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安庆保卫战安庆是天京西部屏障,又是太平军粮饷的重要基地。1860年夏,曾国藩的湘军围攻安庆,守军告急。洪秀全采纳洪仁建议,命陈玉成率北路军,李秀成率南路军沿长江两岸向西进攻武汉,迫使湘军回师湖北,以解安庆之围。但后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1861年4月,陈玉成回救安庆,进攻围城的湘军。5月,洪仁率援军也到达安庆外围。经过激战,陈、洪军队始终未能与城内守军会合。9月5日,湘军轰塌安庆北门而入,守将叶芸来、吴定彩率军与敌肉搏,全部壮烈牺牲,安庆失陷。此后,太平天国的军事形势更加恶化。阿古柏(1820—1877),塔吉克人(一说乌兹别克人)。原是封建主,曾任浩罕王的总司令。1864年趁新疆发生反对清朝统治的举事,阿古柏受浩罕摄政王的派遣,与喀什噶尔封建主金相印勾结,于1865年率军侵入新疆南部。1867年建立“哲德沙尔汗国”,即七城汗国。七城为喀什噶尔、莎车、和田、库车、叶尔羌、阿克苏、吐鲁番。阿古柏自称“毕条勒特汗”,意为“幸运者”。1870年控制了南疆全部和北疆部分地区,残酷压榨和剥削新疆各族人民,被称为“黑色的猫头鹰”。他还与英俄帝国主义相勾结,与之签订政治、通商条约。1876年,左宗棠任钦差大臣,率军讨伐,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下获胜。次年,阿古柏退守库尔勒,不久兵败自杀(一说被部将杀死)。B闭关政策18世纪中叶,英国已在西方各国的对华贸易中居首位。但是,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壁垒面前,西方的工业品很难找到市场,屡屡亏损。同时,昧于世界大势的清政府在对外关系方面采取“闭关”政策,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清政府把对海外的贸易严格限制在广州一口,规定外国商人销售商品和购买土货都必须通过少数特许的“行商”(即“十三行”)之手,进行严格控制。这种外贸政策也严重阻碍了西方工业品在中国的销售。北洋军阀以袁世凯为首的中国封建军阀集团。1895年清廷命袁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这支军队采用新的兵制,使用近代武器,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出任北洋大臣,所辖军队称北洋军。1916年袁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三个派系,即皖系军阀、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彼此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政争和混战。1926年7月,在国共两党合作倡导下,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消灭了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打击了奉系势力。1928年国民党各军事实力派联合再次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因战败退回东北,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至此,北洋军阀的统治结束。北洋军的一些余部被并入国民党军队。北京政变:1924年直系将领冯玉祥在革命高潮推动下于北京发动的政变。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冯玉祥被任命为“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与热河一线奉军作战。冯军由古北口秘密回师北京,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北京政变后,冯玉祥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冯玉祥会同奉系军阀张作霖成立了由段祺瑞任执政的“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北京政权又落入官僚军阀手中。北京政变是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武装政变,为北方革命形势发展创造了有利件。北伐战争:1926年至1927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共同组织领导下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为了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分三路正式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西路军解放了湖南,攻克了湖北武汉;中路军解放了江西;东路军解放了福建。