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社会的呐喊于无声处的惊雷倾听鲁迅《呐喊》一、关于鲁迅二、关于《呐喊》三、《呐喊自序》四、《狂人日记》五、《阿Q正传》《呐喊》——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1921年,发表代表作《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1923年集成小说集《呐喊》,为革命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一、关于鲁迅二、关于《呐喊》:《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14篇小说。《呐喊》中的作品,大都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要为新文化运动助阵振威,取名《呐喊》,意指作者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集子中的作品明显地保留着作者于“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喊的特色。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因此,《呐喊》集中的作品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令人耳目一新。《狂人日记》(1918年)《孔乙已》(1919年)《药》(1919年)(以上三篇发表于五四运动前)《明天》(1920年)《一件小事》(1920年)《头发的故事》(1920年)《风波》(1920年)《故乡》(1921年)《阿Q正传》(1921年)《端午节》(1922年)《白光》(1922年)《兔和猫》(1922年)《鸭的喜剧》(1922年)《社戏》(1922年)基本内容(主题):体现“五四”启蒙运动和思想革命的要求。•(1)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2)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3)对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1)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狂人日记》:是写旧家庭制度和礼教“吃人”问题。•《孔乙已》《白光》:写旧教育制度——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残杀,抨击封建制度文化的“吃人”本质。(2)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药》:写华老栓用血汗钱买人血给儿子小栓治痨病,孩子却死了,而治病的人血却是革命者夏瑜的血。作品点出革命者为民族复兴而英勇献身,然而结果不过是用自己的血,做了愚味群众的送命的药。(鲁迅把群众对革命冷漠的现状写出来,是要告诉活着的的夏瑜们,唤醒民众是当务之急)《风波》:小说以民国六年(1917)七月张勋复辟的闹剧为背景,围绕鲁镇船夫七斤因被革命党剪了辫子,怕被坐了龙庭的皇帝杀头而引起的一场虚惊,写出辛亥革命,并没有革掉农民头脑中的封建观念,农村存在着帝制复辟的思想基础。小说结尾写出复辟失败,七斤家的“风波”平息后,一切又恢复了旧态,九斤老太照样发着“一代不如一代”的怨言,七斤的女儿六斤又被裹了小脚,生活仍如一潭死水。作品真实地描绘出辛亥革命没有启发农民觉悟的批判。《阿Q正传》:写国民的麻木、愚弱的精神状态;点明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3)对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孔乙已》中的孔乙已和《白光》中陈士成都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屡试不第而穷愁潦倒的旧式读书人,但从未动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念。孔乙已在贫困中始终不肯脱下显示读书人身份的破长衫,除了能背诵四书五经中的句子和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外,没有生存的本领。陈士成十六次未考中秀才,却执迷不悟地做着托庇祖宗荫护、当官发财的黄粱美梦。结果孔乙已被丁举人打断了腿而穷死,陈士成鬼迷心窍地投水而疯死。科举制度成了-害读书人灵魂的无形的软刀子。孔和陈的悲剧,不仅形象地暴露了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弊害,而且也宣告它的气数已尽。《药》中的夏瑜在牢里劝牢头造反,结果被牢头打了一个耳光,并被喝止道:“你疯了!”鲁迅写这些小说时常常有浓重的寂寞和悲哀感。一个把先觉的知识者视如狂人疯子的环境当然就有将这些知识者逼回庸众的“正常”队伍的力量。现实正是这样,觉醒者不是“狂人”和“疯子”,就容易变成“孤独者”或性格扭曲的人,除非他又“然已早愈”般地“正常”起来。《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是一个脾气乖张的人物,他无端地生气,愤世嫉俗,那是因为他曾经是一个辛亥革命时期的斗士,而现在有一种沉重的失落感所致。他想起一起奋斗过的“故人”,“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渡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端午节》中方玄绰是同一类人物。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的《呐喊》突出之处•(1)“表现的深切”——在小说题材、小说模式方面的变革。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药》写华老栓一家的精神愚味;《故乡》写闰土心灵的麻木;《明天》写单四嫂子失去儿子后的孤独与空虚;(2)从普通平凡的人事中,发现和体悟生活的内涵;发现和体悟那“一切的永久的悲哀”。(3)揭示灵魂的深《孔已已》:对“窃书”的振振有词的辩解,对屡试不中的羞愧难当的支语——被科举功名毒害的心灵;《故乡》中的一声“老爷”表现出闰土的思想状况;被封建等级观念所吞食独特的结构模式——看与被看(1)发生在群众与群众之间《孔乙已》《阿Q正传》(2)先驱者与群众之间《药》《狂人日记》夏瑜——华老栓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狂人日记》按照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在艺术表现上,作家不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去描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而是通过主人公的自由联想、梦幻,直接剖露他的心理;作品中所有叙述描写都带有主人公的感情色彩,都渗透于主人公的意识活动之中。而《狂》尤其富有创造性的尝试,小说“日记本文”采用了白话文体,却又精心设计了一个文言体的“小序”,从而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两重叙述,两重视点,构成一个反讽的结构。《孔》在小说叙述者的选择上煞费苦心。别出裁地以酒店里的“小伙计”是充当叙述故事的角色。鲁迅深得传统小说精髓•常用古代小说的白描手法传神地刻画人物,语言简洁、凝炼、含蓄、准确,蕴含着传统文言小说所特有的韵味。