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策略敬祖禄摘要:信息技术作为综合实践内容,独立开设了一门课程。如何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了解什么是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的学科特点,提出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材特点设计策略为使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的,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促使课堂教学具有发展性生成,就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一、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经验和各自的教学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思想,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为“课程实施纲要”)为依据,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与教育学、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设计解决方法和评价教学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系统过程,以便获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过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导入新课、设计课堂活动、设计课堂提问、拟定教学策略、设计结束新课、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媒体等。二、教材的特点分析教材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只有在正确把握教材,深研教材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合理地教学设计。就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在内容的设置和选择方面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主线,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二)在教材编写结构方面1.以螺旋上升方式编排总体结构,局部结构提倡多样化。考虑到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教材按照“看一看”、“学一学”、“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练一练”、“记一记”、“探一探”等模块进行编写。拓展的知识放在“知识窗”或“小技巧”中。2.注重整体设计,构建立体化教与学资源。2在每一个内容模块的开篇,都介绍有关信息技术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全套教材配备教学光盘和网上教学参考和素材资源库,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重难点知识的示范操作。(三)在组织策略方面1.注重任务驱动,处理好任务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各模块的内容是紧密联系的,不同的应用软件之间、不同的操作技能之间、不同的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许多共性的规则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知识系统。我们倡导不盲目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但不等于说可以完全忽视系统性。2.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注重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在不同学习阶段安排综合开放性的任务。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面对的是用来学习、动手操作和进行构思与创造的学习环境,可以综合运用学到的各学科知识来实现自己的创意,展示独特个性。能力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3.灵活渗透一定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以“主题——选题——专题”的方式展开研究,即随着学习的深入,相关信息的不断积累,要把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明确,使研究的针对性越来越明朗。4.灵活编排设计,便于学生自学。教材文图并茂,彩版印刷,编排灵活,基本步骤明确清楚,便于学生自学,有利于让学生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5.单元学习评价,提供了教学评价参考教材每单元后,编写了“我的收获”,让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完成了什么和做到了什么,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迁移,也给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三、课堂教学设计策略在新的课改下,根据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特点、课堂教学结构、学习方式和师生角色等,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教学设计策略:(一)目标任务策略实施纲要指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必要的信息处理能力,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和解决问题。”3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围绕目标与任务展开。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取舍教学内容,重组教材,思考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哪些方面素质的共同提高。如二年级上册第四课“基本指法”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什么,了解什么,形成什么的能力,感受什么的情感体验。说实际一点,就是这节课我教了什么?要让学生学会什么?通过学习,实现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这些目标要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项任务之中。其次是分层目标的设计,分层目标大体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目标是最基本目标,要求十分明确,它包含了要学的新知识、新方法,教师有一个具体的样例,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只要学生能照着样例做出来,就初步掌握了目标中所包含的新知识、新技能。比如:FLASH帧帧动画的制作,教师制作一个明确的范例,要求学生照例完成。第二层次的目标是提高性目标,教师只给出部分具体的要求,而没有具体的样例,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风格和方法,鼓励学生创作出包含自己创意的作品。比如:对于文字处理软件word和PowerPoint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份小报和演讲稿,要求有图片、文字、艺术字等,其内容和版面完全由学生自由发挥。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把任务分成多个子任务,如文字框(文本框)的应用、背景的应用、图片应用与处理、艺术字的应用、文件的链接等,学生在完成这些子任务以后,就能够完成小报和PowerPoint的制作了,也就完成了这个深层次的教学目标。(二)贴进生活,注重实践策略课程实施纲要实施建议强调,“重视结合学生经验,突出实践性”。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活动要求学生能将获得的操作技能迁移到实际的问题情景中,并能在不同的情景中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形成适当的技术应用方案。因此,信息技术的学习要注意创设高度真实的活动情景,帮助学生针对实际需要、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掌握实用的、在面临新任务时易于迁移和提取的知识技能;要避免采用脱离实际应用情境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或强迫小学生进行枯燥的软件命令学习和机械操练,更要避免要求小学生死记硬背信息技术知识。