1927年初,北伐军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占领了半个中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蒋介石反动集团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新的军阀统治,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以失败告终。八七会议: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代表们在发言中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毛泽东在会上作重要发言,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议案.最后改选党中央领导机关,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闭关政策中国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中所执行的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的政策。清建立全国政权之后,厉行闭关政策。以乾隆二十二年(1757)为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前期禁海的目的主要在于隔绝大陆人民与台湾郑氏抗清力量交通,防范人民集聚海上;后期则着重防禁民夷交错,针对外国商人,以条规立法形式,严加限制对外贸易。乾隆二十二年,清廷针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而厉行闭关政策,只准在广州一口贸易。在对外贸易中,清政府又实行商行制度,即设广州十三行以进行垄断。清政府只允许少数殷实富商设立公行,负责与外商从事进出口贸易,并代表清政府与洋商交涉。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是封建经济的产物。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人们彼此隔绝,在政治上自然产生闭关自守。此外,满族统治者对汉族人民防范甚严,他们惧怕外国人支持汉人反抗清廷的活动。同时,清政府对出洋贸易的中国人也有种种严格限制。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前进起了阻碍作用,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中国人民与世界潮流隔绝,不明世界大势,而清统治者更是闭目塞听。1840年,英国终于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百日维新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始,至9月21日发生政变止,是戊戌变法实施时期,历时一百零三天,故称百日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有:经济上,中央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各省设商务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发展,提倡商办各种实业,私人兴办后工厂,兴办商会、农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预算;政治上,允许上书言事,改定律例,澄清吏治;文化上,设中小学和京师大学堂,设翻译局,创办报馆,改革科举,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柏贵(?—1859),蒙古族,额哲忒氏,字雨田,蒙古正黄旗人。1852年,他任广东巡抚。1857年12月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他派绅商伍崇曜、梁纶枢与侵略军议和。在英人巴夏礼、哈罗威和法人修莱组成的“联军委员会”严密控制下,他照任原职,为外国侵略者维持殖民秩序,压制人民反抗。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不可衅自我开”1883年春,清政府分别命令广西布政使徐延旭和云南布政使唐炯统军出关。五六月间,驻扎在越南北部的桂军、滇军总数已有一万余人。清政府三令五申,“不可衅自我开,转滋口实”(《军机处密寄广西巡抚倪文蔚上谕》)。C陈连升(?—1841)湖北鹤峰人。他出身于行伍,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累擢曾山营参将。1839年在回击英国侵略军制造的官涌武装挑衅中,因功擢三江口副将,调守沙角炮台。1841年1月7日,英军猛攻沙角炮台。他镇定自若,指挥守军多次击退敌人进攻。英军闯入炮台后,他身先士卒,奋勇抵抗,不幸中弹扑地,英勇捐躯。陈化成(1776—1842),字莲峰,福建同安人。行伍出身,历任水师把总、参将、副将、总兵等职。1830年任福建水师提督。1840年6月,英国侵犯福建,陈化成和闽浙总督邓廷桢一起进行抵抗,击退英军。不久,调任江南提督。他在两江总督裕谦支持下,积极备战。他对部下诸将说:“武臣死于疆场,幸也。汝曹勉之!”1842年6月,英舰驶近吴淞口,两江总督牛鉴欲向英军求和,陈化成坚决反对。16日拂晓,英舰逼近,攻打吴淞口,陈化成坚守西炮台,指挥守军发炮还击,激战两个多小时,击毁击伤敌舰数艘,击毙击伤侵略军多人,使英军不敢正面登陆。