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点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二、教学组织常见形式1、个别教学制:古代中国,埃及等学校采用的学制2、班级授课制:按年龄、水平分班3、分组教学:目前美英法德等在实行,分为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4、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美克伯屈--学生决定学习的目的与内容5、特朗普制: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结合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2、谈话法:问答法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4、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5、演示法: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6、参观法: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7、练习法: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8、实验法:在教师指导下,使用一定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9、实习作业法:又称实习法,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10、实践活动法:社会实践活动11、以情感为主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12、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方法:发现法四、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要深入发掘教材和教学情境中蕴含的教育性因素,自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直观性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3、启发性原则:调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4、巩固性原则:为了处理好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5、循序渐进原则: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6、因材施教原则:为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导问题而提出的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8、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五、教学评价原则1、客观性原则:基本要求2、发展性原则:鼓励师生,促进教学的3、整体性原则:整体出发,多方面检查和评定4、指导性原则:提出建设性意见,不断六、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1、说服教育法:摆事实讲道理2、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3、陶冶教育法: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4、指导实践法: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5、品德评价法: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6、品德修养指导法: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七、马洛斯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八、学制1、壬寅学制:第一个颁布的现代学制,未实施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3、壬子癸卯学制: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4、壬戌学制:又叫新学制,六三三学制,一直延续至今。九、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1、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2、准确性,检索过程要认真细致3、勤于积累,检索方法要多样化,建立个人资料库4、善于思考,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十、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课题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3、提出研究假设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6、作出结论7、撰写成文十一、学习动机1、认知内驱力: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是一种重要和稳定的动机2、附属的内驱力:为了保持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要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3、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的相应地为和威望的需要,是一种间接的学习的需要,属于外部动机。十二、课程资源的划分1、根据载体的不同,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文字性课程资源与非文字课程资源2、按照空间分布的不同,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3、从课程范式的角度,可以分为教授化课程资源和学习化课程资源4、按功能特点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十三、班主任的工作内容1、了解学生:前提和基础2、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中心环节3、建立学生档案:集体档案和个人档案4、班会活动:班级例会和主题班会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家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6、操行评定: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十四、教学类型评价实施功能1、诊断性评价: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的摸底考试2、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中,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检测3、总结性评价: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的评价运用标准1、相对性评价:考试排名次2、绝对性评价:教材编制试题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3、个体内差异评价:被评价者过去现在或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比较十五、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等,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十六、教育报告一般结构1、题目2、引言3、正文4、结论5、参考资料和附录十七、《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十八、小学德育工作实施的主要途径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6、班主任工作十九、应对课堂突发事件采取的策略1、沉着冷静面对2、机智果断应对3、善于总结引导4、公平民主处理二十、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材料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二十一、如何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课堂中正确引导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5、发挥家长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二十二、知觉的基本特征1、选择性: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有选择2、理解性:用过去的知识经验来对感知对象理解的更全面深刻3、整体性: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4、恒常性:稳定的特征,不随便改变条件二十三、一堂好课的标准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结构合理5、语言艺术6、气氛热烈7、板书有序8、态度从容二十四、我国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1、常规管理: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2、平行管理: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3、民主管理: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方法4、目标管理: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二十五、教师的知识素养1、政治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基础知识4、必须具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