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提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3、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蜡的熔化等物理变化。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本质区别宏观: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若是由分子构成物质,分子不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分子运动速率的大小变化宏观:有新物质生成微观: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分子外观特征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了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举例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镁条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区分依据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联系在物理变化中,一般不会发生化学变化,但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区别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判断直接或由仪器间接观察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可判断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根据物质的化学变化判断其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如受热是否易分解)等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在实验探究中,一要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二要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燃烧时是否熔化等;三要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如发光、放热、有气体生成等。请将你对蜡烛燃烧的观察与下列描述进行比较。点燃前: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普通蜡烛为圆柱形固体,乳白色(特殊用途的蜡烛因加入配料而制成不同颜色,不同形状),手感滑腻,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燃烧时:点燃的蜡烛可以持续燃烧,蜡烛缓慢变短。燃着的蜡烛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液态石蜡贮于凹槽中,如果吹动蜡烛或受热不均匀,贮于凹槽中的液体会沿烛体流下,遇冷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蜡烛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时,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熄灭后:蜡烛刚熄灭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化学药品的取用1.药品取用注意事项(1)安全: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不手拿;不鼻闻;不品尝)(2)节约: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3)回收: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2.药品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块状:用镊子夹取,放入平放的容器口,再慢慢竖立,使药品缓缓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②粉末: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液体的倾倒:瓶盖倒放,标签朝手心,瓶口紧挨容器口;②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液体: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平放或倒置;③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俯视(会使读数偏大),也不能仰视(会使读数偏小)。二、酒精灯的使用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失火;(2)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3)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4)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试管外壁应该干燥,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2)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3)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4)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5)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三、常见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内壁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四、检查气密性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如果没有气泡冒出,要仔细找原因,如是否应塞紧或更换橡胶塞,直至不漏气后才能进行实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一、空气的组成:(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二、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1、氧气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压强为101Kpa,温度为—183时变为淡蓝色色的液体,在—218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的密度略大,它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约能溶解30mL氧气。氧气的物理性质决定其收集方法。(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氧气的用途(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低温高压供给呼吸(用于医疗、航空、登山、潜水等方面),支持燃烧(用于炼钢、炼铁、火箭推进剂、液氧炸药等方面)物质(颜色、状态)反应现象注意点硫(淡黄色固体)(1)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2)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3)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木炭(灰黑色固体)(1)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2)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3)放出热量(4)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集气瓶中红磷(暗红色固体)(1)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3)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4)放出热量五氧化二磷是固体,现象应描述为产生白烟铝(银白色固体)(1)剧烈燃烧(2)发出耀眼的白光(3)放出大量的热(4)生成白色的固体(1)把铝箔一端固定在铁丝上,另一端带一根火柴引燃(2)集气瓶底要有水或细沙铁丝(银白色固体)(1)剧烈燃烧(2)放出热量(3)火星四射(4)生成黑色固体(1铁丝应绕成螺旋状(2)铁丝一端系一根火柴(3)集气瓶底应有水或细沙蜡烛(白色固体)(1)火焰明亮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瓶壁有水雾出现(4)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集气瓶要干燥,可观察水雾氧气的制法法1过氧化氢法MnO2原理:2H2O2============2H2O+O2↑实验装置反应特点:固+液制取气体实验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向锥形瓶中加二氧化锰,塞好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双孔塞,向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法2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法MnO2MnO2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2KCl+3O2↑△△实验装置:(注)高锰酸钾时要用棉花团实验步骤:查装点收撤熄注意事项(1)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2)试管口略向下倾斜(3)插入试管内的导管刚露出橡皮塞(4)用外焰在药品部位均匀加热(5)实验结束后,先拿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6)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好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7)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氧气的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瓶内气体是氧气。氧气的验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已满,如果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有较大所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时,表明收集已满。2、氮气氮气具有广泛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3、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三、催化剂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注: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不能说成在反应过程中不变,也不能说成物理性质不变。四、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第三单元物质的构成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一、物质有微观粒子构成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处于不停地运之中。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1.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变成其他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成其他分子。构成物质的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3.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课题2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历史回忆:原子学说的提出者——道尔顿;汤姆生介绍了枣糕型原子模型;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自己的原子模型的设想。一、原子的构成情况:1、原子构成2、电性关系不带电的微粒:中子、原子(分子);带负电荷的微粒:电子;带正电荷的微粒:原子核、质子3、电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因是中子不带电);质子数=电子数(原因是原子不带电)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4、质量关系:m(原子)=m(原子核)+m(电子)≈m(原子核)【总结】(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碳6+6。氧8+8)(2)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氢:质子数1,核外电子1,中子0)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在核外作高速的无规则的运动)(居于原子中央)(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铁:质子数26,中子数30)(4)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知识点2:相对原子质量1、公式表达式:Ar(原子)=12/1(某碳原子)(某原子)mm(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符号:Ar;单位为1。引申:相对分子质量: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Mr(分子)=∑Ar(构成微粒的原子)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例题:1.求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Mr(H2O)=2Ar(H)+Ar(O)=2×1+16=182.则氧的原子量=1612/110993.110657.22626千克千克课题3元素一、元素的概念(水和氧中的氧元素都含有相同核电荷数)---多举例让他们掌握。与原子的区别:原子讲个数,有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元素讲种类(有核内质子数决定)。----举例元素的分布(推断题):地壳中各元素含量多少:氧、硅、铝、铁、(钙、钠)空气中含量:氮、氧生物细胞中:氧、碳、氢、氮海水中:氧、氢、氯、钠二、元素和人体健康:人体每天必须的摄入一定量的元素。三、元素符号1、概念: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2、书写: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S、C、P等。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Na、Mg、Zn等。3、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H①表示氢元素②表示一个氢原子。4、元素分类(拓展知识)-----举例元素的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特征稀有气体元素8个(氦为2个)不易得失电子金属元素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元素一般多于4个易得到电子二、元素周期表课题4离子一、核外电子层的排布二、离子的形成带电的原子叫离子。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