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与裙房间无沉降缝设计与工程实例作者:陈祥福,邵伟,薛庆峰,申明亮,ChenXiangfu,ShaoWei,XueQingfeng,ShenMingliang作者单位:陈祥福,ChenXiangfu(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北京,100037;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邵伟,申明亮,ShaoWei,ShenMingliang(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北京,100037),薛庆峰,XueQingfeng(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岩土所,济南,250031)刊名: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英文刊名:CHINESEJOURNALOFUNDERGROUNDSPACEANDENGINEERING年,卷(期):2010,06(4)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12条)1.杨佳富.刘新宇.刘英带裙房高层建筑框-筏基础筏板厚度的探讨2003(4)2.乔志炜.宰金珉.黄广龙控制差异沉降的复合桩基优化设计方法2006(5)3.赵琪.谢剑彬.茅振伟高层建筑深基础逆作法施工中的节点处理2006(4)4.董建国.赵锡宏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整体设计的若干问题1998(6)5.张欣欣.郎明伟多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变形缝设置探讨2006(2)6.赵锡宏.吴味隆带裙房的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设计理论与实践19997.钱伟长.叶开沅弹性力学19568.黄熙龄高层建筑厚筏反力及变形特征试验研究2002(2)9.陈祥福深基础沉降计算方法和研究进展2004(6)10.陈祥福超高层建筑深基础沉降研究进展和问题2002(6)11.许溶烈.陈祥福我国深基础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进展1990(4)12.马卫生.梁凤岭沉降后浇带封闭时间分析2009(6)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瞿伟廉.陈静.徐幼麟.C.L.Ng带裙房高层建筑地震反应控制振动台试验研究-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24(3)2002年9月在香港理工大学成功地进行了带裙房高层建筑地震反应控制试验研究.设计和制作的结构模型是带3层裙房的12层高楼剪切模型,在裙房顶层与主楼之间安装单MR阻尼器形成MR阻尼器耦联结构模型.MR阻尼器采用美国LORD公司摩擦型MR阻尼器,并且选用其配套产品计算机电流控制器对其进行控制,控制系统采用德国dSPACE公司实时控制系统.对独立主楼、独立裙房和原结构模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辨识;对结构模型进行了ElCentro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以作者提出的MR阻尼器半主动逻辑控制算法,对MR阻尼器耦联的结构模型进行了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MR阻尼器耦联主楼与裙房,采用半主动逻辑控制方法进行控制,能有效抑制主楼的鞭梢效应并使主楼和裙房的地震反应减小.2.会议论文叶立寰大底盘高层建筑主楼和裙房基础设计探讨2006本文对大底盘高层建筑与裙房的基础设计进行了探讨,如高层主楼与裙房的差异沉降、高层主楼与裙房之间的有效共同作用范围、伸缩后浇带与沉降后浇带的设置、高水位地区基础抗浮与差异沉降的调节等,鉴于土力学的复杂性、建筑结构多样性和目前人们的认知水平,我们还需大力提倡对原体工程进行现场实测.3.会议论文郗俊玲.高兑现.牛建辉高层建筑与裙房整体连接时变形规律研究2008通过简化计算方法,建立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计算模型,对主楼层数不同和地基土变形模量不同的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在整体连接的情况下,高层建筑主楼荷载和变形可通过裙房基础向外扩散,扩散范围有限,基底反力与变形的扩散范围与主楼层数基本无关,在一般情况下扩散范围为三跨的结论。4.期刊论文张瑜带裙房高层建筑的沉降缝设置探讨-安徽建筑2003,10(5)高层建筑主楼和裙房基础的设计特点5.学位论文张保良带裙房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研究1996该文首先根据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汇总,总结现有带裙房高层建筑的设计特点.然后针对带裙房高层建筑的桩数很多所带来的问题,提出计算桩基础的新方法.再详细探讨带裙房高层建筑在沉降、基底反力、基础内力等方面的规律;主楼与裙房之间设缝与否的差异;裙房面积大小的影响.