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教育的目的,至少能培养学生做一个适于现代生活的人。——杨贤江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就是“塑造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帮助儿童成为充分成型的和完美无缺的人。——马里坦《新托马斯主义的教育观》第四章教育目的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三、教育目的的功能第二节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第三节全面发展的教育与素质教育一、全面发展的教育二、素质教育三、全面发展的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本章教学目标:1、能清楚地表达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功能。2、了解教育目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的价值取向应注意的问题。3、能够分析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述一、教育目的概念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待。即它是人们对受教育者达成状态的期待,是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了何种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要求,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在课程或教学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换言之,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的目标,它是广义的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的结构与层次纵向结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各层次名称的含义及所产生作用的特点既有相同性,也有各自的独特性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教育方针的结构应当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根本原则。概括地说,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都是由国家规定的,都是对教育的基本要求,都是全国必须统一执行的。但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它包括对教育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和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总的要求:教育目的仅是对人才的质量标准和培养规格的专门规定。因此,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在学术上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有严格的区别,但在实际中两者经常通用。★几个易混淆的概念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要求,即不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还是理、工、农、医、师等,都要按照这个总的要求培养人;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其次,培养目标必须依据教育目的来制定,不能脱离教育目的,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来体现和落实。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惟一的,而培养目标却是多种多样的。二、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基本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1、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的发展和需要作为根本的教育目的特点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主要观点主张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各种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背景和针对性有所不同古希腊的人本位价值取向主张教育应以弘扬人性、发展人的个性为根本目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反对宗教神学对人的压抑,把个体自我意识觉醒,培养独立个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以卢梭为代表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倡导“天赋人权”、“天赋民权”的思想,把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自然人”,促进人的自然发展作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变坏了。因为现存的一切制度、习俗都违背了自然秩序,压抑了人的自然本性和个性;他反对教育把儿童训练成违背儿童自然生长秩序的“公民”,把培养“自然人”作为教育目的。卢梭在《爱弥儿》中认为:★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的评价•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的。在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升人的价值和地位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直到今天,也不失一定的合理之处。合理之处把教育的个人目的和社会目的看成是不可调和的,这种倾向极易在现实中导致个性、自由和个人主义的绝对化。缺陷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是与人本位价值取向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特点主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孔德和涂尔干主要观点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代表人物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的评价:合理之处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容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做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的本性发展严重束缚和压抑。缺陷:教育目的的功能定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人培养的定向、对课程选择、建设的定向、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确定价值的方式、制定标准的方式、确定目标的方式价值变异的判断、对教育效果的评价三、教育目的的功能时间来源内容的具体表达1957毛泽东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7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又红又专的人才,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相结合。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一、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199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教育目的精神实质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是社会主义方向体现我国教育目的根本性质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体现了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培养劳动者、建设人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第三节全面发展的教育与素质教育1、含义包括:①“完整的发展”指人的各种最基本的素质必须获得完整的发展;②“和谐发展”人的各种最基本的素质应该获得比较适当和匀称的发展;③“多方面的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内部也应获得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④“自由发展”指人的自主、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一、全面发展的教育2、我国教育目的中关于全面发展内容的基本构成通常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等。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保健知识,增强体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二、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1985年,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成为素质教育实践的思想源头。•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纲要》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1994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了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1996年2月,《人民教育》刊载了湖南汨罗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报道,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向全国推广。这是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使改革试验从学校试点扩展为区域改革,为在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广泛的基础。•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1997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在烟台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李岚清副总理出席了会议。这是在全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标志性会议。•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7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里面对“素质教育”作了明确解释。•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大中小学都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的推进迎来新的机遇。•同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研制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2001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家“十五计划”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进行了部署,并于6月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要求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2002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003年3月,朱镕基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继续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2005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2005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六项重点工作,其中之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6年9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新法不仅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而且通篇都体现着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作出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从此,素质教育就由一种政府倡导行为转变成了国家意志,素质教育进入依法实施的阶段。2、含义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