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教育形态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形态概述第二节学校教育第三节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第一节教育形态概述一、教育形态的含义含义: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的形式和状态教育形态=教育现象?教育现象:人类教育的外在表现形式教育形态⊂教育现象二、教育形态的研究意义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出发点有利于发挥教育的整体作用有利于明确学校教育的地位,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益是顺利迈向学习化社会的客观需要三、教育形态的分类观点1: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观点2:教育活动、教育制度/事业、教育思想观点3:实体教育、虚拟教育观点4:(经典分类)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观点1:正规教育(formaleducation)主要指学校教育,是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受到的教育。近来也用制度化教育的术语来指称。非正规教育(non-formaleducation)是对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以外所开展的教育活动的统称。非正式教育(informaleducation)它是指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兴趣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活动。颇类似于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方式。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区别1.在制度上,正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真正的”体制,其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附的;而各种非正规教育活动一般是各自独立的。2.在稳定性上,正规教育一般是在相对稳定的课程结构中全日制的、延续几年的连续性学习;而非正规教育更多的是部分时间的、时间较短的、内容局限于特定学习者能很快使用的专门的实践类型的知识和技能。3.在管理体制上,正规教育具有集中的计划、管理和财政。非正规教育在这些方面正好相反,它具有许多不同的发起者、管理者和资金来源。观点3:实体教育&虚拟教育实体教育:指在一个现实的空间里,根据现实空间的要求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一种教育。虚拟教育:以信息为中心、网络为媒介、校园为舞台,实现校园各种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信息资源配置最优化、信息资源利用合理化的新型的教育形态。anyone、anytime、anywhere、anything实体教育与虚拟教育的结构比较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内容结构角色结构实体教育5-8小时的有限时间以校园、教室为标志;真实的有形空间目标性、系统性、层次性、可控性较强的有限内容师生组合形式单一、固定的角色结构虚拟教育24小时全天候的无限时间以全球性网络为标志;虚拟的无形空间泛目标性、多元性、综合性、乏可控性的无限内容;自由选择师生组合形式多元、松散的角色结构实体教育与虚拟教育的内容特征比较性质范围目标导向传递方式呈现方式实体教育更多地体现国家、民族意志;积极干预与正向引导被列为“课程”的有限的知识明确的层级性可控性刻板、系统、较抽象化虚拟教育更多地体现经济全球化的观念;自由表达与双向引导与人类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有关的所有内容不明确的无层级性乏可控性灵活、零散、非常形象化教育形态的演进第二节学校教育一、学校是什么(学校观、我们的态度)二、学校的产生与发展(产生的条件、古代学校与现代学校)三、学校教育的特点、设置条件及局限四、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及其危机五、我国未来学校教育的特征一、学校是什么?黄宗羲: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明夷待访录•学校》)一、学校是什么?陶行知:学校的势力不小,他能教坏的变好,也能教好的变坏。他能叫人做龙,也能叫人做蛇。他能叫人多活几岁,也能叫人早死几年。所在。一人之身,从心到手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校之内,从厨房到厕所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学校有死的有活的,那以学生全人、全校、全天的生活为中心的,才算是活学校。死学校只专在书本上做工夫。间于二者之间的,可算是不死不活的学校。我对于学校悬格并不要高,只希望大家把学校办到一个地步——情愿送亲子弟入校求学,就算好了。学校产生的社会背景/条件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体脑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与知识的记载和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传递成为可能。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二、学校的产生与发展最早的学校一般认为,学校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开始萌芽的。在西方,这样的机构是叫做“青年之家”,我们中国叫做“庠”。正式产生∶我国夏朝时期可能产生了。有确凿证据的是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代,欧洲学校的出现大约是在公元前8-7世纪。《孟子》: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说文》: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目前世界上较早有较丰富文字记载的学校,是在伊拉克卡迪西亚省尼善尔以南的苏美尔学校(SumerianSchool)。1902—1903年,考古挖掘出大量的、公元前2500年的学校的“教科书”——几百块有象形文字的小泥板。古代学校的类型中国庠、序、校、塾、书院、瞽宗、辟雍、泮宫、国子监、太学、四门学、乡学、社学等西方古埃及:宫廷学校、书吏学校、寺庙学校古印度:吠陀学校、古儒学校、森林学校古希腊:竖琴学校、体育学校、音乐学校古罗马:法律学校、建筑学校中世纪:教会学校,等现代学校的类型按纵向划分幼儿园、初等学校、中等学校、高等学校按横向划分普通学校、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特殊学校按教育对象的学习时间划分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按所属体制划分公办(公立)学校、民办(私立)学校学校教育系统古代学校与现代学校的主要区别古代学校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不系统、不连贯有系统的、相互衔接的教育内容以人文为主,轻视自然面向实际,以各种实用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主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为主,没有学期、年级的概念以班级教学为主,建立了学期、班级的概念教育对象面向少数人和特权阶层的面向大众的,是一种公共资源,具有公益性教劳关系与社会生产劳动相脱离与生产劳动关系密切,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提倡师生平等三、学校教育的特点、设置条件及局限1.