接着应用该文带裙房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理论对具体工程实例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比较来验证该文理论的正确性.最后为上海软土地区建造带裙房的高层建筑提出设计建议.保证带裙房高层建筑安全的关键是控制主楼和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引起差异沉降的重要因素是主楼和裙房之间的悬殊荷载差异及所采取的基础方式.高层建筑主楼和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对主楼影响不大,但会引起裙房发生较大倾斜;主楼和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都很大,不过,通过主楼和裙房基础形式的不同,完全可以实现主楼和裙房沉降的一致而不设缝.裙房面积大小不是设缝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裙房面积大反而有平衡差异沉降的作用,但要采取措施消除局部过大差异沉降.无论主楼与裙房之间设缝与否,都要控制差异沉降.只要采取合适的控制差异沉降的措施,完全可以实现主楼和裙房之间不设缝而满足建筑功能的需要.6.期刊论文张维田.ZHANGWei-tian高层建筑和低层裙房基础设计方案选择-吉林林业科技2001,30(6)针对高层建筑和低层裙房基础设计中常遇到的方案选择、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基础沉降差异处理等问题,提出了设计要求和实施的技术措施.7.期刊论文李寅华.朱灵平.赵锡宏.冯兆顺.LIYinhua.ZHULingping.ZHAOXihong.FENGZhaoshun对带裙房高层建筑后浇带问题的研究-建筑技术1999,30(5)上海中山广场3栋35层带裙房的高层建筑施工中,通过进行沉降(或隆起)观测和理论分析用以指导施工.实践表明,带裙房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采用共同作用理论计算,配合现场实测和综合分析方法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它为该类建筑不设置后浇带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实测数据.8.期刊论文李琛琛高层建筑中主楼与裙房基础差异沉降的一种解决办法--后浇缝法-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4)本文通过对工程实践的总结和分析,指出了以往解决高层建筑中主楼与裙房基础差异沉降的传统方法的弊端,提出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后浇缝法,并简述了其基本原理、基本施工程序及适用范围.后浇缝法的提出,可避免建筑留缝而影响建筑的灵活布置,具有很实际的意义,但尚需完善并合理使用.9.会议论文潘安平高层建筑和裙房整体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设计方法探索及实例2004用理论模型和有限元方法,研究不设置沉降缝和后浇带时在高层建筑,裙房整体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情况下,地基反力的扩散对筏板弯矩和上部结构框架柱内力的影响.有限元计算结果显示:共同作用和地基反力扩散对筏板整体弯矩有很大的影响.在总弯矩中,整体弯矩有时起主要作用;上部建筑框架柱内力也有很大变化,底层柱弯矩,剪力有大幅增加.10.学位论文王金平带裙房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沉降协调分析2004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带裙房高层建筑,由于须考虑沉降、温度收缩和地震等对房屋结构的不利影响,通常设置沉降缝、伸缩缝或抗震缝将结构分成若干独立部分.但设缝后会对建筑物的使用带来诸多不利因素.近十年来,由于国外建筑方案的引入,同时也引入了国外的结构设计思路,上海出现了很多不设缝的带裙房高层建筑,但由于没有具体的规范及标准,各设计院各显神通采用各种不同的做法.本课题针对在软土地基上设计带裙房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中所遇到的基础—桩—土共同作用问题及基础沉降对上部结构的影响问题.从软土地基基础沉降计算理论、共同作用理论的发展及我国规范的要求阐述带裙房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沉降协调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八十年代以来,带裙房高层建筑地基基础的设计实践研究及工程实例的分析,阐述了采用不同桩型、桩长解决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带裙房高层建筑在主楼与裙房之间不设缝、减少主楼与裙房之间差异沉降及基础差异沉降引起的上部结构的次应力的方法.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及相应规范、规程的编制提供参考数据.本文链接::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授权号:7866cfae-7638-4641-a138-9e7000d68b2b下载时间:2011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