拥有一生可利用的优势。我们可以尊重案主所标到的意义和愿景。积极的定向“使得生活中的答案增加,从而提升人们生活的质量,而不是去关注兵力方面的问题。这样,巨大的改变很快就会发生。”目标定位社工和案主要共同经历一个目标定位过程,目标定位就是寻求意义,这样的意义包括“超越案主希望经历的体验或生活。”目标定位过程就是一个加强可能性的形成意义的过程,这样案主就可以不同的方式体验自己活以自己所希望的方式生活。目标定位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案主是如何表达他希望从会员中得到什么的?案主希望怎样对其生活创造差异?案主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正在走向他所需要的轨道上?案主现在是如何体验他所需要的东西的?解决方法寻解治疗认为没有必要再问题与解决方法之间建立联系,这个视角首先辨识问题然后转换到辨识问题的例外情况,最后转换到辨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社工和案主共同工作去建构解决方法,而非仅仅给复杂的问题一个简单问题的解决方法。该视角询问的最基本问题是:“我们如何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问题背后隐藏的假设是:肯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不止一种方法;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被建构;助人者和被助者都参与这一建构过程;“建构”一词意味着解决方法可以被创建或组合。因此,社会工作人员和案主应该聚焦于“此时此刻”,共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寻解取向治疗的七个核心假设:(1)积极关注答案和未来会有很多好处。(2)进入治疗过程的案主的确拥有高效行为的能力,即便效率因负面认知而暂时受到破坏。(3)每个问题都有例外。(4)案主经常知识展示自己的一面,另一面对于寻求解决方法具有重要意义。(5)一个小的变化会为更大的变化铺平道路。问题的解决要一步一步地进行。(6)案主有改变的意愿、有改变的能力且正在努力促使改变发生。(7)在解决问题的目标上,案主是值得信赖的。三、实践框架O’Connell问题聚焦和寻解聚焦的比较问题聚焦寻解聚焦我怎样能帮助你?你怎样知道干预是有益的?问题是更深层次某种东西的症状吗?我们是否澄清了你需要回应的核心议题?你能告诉我关于这个问题的更多的东西吗?你能找到问题的例外情形吗?我们如何根据过去的经历来理解这个问题?如果问题不存在,未来将会是怎样的?什么防卫机制或认知扭曲在发挥作用?你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你的技能和潜质?我们之间的关系以怎样的方式反映了你的问题?我们怎样合作?我们需要多少次面谈?我们是否已经取得了足够的进展并结案?三、实践框架Walter和Peller指出治疗过程的四个阶段:1.了解案主需要什么、而不管他们不需要什么。2.不要寻求问题的病理学基础,不要试图给案主一个标签从而贬低他。相反,应该探索案主正在进行的有效工作,并鼓励他们继续这样做下去。3.如果案主正在从事的工作是无效的,那么应该鼓励他们尝试替代性的做法。4.每次治疗都看成最后一次和仅有的一次,尽量使治疗简短。三个基本立场非理论性(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