职能的专门性2.作用的全面性3.内容的系统性4.手段的有效性5.形式的稳定性6.组织的严密性学校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必须具备的条件1.严格的入学规定2.修业年限的规定3.分年级教学4.明确的课程方面的要求5.严密的管理制度6.较为固定的专职教学人员7.较为固定的教学场所《教育法》第26条: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学校教育的局限[挪]达林(P.Dalin),LimitstoEducationalChange四、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及其危机(一)战后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二)现代学校教育的危机(二)现代学校教育的危机逃离学校2009年,因为女儿一次不成功的学校教育经历,浙江义乌商人徐雪金放弃了自己打拼多年的公司,回到家里专职教育自己的孩子。2011年春,他创办了“在家上学联盟”网站,在不到3年里,就吸引了来自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10多个省份“在家上学”家长[微博]的关注,每天都有不少家长在上面发帖交流心得,分享经验。仅北京已有320多名家长注册,他们依托QQ群、微信群等在中国儿童中心、自然博物馆等地组织了很多线上线下的交流活动。我是本市(北京)在校的一名普通高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可以直言不讳的说我厌恶上学。因为永无止境的大小考,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庞大的作业量使我吃不消;因为来自老师、家长及社会舆论等各方面的压力使我难以承受。我不喜欢这些,不喜欢天天穿梭在老师的脸色和家长的责备中。如果您认为我是个不爱学习的学生,您错了!我喜欢学习,喜欢思考,因为它们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当一道道难题都被我解开之后,那种通过奋斗而取得成功后的骄傲和喜悦更使我精神抖擞。但是,现行的教育制度、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爱”,使原来热爱学习、喜欢上学的那个我一去不复返了……声音:几乎每个学生都听他们的老师或家长说过类似“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准没错”、“只要你乖乖照我的话做,就一定xxxxx”的话。“听话”似乎成了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学生的行为准则。我想,如果学生们真的这样去做,那么这一代将是最没有主见、最没有分析能力、最没有探索精神、最没有出息、最没有尊严、最没有骨气的一代。这绝对是毋庸置疑的!而最让我感到懊恼的是,现在的学习生活竟然让我有一种虚度光阴的感觉。因为我发现我们把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根本没必要学的各种知识上,这使我在学习它们的时候,只是单纯的为了取得分数,而再没有其他目的了。想想看,除了专业性强的科研工作外,还有哪些工作需要用那些解题方法、公式、方程式和各种原理,还有哪些工作需要每天做几元几次方程、函数题、物理综合题、化学难题呢?……我国现代学校教育的三个突出问题过重的学业负担,惟智是举的做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现存学校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个体社会化。教学方法陈旧、呆板,教学内容单调、贫乏,导致学生厌学,思维方式僵化。五、我国未来学校教育的特征叶澜:“新基础教育”论之学校“转型性变革”说理想新人的目标重建教育观念的系统更新新型学校的整体形态①价值提升②重心下移③结构开放④过程互动⑤动力内化叶澜先生关于“学校变革”的部分论著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J].教育研究,1994(10)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8(4)试析当代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J].教育研究,2001(9)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2(10)实现转型: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J].探索与争鸣,2002(7)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J].教育研究,2006(8)“新基础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新基础教育”研究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我国未来学校教育的特征第三节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二、社会教育一、家庭教育一、家庭教育含义特点案例独子意义(一)家庭教育的含义在家庭内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新生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广义:一个人在一生中接受的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作用。狭义: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之前,由父母或其他家庭长者对其所施加的有意识的教育。(二)家庭教育的意义对儿童成长具有奠基作用,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摇篮。学校教育的补充:家园共育、家校合作更能适应个体发展:更适应青少年儿童的个性特点(三)家庭教育的特点先导性家庭是儿童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批老师感染性天然的血缘关系带来的情意相通,使得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感染作用胜过言语说教权威性家长的天然尊长地位等,使得家长在子女心目中具有高大权威的形象,促使子女养成对父母家长的尊崇和信任心理针对性父母家长能够较为全面深刻地了解孩子终身性家庭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缺陷:内容的零散性、方式的随意性(四)独生子女教育的主要问题马卡连柯:“可以完全肯定地说,教育独生子或独生女比教育几个孩子困难得多”一个家庭应有不止一个孩子。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圈养的小霸王学习机”“小霸王”:对儿童的交往能力、关心与合作精神培养不够“学习机”:重视儿童的智力培养,忽视其思想品德的培养“圈养方式”“依赖性强”:缺乏对儿童的自立、自理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规范性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