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这份资料是考研的时候自己整理的,王一川先生的《艺术学原理》一书涉及一些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对于初学者难免生涩,分享出来这个资料也仅供参考,并非标准答案。前三章的答案都能在书上直接找到,就不单独列出了。在此之前,曾分享与“爱问”共享,但是后来资料因故不能查阅,今再次上传,有用就好。——金正门艺术学原理第四章艺术品2、如何理解艺术兴媒的作用?P95-97A:艺术兴媒,是指可以承载艺术家感兴并能触发公众感兴的艺术媒介。艺术媒介在艺术创作、传播、接受的整体过程中构成了最基础的第一环节。可以说:艺术媒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艺术兴辞的调整,艺术兴象的生成和艺术兴格的彰显,起作用具体表现为:(1)媒辞调整。艺术媒介影响着艺术兴辞的调整和适应。德国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曾经探讨过“诗与画的界限”,即区分两种艺术媒介——文字(声音)与图像——的不同修辞功效。关于古希腊神话拉奥孔的故事,许多艺术作品都曾有展现,最为著名的当属古罗马的拉奥孔群雕和诗人维吉尔的史诗《伊尼特》。莱辛通过比较二者对拉奥孔被毒蛇咬死这一情节的展现,提出了造型艺术和叙事艺术,用以规定绘画与诗歌之间的差别。不同媒介会影响不同的符号编码规则,作为空间艺术的符号,比如绘画、雕塑易于呈现发生在空间中的静态事件,而作为时间艺术的承续符号,如诗歌等则易于表现发生在时间中的动态事件。(2)媒象生成。艺术媒介影响着艺术兴象的生成和型构。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谈及:“艺术确实是表现的,但是如果没有型构他就不可能表现。而这种型构过程是在某种感性媒介物中进行的。”这说明,艺术兴象的表现离不开艺术修辞(构型),而艺术修辞又受到艺术媒介(感性媒介物)的直接影响。因此,艺术媒介关乎艺术兴象的生成与型构。(3)媒格展现。艺术媒介影响着艺术兴格的展现和区别。一般来说,艺术兴格受制于作者兴性与作品风格,但艺术品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必然又受到艺术媒介的影响。从古代到现代,艺术媒介无不影响着艺术性格的呈现。电影作为一种通过摄像机拍摄、记录在胶片上,并通过放映或者其他播出渠道提供给观众的艺术,其艺术兴格的生成极大受制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因为摄影机能够在每秒钟连续拍摄下早期16格到后来24格的画面,矮油流畅自然风格的电影视觉诞生;因为录音技术的发展,才有与画面同步的声音。当电脑出现后,数字技术更是推动了《指环王》《阿凡达》等电影运用数字合成、3D特效形成全新的视觉风格。3、艺术兴辞的编码特征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艺术品简要分析。A:艺术兴辞,是指具有调整、畅达个人体验和理想与现实生存境遇间关系作用的符号表意方式。人们通过创造特定的带有实践意向的符号表意形式,以实现个体体验和理想与现实生存境遇之间的关系的调整和畅达。艺术门类纷繁复杂,因此,归纳艺术兴辞特征主要还是围绕“感兴”和“修辞”的相互诱发和建构关系来运行。艺术品中的编码特种可以从两方面来概括:首先是以辞运兴,它包括隐兴与转兴;其次是兴中现辞,它包括蕴辞与秀辞。!(1)隐兴与转兴。“隐兴”与“转兴”,是从艺术兴辞角度对“隐喻”和“转喻”这对语言学术语的一种转化性使用。“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这是隐喻,以邮票比喻乡愁。“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余光中《乡愁四韵》),这是转喻,以颜色(雪花白)提及家信,再带出乡愁。如果作为富于艺术感性的编码法则来理解,不放分别将隐喻和转喻称之为“隐兴”和“转兴”。兴,即兴起情感之意,它依靠“隐”或“转”两种修辞编码法则得以呈现,余光中表达乡愁,采用隐兴和转兴这两种不同秀辞方式,随编码差异而有兴味区别。作为隐兴的《乡愁》,在乡愁与邮票之间的六个汉字、在“我在这头”与“母亲在那头”之间的段落分割,无不侧重于俺是空间的距离;作为转兴的《乡愁四韵》,在“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这一连串的絮叨,断断续续,情感此起彼伏,语词悠悠婉转,侧重于提示时间的距离。如此,感性视角的加入及改造,是的隐兴和转兴真正成为一种理解艺术兴辞特征的绝好方式。(2)蕴辞与秀辞。“蕴辞”和“秀辞”是对传统文艺理论中“隐秀”这对概念的转化性使用。