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究悟鉴读史使人明智——培根读究悟鉴思想文化史发展的特点:(1)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2)思想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3)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4)思想文化的多元化读究悟鉴2500年前的文化地图专题一第一课读究悟鉴“百家争鸣”“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如: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争鸣”:指当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人性等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读究悟鉴“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历史规律: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春秋战国经济、政治?春秋战国文化:百家争鸣读究悟鉴历史现场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私学兴起读究悟鉴“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分封制、宗法制崩溃,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物质基础)(舆论阵地)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大变革。新兴地主阶级兴起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使用)井田制崩溃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读究悟鉴一、百家争鸣(一)原因(二)儒家学派及其代表主张1.孔子姓名: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前479年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名人档案]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地位:孔子读究悟鉴“苛政猛于虎”和“马棚失火”两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仁”苛政猛于虎读究悟鉴仁爱人忠恕﹡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贡曰:“何谓仁乎?”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即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我读《论语》之仁“忠恕”: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读究悟鉴仁爱人忠恕为政以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为政以德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以德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我读《论语》之仁读究悟鉴某天,鲁哀公请孔子进宫叙谈。哀公请孔子吃桃子,边上还有一盘黍子。孔子却恭敬地吃掉了黍子。哀公笑道:“夫子,侍人送上来的黍子,是用来擦桃子上的毛的,不是吃的。”孔子正色的对哀公说:“主公啊,我不是不知道。但是,黍米是五谷中的尊者,是帝王用来祭祀天地及宗庙用的最上等的谷物,其地位是很高的。但桃子地位是比较低贱的,祭祀时也是用不上的。用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贱的东西,是君子所不为的。今天用五谷之长的黍米去擦拭低贱的桃子,臣以为这是违背周礼的。故我不敢那样做。”鲁哀公听了,大加赞赏地说:“夫子所言,真是妙极了。”某天,鲁哀公请孔子进宫叙谈。哀公请孔子吃桃子,边上还有一盘黍子。孔子却恭敬地吃掉了黍子。哀公笑道:“夫子,侍人送上来的黍子,是用来擦桃子上的毛的,不是吃的。”孔子正色的对哀公说:“主公啊,我不是不知道。但是,黍米是五谷中的尊者,是帝王用来祭祀天地及宗庙用的最上等的谷物,其地位是很高的。但桃子地位是比较低贱的,祭祀时也是用不上的。用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贱的东西,是君子所不为的。今天用五谷之长的黍米去擦拭低贱的桃子,臣以为这是违背周礼的。故我不敢那样做。”鲁哀公听了,大加赞赏地说:“夫子所言,真是妙极了。”什么是“礼”?读究悟鉴仁礼爱人忠恕为政以德克己复礼正名①克制自己,使行为符合周礼的要求。②“正名”:按周礼矫正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贵贱有序、各守其份、社会稳定。我读《论语》之仁如何评价“礼”?读究悟鉴探究仁礼爱人忠恕为政以德克已复礼正名仁与礼的关系?“仁”“仁者爱人”道德、修养内在自觉自律“礼”“克己复礼”规范、准则外在约束他律探究探究读究悟鉴探究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态度:对鬼神敬而远之,注重先尽人事.务实人本主义读究悟鉴探究“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无法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必然受到冷落。孔子思想中“礼”主张恢复旧有的统治秩序,落后于历史发展的趋势;读究悟鉴孔子对文化教育的贡献:①开创私学②提出有教无类思想《论语》③整理文化典籍,——《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读究悟鉴2.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朱元璋曾经一边读《孟子》,一边看到不称心处就骂:“这老头要如生在今日,岂能放过他!”根据朱元璋的标准,认为应该删去的,都一一给予注明,结果共删去《孟子》全书85处,剩下170余节,编成《孟子节文》,于洪武五年(1372)颁发各级学校,作为钦定的教材。这是为什么?民贵君轻读究悟鉴“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人性恶,学习最高目标是把握“礼”,礼法并举。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控制)天命而用(利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3.荀子读究悟鉴①学习的最高目标是“礼”②伦理观上主张“性恶论”政治上主张礼法并举③认为自然有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悟继承儒家吸收道家吸收法家读究悟鉴《史记》中关于老子的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史也——《史记》(三)道家学派及其代表人物1.老子道读究悟鉴道是万物本原读究悟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与自然的关系:“顺应自然”。读究悟鉴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政治观点:读究悟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道德经》无为而治读究悟鉴老子的政治主张:老子的政治主张:“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无为: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无为而治”?读究悟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读究悟鉴台风来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弱者道之用”读究悟鉴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可以自然地相互转化。只要能“守静”,就可以以弱胜强。辩证的看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但是它也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你如何评价老子的这一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朴素读究悟鉴庄周梦蝶图庄子的思想万事万物没有界限差别,天地万物为一。逍遥齐物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俄然觉……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朝三暮四2.庄子读究悟鉴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弟子准备厚葬他。庄子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为我陪葬的玉石珠宝,世上万物都是上天送给我的东西,难道陪我安葬的东西还不齐备吗?”弟子担心地说:“可我怕老鹰、乌鸦吃了你呀!”庄子却说:“露天会让乌鸦吃掉,埋在土里也会被蚂蚁吃掉,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为什么这么偏心呢?”在庄子看来,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更是自由和解脱,所以他在死神面前能够如此洒脱,如此风趣。“齐物”——“逍遥”读究悟鉴韩非子《史记》记载,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秦国出兵逼迫韩非来秦。读究悟鉴一、百家争鸣(一)背景(二)儒家学派及其代表主张1.孔子2.孟子3.荀子(三)老庄学派及其代表人物1.老子2.庄子(四)法家及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读究悟鉴韩非子名言“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将“法”、“术”、“势”糅合为一请思考:韩非子子哪些思想主张?读究悟鉴•1、秦朝统一后在中央建立和制度,在地方建立制度•2、为维持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的发挥应用效能,秦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3、秦朝制定的十分细密、严苛,是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皇帝三公九卿郡县法律考考你法术势读究悟鉴韩非子名言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将“法”、“术”、“势”糅合为一请思考:韩非子子哪些思想主张?变法法治中央集权读究悟鉴“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政治观点?①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不能因循守旧。②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守株待兔读究悟鉴一、百家争鸣(一)背景(二)儒家学派及其代表主张1.孔子2.孟子3.荀子(三)老庄学派及其代表人物1.老子2.庄子(四)法家及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五)墨家及主要代表人物:墨子读究悟鉴墨子沙盘推演所为何事?体现了墨子的什么思想?读究悟鉴兼爱、非攻、尚贤、节俭(五)墨家代表人墨子——代表小生产者追求公平的愿望读究悟鉴墨家的兼爱:是所谓无差别的、普遍的爱,对于社会成员一视同仁,彼此友爱;墨家兼爱和孔子的“仁”的区别?儒家的仁:强调等级内的爱,一个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等级,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权利;这就是礼,目标是“等级和谐”探究读究悟鉴“百家争鸣”的影响1、对当时:2、对后世: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思想解放,文化繁荣)(智慧精华,惠泽中外)读究悟鉴百家争鸣时期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不同思想家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悟读究悟鉴读究悟鉴•毛泽东年轻时期曾有过一个梦想:“合百家为一家。”如何合百家之力拯救当今社会?鉴读究悟鉴-----易中天鉴读究悟鉴高考速递1、《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C读究悟鉴2、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A读究悟鉴3、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A.克已复礼B.礼法兼用C.民贵君轻D.选贤举能B读究悟鉴4、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B读究悟鉴谢谢大家•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