所以,他的小说既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1、鲁迅的这篇《自序》主要叙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鲁迅在这篇《自序》中叙述了他的生活经历,思想变迁和文艺观点,说明了他写作的起因、目的和将小说集定名为“呐喊”的来由。三、《呐喊自序》救国救民《呐喊》自序鲁迅不能全忘的一部分的“梦”总起⑴绍兴侍父看透世态⑵南京求学想走异路⑶仙台学医治病从军⑷惨遭打击领悟“要著”(4)东京治文无可措手(6~10)“呐喊”含义:①唤醒民众,毁坏铁屋;②慰藉(jiè)猛士,不惮前驱。弃医从文⑸创作动机(22~24)北京蛰居寂寞苦闷(11)振笔呐喊铁屋之争(12~21)洋务救国梦学医救国梦文艺救国梦个人的奋斗与追求融入救国救民的奋斗与追求之中前提原因2、作者为什么选择学医?一、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二、战时便去当军医三、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3、作者为什么选择从文?一、我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人是不必以为不幸的。二、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以为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探究1、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2、上面的比喻,表明鲁迅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3、《呐喊》的动机和目的:4、《呐喊》的方法和原则:(1)“听将令”。(2)“不主张消极”。(3)不使青年“寂寞”。5、这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有哪两大特点?叙述:选取典型事例,以一当十,要言不烦;议论:运用形象比喻,具体生动,寓意深广。夹叙夹议①“梦”:②“示众的材料和看客”:③“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④“铁屋子”:⑤“熟睡的人们”:受封建思想毒害、精神麻木的国民。当时异常黑暗顽固的旧社会。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明的、麻木不仁的人们。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青年时救国救民的理想。写作方法分析:四、《狂人日记》《狂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它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后收入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1909年,鲁迅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状况和被西方帝国主义所欺侮的历史命运。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1917年,当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曙光照到中国,当风行一时的《新青年》大张旗鼓地发起“文学革命”时,鲁迅仍未能改变自己颓唐的心情,躲在S会馆抄古碑,以排遣自己内心的寂寞。此时,鲁迅内心的火焰即使没有完全熄灭,也只是一团“死火”。但是,当他早就渴望的“精神界之战士”终于将要呼之欲出时,当这些在寂寞中驰骋的猛士向他发出了增援的呼号时,,他终于将这种邀请当作是前驱者向自己发出的将令,内心的死火终于被重新点燃。在《新青年》同仁的鼓舞和支持下,他将自己数十年来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思考和认识凝聚在笔尖,向整个封建传统提出了挑战。写作背景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新文学革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可以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是讨伐传统封建专制文化的一篇檄文,是呼唤重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宣言书。它带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华民族的凄厉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意志和信念。写作背景1918年5月,当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发表之后,8月,他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公开自己与社会决裂态度的杂文《我之节烈观》,紧接着,在这年的10月,他毅然加入了“《新青年》作家群”,加入了正方兴未艾的“随感录”创作热潮,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随感录”《随感录·二十五》。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接连发表了小说《孔乙己》和《药》,到1921年底以前,又接连发表了《风波》和《阿Q正传》。从此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至尊的崇高地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写作背景小说主题探究提问1:本文提到了哪些“吃人”事例?作者为什么选用这些事例?《狂人日记》列举了大量历史记载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人肉可以煎吃”;历史记载易子而食;食肉寝皮;割股疗亲;易牙蒸子献给齐桓公。狼子村的大恶人的心肝被挖出来用油煎炒了吃;现实生活街上的女人要咬孩子;人血馒头治痨病;徐锡林的心肝被炒吃。这些事例,将抽象的社会见识融于形象的叙述中,揭示出民族集体无意识吃人欲望的存在,展示出封建制度下国民生存的悖论与无奈,以及愚弱的精神状态。小说主题探究提问2:小说反映了怎样的主旨?极大限度地揭示了封建主义“吃人”的罪恶,指出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仁义道德)对人性的扼杀。“中国的文明,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席”(《灯下漫笔》)被吃:华小栓、夏瑜、孔乙己、宝儿、单四嫂子等。◆不仅从肉体上吃人,而且从精神上窒息人、戕害人。◆弱小者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舆论力量扼杀下层群众,导致个性扭曲。◆家庭伦理关系中(父子、兄弟、夫妻)也有吃人,一味收拾幼者、弱者。小说主题探究“救救孩子”的呼声:寄希望于小孩、未来,反映了进化论的思想,富于理想主义色彩。狂人的形象分析◆是一个封建文化的反抗者。看穿一切,对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之罪恶有着深刻的认识,用“吃人”两个字对其作了简明直接的概括和深入骨髓的揭露和批判。◆是一个开始觉醒的知识分子。身受束缚深受迫害,对吃人者的心态有着清醒的认识。◆是一个孤独的叛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