蕴辞,是指艺术符号编码在传递感兴体验的过程中具有蕴藉性与含蓄性。秀辞,是指艺术符号编码在传递感兴体验的过程中举要直观性与形象性。文艺复兴早期作品《乔凡尼.阿尔诺和他的新娘》,高不足一米,却精致秀丽,色彩鲜艳。男人宣誓的姿势,女人抚腹的表情都非常醒目,室内器物、主人衣饰也都笔法精细,裘皮松软,器皿光泽,家具雕镂,一切符号形式无不秀拔卓著。同事,画作又孕育深意。这并非普通肖像,而是一次婚礼仪式画。在白日的房间中,一支蜡烛孤独燃烧,隐现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基督,使婚礼显得神圣。两位主人脚下的小狗,则象征着感情的忠诚。墙上的水晶珠和洁净的镜子,均隐含了纯洁爱情的兴味。甚至窗台和桌上的苹果,也暗示出亚当夏娃原罪之前的人类清白。因而,一切符号无不兴味深长。秀辞造成了单纯和敬慕的视觉印象,蕴辞却激发了高贵和伟大的兴发体验。就建筑而言,它创造的是一个“虚幻的场所”。一所房屋,看上去是实在的客观地理标识,是具有使用功能的事物,可是一旦社会历史发生改变,整个场所给人的感觉也随之变化。实在材料、地理位置、建筑风格都是建筑艺术的秀辞,作为人类文化创造物的本质却是建筑艺术的蕴辞。4、你怎样理解艺术仿象?试比较一下艺术仿象与艺术典型的区别。A:艺术仿象是艺术兴象的一种类型,仿象是指那种大量复制、真实而又没有任何深层本源及任何所指的空洞的符号心态,与后现代主义紧密相连。仿象的艺术特点是祛魅性理念与仿真性手法的融合。一方面,艺术仿象凸显出去深度、虚无感的祛魅性理念,后现代之前的艺术兴象都有一种深度模式的追求,象征追索文化形式、典型追求逼真反应,意境追问天地精神。后现代文化却使一切深度模式失去意义,艺术兴象不再有本质精神,它仅仅是无数符号、画面、图像、光影、语言、肢体的无穷复制。历史感丧失,时间中止,兴象甚至混同与日常商品,不再具有传统的神奇魅力。另一方面,艺术仿象强调仿真性手法,“仿真”不同于“模仿”,仿真是后现代社会兴起的一种消弭真实与虚构、现实与审美、实在与表象等界限的手段,它的创造物是“仿象”。艺术典型也是艺术兴象的一种类型,典型是那种可以指向普遍的社会本质的独特个别的兴象,属于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特色。典型的艺术特点是魅力性理念与特征性手法的融合。典型要求艺术兴象具有内在深蕴的魅力性,不仅是普通审美魅力,更兼有神圣性、原创性和感召性。从这一点来看,和艺术仿象中凸显出去深度,无穷复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典型要求艺术兴象具有外在鲜明的特征性。艺术特征应是外在具体、生动、独特形象和深刻、丰富、凝练本质的结合。相对于艺术仿象那种大量复制、真实而没有任何深层本源及任何所指的空洞的符号心态,典型更追求普遍与特殊、个性与共性、神圣魅力与凝练特征的融合。5、试比较艺术兴格与艺术风格的同异。A:艺术兴格是指基于艺术家内在感兴情性而呈现为艺术品外在的体貌特征的艺术风韵格调。当我们品味完兴象层蕴藉发生的悠长余兴之后,会发现这种兴味随作者、时代、地域而迥异或相似时,这就进入了艺术品的最后层面:兴格层。艺术兴格即艺术作品的感兴风格,这略微区别于一般的“艺术风格”说法,它由艺术感兴和艺术风格熔铸而成。整体结构上,艺术兴格大致由作者兴性与作品风格两个部分构成。作者兴性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激发与投入的感兴体验。作品风格是指艺术品在创作之中或者完成之后所呈现的风雨格调。正如清代袁牧《随园诗话补遗》卷五中所写:“金陵有二诗人:一蔡芷衫,一燕山南。蔡专主风格浑古,燕专尚心思雕刻。”其中,风偏于人的气质品度,格偏于作品的客观特征。主观的创作兴性和客观的作品风格融汇而呈现出的,正式艺术兴格。艺术兴格中包含了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比较艺术兴格,又缺少了作者兴性,所以说,作者兴性是艺术兴格的前提条件,创作风韵是艺术兴格的中介环节,作品格调则是艺术兴格的外在体貌。实际上,在一件艺术品的整体中,作者兴性、创作风韵、作品格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互相融、难分彼此。第五章艺术门类1、近现代艺术理论中较为主要的艺术分类有几种?如何理解艺术分类的意义?A、艺术作品的世界是由众多艺术门类构成的,而每一艺术门类又自成体系且可分化出多种体裁。艺术门类多种多样,随社会历史和艺术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近现代艺术理论中,由于看问题角度不同、依据标准不同,艺术分类也纷繁复杂。主要的艺术分类有如下几种:形象构成分类法、形象感知分类法、形象外形分类法、形象反应分类法、形象媒介分类法。