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的评价1、试卷的基本情况: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2、试卷所涉及的教材内容:试卷考查的历史知识点,分布于初二历史教科书前三单元。3、试卷的基本特点:(1)依纲据本。命题依据初二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2)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3)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4)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二、考试成绩情况2八(2)、(3)应考人数68人,实考人数67人,八(2)班:及格率38.24%平均分49.53分;八(3)班及格率39.40,平均分55.82分。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基本上能依托已知知识和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并按质按量完成考试任务。从试题的得分率可以看出,学生在历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方面的能力均有相当大提高。开始注重历史与社会,历史与个人生活的联系,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二、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主干知识记忆理解不够到位。思路不清、抓不住考题的“灵魂”,导致学生答不到点上,不审题,题目中要求选错误的,可学生一眼看过去只选了一个正确的。2、错别字较多,对一些常见常用的地名、人名写错,知识系统性差,缺乏必要的梳理;3、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较差。随着能力考查的不断加强,取自于课外的史料也不断增多,阅读理解史料是解题的关键。但在本次考试的材料分析题中发现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4、对历史史实联系和分析概括能力还很缺乏。例如材料分析题,很多学生3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对热点不够关心。部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与把握存在欠缺导致出现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现象。分析问题、提取信息能力不强,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不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5、学习方法简单滞后,以死记硬背为主,忽略学习过程。三、对今后工作提出努力方向:1、强化基础,努力创新,强调对知识的理解性把握,注重在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2、强化训练,要明确答题的一般步骤,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审题.3、注重学生书面表达的训练,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4、加强对学生在材料分析题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5、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向工整、规范答题要分,杜绝卷面脏乱差现象。6、反复复习、当堂训练、当堂记忆,体现有效教学。四、教学建议: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4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4、在以后的讲学稿中,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经过期中考试我认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本着提高成绩的目的,从各个角度对学生加强管理、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钟圣琼时间:2016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