如在“画图”单元“直线工具”的教学时,把学生熟知的石门大桥作为素材,学生了解石门大桥,具有丰富的感性认知,这是大多数老师常用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将在我们生活、学习中的用途等等。(三)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主线”的策略“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主线”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设置的重要特点之一。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作用,能变无效为4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此兴趣包含两方面:一是你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要让学生感兴趣,二是发挥学生对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兴趣。所以,设计活动必须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把学生感到枯燥的学习变成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把兴趣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处在积极的兴趣状态之中。首先是新课的导入要有趣味性,这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激发兴趣特别重要。一首好歌,只要前奏一响,就可拨动起听众心灵中的琴弦,做到“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为整堂课的和谐自然发展定下基调。其次是教学活动安排有趣,这就要根据所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之中学习知识,形成技能。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趣味性,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使课堂生动活泼;能在快乐之中把教师和学生联结在一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习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热情和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等等。(四)知识与能力并重策略实施纲要中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指出,要让学生能识别计算机的外观和常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及其他常用外接设备;能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利用计算机输入、存储、加工、输出信息的基本流程;借助自己获取、加工信息的经验,体验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方面的优势,知道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信息技术老师对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概念一定要清晰,专业术语要精确。在设计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叙述概念或讲述操作方法时,一定要认真推敲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疑问或误解,甚至会犯下科学性错误。例如,“对话框”不能说成“窗口”;鼠标操作中的“单击”不能说成“点击”,“双击”不能说成是“快击”。一堂课,除了基本知识点和概念的传授讲解外,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和软件处理信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更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是信息技术课堂的优势所在,也是信息技术课程纲要所强调的重要内容。如在讲PPT演示文稿、易乐谷、Flash动画时,要讲清基本的术语、基本操作和用途外,要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创新,使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运用多种软件工具。犹普桥老师在执教“五彩童年”一课时,利用教材编写特点,引导学生看书学习,发挥“小老师”的作用,以优带差,互助学习,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5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做到合理安排时间,讲练结合,根据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设计课堂中的学生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五)激励性评价策略课程实施纲要强调信息技术学科评价中,“不但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过程;以诊断学习、鼓励进步为主,弱化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从理论上来说,过程性评价有着超越传统评价方式优越性。1.既注重结果,又不忽视过程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时,不能只看结果(如作品、操作等)还要看学习过程,即是否规范、科学、准确,是否掌握所学知识等,同时还要从不同的审美角度,不同的生活实践经验等进行多元化评价。2.既表扬优胜者,又鼓励学困者在学习评价是,不要总是展示水平较高,制作美观的作品实施评价,还要善于发现学困生在学习中有进步,有利于鼓励优胜者,同时激励学困生努力学习、追赶他人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3.既以教师评价为主,又采用多种评价相结合除教师为评价主体的评价外,还要采用教师、同学、自我三方面结合的方法来评估学习水平,避免教师主观因素干扰,客观公正地体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同时提供了学生学习性评价机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培养学生评价能力。4.既评价知识能力不足,又体现赏识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中肯耐心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以便促使纠正和提高,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存在的问题不要总以批评的口气,学会用赞赏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特别对学困生更应该如此。因此,我们在设计评价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评价方式,设计分层次评价方法,也包括评价语言的艺术性。(六)注重课堂小结策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很多老师往往是铃声一响就草率结束下课,忽略重要的课堂小结,这是在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课堂小结不单可小结本课知识点,也可小结学法,收获、感悟等等。以可由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小结,甚至可把生生间的互评带到课堂小结中来。课堂小结能够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梳理,把知识、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一堂课的内6容尽收眼底,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同时也是学生对新知识一次很重要的回顾和记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架设桥梁,埋下伏笔,起到锤锤定音、“纲举目张”的重要作用,将会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设计教学时,一定要精心设计这一环节,比如提什么样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等,都要认真思考,巧妙构思,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做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参考文献][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纲要》[S][2]钱佳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实效应用[OL].[3]张德成,张明.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