艺术分类的意义在于,通过分析揭示个门类艺术自身的特性和发展规律,以及它们不同的承载介质,可以了解它们各自塑造艺术形象的不同物质媒介和独特艺术形式,从而有助于艺术家和公众更加深入地认识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律,提升艺术创造和艺术素养。2、如何理解作为试听综合直观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综合性?A、视听综合直观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是综合性,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多种艺术门类的融合。它使各种参与构成形象的物质媒介和表现手段之间产生内在的联系,发挥出具有整体优势的系统效应。再融合过程中,各门类艺术即保持和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又突破了某些原有的规律,受到某一综合艺术门类特殊规律的限制。各种艺术元素一旦进入视听综合直观艺术之后,就不再具有它的独立性,而成为新的艺术门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崭新的意义,产生出一种新的特质。二是观众视觉和听觉体验的融合。与绘画和音乐分别诉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不同,视听综合直观艺术要同时调动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去欣赏艺术形象。3、为什么把语言艺术称作“想象的艺术”?文学区别于其它直观性艺术的特点是什么?A:语言符号虽然也有声音或者书面的载体,能问人们的直觉所把握,但不能直接再现事物本身的形象诉诸读者的感官。读者必须懂得符号的意义,具有一定的文字素养,通过对文字的阅读、语义的理解,根据语言符号的提示与刺激,在头脑中产生想象和联想,间接地来体味、把握和理解,唤起以往类似的经验和体验,才能感受到作品中的形象。文学形象不具直观性,没有物化形态,是一种必须诉诸想像才能被感知和领悟的间接性形象。因而又把语言艺术称作“想象的艺术”。形象的间接性使文学区别于其他直观性艺术。4、关于各门类艺术之间的联系,可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A:各门类艺术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1)从审美形式看,各门类艺术发生相互联系,是因为它们在创造符号表意形式时,共同地运用了形式美法则。(2)从审美功能看,一些艺术门类,彼此之间由于审美功能等方面更为密切的甚至不可能分离的关系,使他们经常联系在一起。(3)从审美感兴看,各门类艺术间会发生相互联系和汇通,是因为有基于联觉之上的艺术通感在发挥作用。5、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分化与综合呈现出怎样复杂多样的状况?A:随着谁会语境的变化,各门类艺术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日益增强,不断分化和综合,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状况:(1)吸收与借鉴是艺术门类相互综合丰富发展;(2)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影响使艺术门类日益多样化;(3)现代艺术观念的嬗变使艺术分类日趋复杂化。第六章艺术与文化1、如何看到艺术与文化的关系?A:从广义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思想、情感与社会生活和实践的集合而艺术则是人类文化中的情感性兴辞实践活动。而从狭义的角度讲,文化等同于艺术,在社会结构中,它表征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情感和观念,并通过具体的物质材料和自身实践活动表现出来。艺术存在于文化之中,但是文化中的上层建筑。2、艺术与政治、经济、宗教、道德等文化观念的关系是什么样的?A:艺术与经济、道德、宗教、哲学等文化因素的关系十分复杂,它以主观的方式折射这些文化因素,但它同样会积极影响文化观念、文化演变,塑造新的文化意识。3、如何认识全球化语境中的艺术的跨文化交流活动?A:艺术的跨文化交流中存在着新的创作图景、媒介图景和接受图景,现代运输体系和电子传播方式极大地促进了艺术的跨文化互动,我们需要从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情态去思考艺术的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