这时,守在宝山的两江总督牛鉴,听说陈化成击毁了英舰,以为取胜的机会来了,竟然大摆其总督仪仗,大摇大摆地出来督战。敌人发现后,发炮轰击。牛鉴一听到炮声,吓得面无人色,赶快从轿子里钻出来,丢帽弃靴,混在士兵中乱窜逃命,致使全军溃败。东炮台守将余步云丢弃炮台逃走。敌人乘机集中兵力围攻西炮台,从正面登陆。陈化成腹背受敌,参将周世荣劝陈化成退却。陈化成怒斥周世荣说:“曩谓尔诚,荐拔至是,今尔负我,以致负国”,后周世荣贪生逃跑。时英军蜂拥登岸,弹如雨下,陈化成负伤多处,仍英勇抵抗,最后和八十多名兵士一起,壮烈牺牲。剌萼尼(1800—1862),法国外交官。他曾任法国驻希腊公使。1843年,法国政府任命他为特使来中国。第二年,他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为外国传教士谋得在通商口岸传教的特权。1846年,他又强迫清政府废除1733年颁布的查禁天主教法令。陈玉成(1837—1862),广西藤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他14岁跟着叔父,参加金田起义。1854年,他随西征军攻破武昌,升殿右三十检点。第二年,他随军再取武昌,被升为冬官正丞相。1856年,他支援镇江,破清军江北大营,歼灭吉尔杭阿军;击溃清军江南大营,在丹阳负伤。1857年,他率军在相城大败清军,同捻军会师,兵力扩大,被封为成天豫,任前军主将,同杨辅清等主持太平天国军事工作。1858年9月,他率军攻破浦口江北大营,11月在三河歼灭了湘军精锐部队李续宾部,狠狠打击了曾国藩的嚣张气焰,稳定了长江上游战局。1859年,他被封为英王,在江北连续打败清军胜保、张国梁,攻克扬州和浦口。1860年,他救援天京,配合各路太平军打破江南大营。第二年,他率军西征至贵州(今黄冈),因为李秀成军误期,会师攻取武汉没有实现,回救安庆。安庆失陷以后,陈玉成派部下赖文光、陈得才进兵河南、陕西,向西北扩大革命力量,作收复安庆的准备,他坐镇庐州,支持天京。1862年5月,清军进攻庐州,陈玉成转移到寿州(今安徽寿县),被混进太平军的歹徒苗沛霖出卖,被捕送清营。胜保劝他投降,陈玉成坚贞不屈,凛然斥责说:“尔本吾败将,何向吾作态”,“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6月4日,陈玉成在河南延津壮烈牺牲,年仅26岁。慈禧太后和辛酉政变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满洲镶黄旗人。1835年生于一个官僚家庭。1851年选中秀女,次年入宫,封为懿贵人。1854年封为懿嫔。1856年生载淳,封懿妃,地位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慈禧是个很有野心与权谋的人,咸丰曾常让她代为批答奏章。咸丰死后,继位的载淳仅6岁,由肃顺等八大臣辅佐,尊咸丰皇后钮祜禄氏为慈安太后(东太后),尊生母那拉氏为慈禧太后(西太后),但不许与闻政事。慈禧太后为了爬上帝国最高统治地位,决定暂时放弃同东太后的嫌隙,劝东太后同意两宫垂帘听政。接着唆使御史董元醇上了个请太后垂帘听政的奏折。次日召见肃顺等八大臣,要求遵奏执行。八大臣以“本朝无太后垂帘故事”为由,加以驳斥。为了使垂帘取得外国支持,又与奕勾结。10月,奕以奔丧为名赴热河行宫与慈禧密谋,告以“外国无异议”。10月26日,慈禧派肃顺等八大臣护送咸丰灵柩起程,自己先期4天于11月1日回到北京。次日,突然发动袭击,逮捕载垣、端华、肃顺,并以“不能尽心议和”、阻止回銮及抗旨反对垂帘等罪名,处以极刑,其余肃顺一派亲信分别革职、遣戍。接着中央政府改组,奕被任命为议政王,桂良、文祥、沈兆霖等为军机大臣,奕兼管军机处,并将载垣等拟定的祺祥年号改为同治(1862—1874),表示太后与皇帝共同治理天下。慈安与慈禧两宫共同垂帘听政,而慈安生性软弱,对政治不感兴趣,政权实际落入慈禧之手。D第一次直奉战争:北洋军阀直、奉两系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争夺中央政权的战争。日本在失去皖系军阀这个工具后,转而扶植另一个工具奉系军阀与直系对抗。1921年12月,张作霖进京支持亲日派官僚梁士诒组阁。梁上台后,赦免被通缉的皖系军阀政客,同意胶济铁路中日合办。同时梁极力抑制吴佩孚。其卖国行为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吴佩孚和直系各省督军乘机逼迫梁士诒下台。由此引起直奉战争。1922年4月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正式爆发,双方各动用兵力约12万人,在长辛店带交战。5月5日,直军在长辛店获得大捷,随后张作霖率残部出关。东北易帜: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中国东北将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皇姑屯事件”之后,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利用张学良制造东北“独立”,张身负国耻家仇,为维护祖国统一,毅然于1928年底通电全国,宣布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这样,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道光帝(1782—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