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标及其教学实施特别说明: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倒逼本次课程改革一般情况下,课程改革在先,高考改革在后,以便形成配合之势。但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情况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先行出台,客观上形成了对课程改革的倒逼之势。因而,我们一线教师感觉课程改革准备不足,尤其是新教材的编写严重滞后。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深化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核心任务。2014年9月3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6年,提出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四层四翼”2018年3月3日《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党委书记刘桔的署名文章)14322017年,第九次课改学科核心素养考纲2015年,提出“一点四面”近四年高考命题的国家意志的演变4“一点四面”立德树人“一堂课”、服务选拔“一把尺”、导向教学“一面旗”“一体”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导向教学”的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与“四翼”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学科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考查和引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考什么“基础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综合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应用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怎么考•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就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就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我国公民的公共参与,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科学核心素养政治学科◆“政治认同”,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也是“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之所以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理性精神”,关乎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应有的能力和态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有关原理和观点,也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基本条件。◆“法治意识”体现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捍卫尊严的必备品质,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应然要求。◆“公共参与”展示人民当家做主的责任担当,是“法治意识”的必然表现,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当然行动。包括四个维度: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包括三个维度:事实理解、价值选择、实践能力包括三个维度:规则、权利、义务包括三个维度:公德、公益、社会责任目录||新课标新内容新课标新方式12新课标新内容1新课程标准的特色、基本定位和突破口(一)新课程标准的两大特色1、以学科(核心)素养统领课程标准2、将学业质量水平纳入课程标准(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定位教材编写的指导、教师培训的大纲、课堂教学的遵循、学生学习的标准、考试命题的依据。(三)本次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课程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指标之一就是看课程标准的权威能否真正树立起来;而课程标准的权威能否真正树立起来,其中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看学业质量水平是否管用好用。学业质量水平的研制是本次课标修订成败的一个关键,是本轮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新课标新内容1.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2.更新了教学内容。3.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4.增强了指导性。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课程内容,明确内容要求,指导教学设计,提出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各学科明确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各水平的关键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的标准。本着为编写教材服务、为教学服务、为考试评价服务的原则,突出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切实加强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的指导主要变化新课标新内容(1)课程目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在学生身上的具体表现)新课标新内容(2)课程内容:结构调整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学分)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2学分)法律与生活(2学分)逻辑与思维(2学分)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经济与社会(1学分)政治与法治(2学分)哲学与文化(2学分)新课标新内容必修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学分)1.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经济与社会(1学分)1.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2.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政治与法治(2学分)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人民当家作主3.依法治国哲学与文化(2学分)1.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3.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新课标新内容(3)学业质量水平:学业达到的标准各学科明确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各水平的关键行为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的标准。学业质量水平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考试要求合格要求等级要求自主招生参考学业质量水平的呈现方式水平层级表现水平1素养1、素养2、素养3……水平2素养1、素养2、素养3……水平3素养1、素养2、素养3……水平4素养1、素养2、素养3……新课标新内容3-1选择恰当论据,在全球视野中比较各国发展道路,论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对照西方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说明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道理;阐明党的执政理念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意志,阐述中国共产党永远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意义;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学业质量水平举例:水平3(等级考要求)新课标新内容3-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阐释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用历史思维评价不同信息和观点,辨明事实真伪;针对经济、政治、社会活动中的重要议题,运用相关学科原理辨识各种选择方案,预测未来发展的走向,作出恰当的研判;针对生活实践中各种不确定的具体问题,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权衡利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在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往的过程中,对如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议题,发表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见解,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学业质量水平:水平3等级考新课标新内容3-3列举生活中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的实例,阐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基于法律的本质和功能,选择恰当的论据和论证方式,阐释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针对民事活动与公共参与过程中的不当行为,解释相关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意义,明辨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正确方式;针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误区,辨析法律与自由的关系,阐明法治保障对提高生活品质的作用。学业质量水平:水平3等级考新课标新内容3-4剖析公共机构制定公共政策的实例,阐释公民有序参与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公共事务的意义和价值;列举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发生矛盾的实例,阐述协商民主的意义和价值,评估合理解决矛盾的方案;不同情境下的各种冷漠表现和议论,剖析导致冷漠的思想根源,彰显践行公共道德的勇气;抨击漠视、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表达公共参与的强烈意愿,提出率先垂范的行动方案。学业质量水平:水平3等级考思想政治学业质量水平的陈述方式的框架每个条目的基本句式都包含行为动词、行为要求、行为表现三个元素。基本句式结构:在什么条件下,(能够运用什么)做什么事,表现出了什么。学业质量水平的划分不是指向知识本身,而是指向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综合运用学科内容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测试的新命题策略:(1)弱化知识技能的背诵与机械操练,而是把知识、信息作为背景条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2)注重(真实)情景中的(真实)问题解决。核心素养评价不只是回顾过去要求学生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展望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将所学到的东西推及其他以及在新的情景中运用。开放任务情境公平学科素养推断关键行为表现学科知识新课标新内容实践能力+逻辑思维+知识运用新课标新内容多维度作答“差别式评价”有统一标准“标准化评价”唯一式答案有统一标准“求同”取向“求异”取向“求同”取向“被标准”的答案——“被框架”的思维针对核心素养的评价——度量的对象:是“行为”而不是“答案”,分级的证据是“表现”而不是“要求”。新课标新内容新课标新内容看三个是否一致和一个价值认同。1.主题观点与材料论述一致;①无关、抄材料、单答原理没有标题为水平1,(0分)②有关联,不清晰,罗列、不准确为水平2,(3分)③主题观点与论证有关联,通常看作水平3和4(在4——10分档)2.原理与材料一致。(看原理准确和贴切)4分①一个原理和多个原理均可,但要准确。2分②理例结合处理得当。2分3.看论证的逻辑(整体一致)(1—3分)条理清晰,紧扣主题(话题集中,不跑题,论证有力,层次清晰)4.价值认同开放试题的评价策略新课标新内容目中有人素养表现注重过程凸显观念他人立场思维品质辩证思维聚合思维逻辑思维情境感实践经验理解与表达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价值观念、态度情感、人文底蕴、知识结构等学科素养行为表现发散思维新课标新方式2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它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而是必须以学习方式和课程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要真正实现学习方式和课程模式的改变,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回归学习的本质。•回归学习的本质就是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这应该就是学习的本意。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将知识条件化(从何而来)、情境化(到哪里去)、结构化(体现本质,强调整体性,便于记忆和迁移)•政治学科:知识性内容的教学设计成活动来实施,通过社会调查和访谈、问题探究和辩论等在活动中学习和思索、认知和行动。强调基于问题的学习•学习目标问题化;•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形成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学生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而不是给予学生一个知识结构);•基于问题的学习•项目学习•任务驱动的学习•基于任务的学习强调情境化教学•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得以实现的现实基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强调单元设计•改变学习过程中知识碎片化和去生活化的弊病,课堂教学设计中不再单纯将知识点和技能作为全部学习目标•从“课时教案”走向“单元学习”设计–超越“课时设计”概念,将“单元”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