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常见问题健康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世界卫生组织人是社会人,有心理活动,各种心理活动可影响心理功能,人体功能也影响心理活动,环境变化也可以通过心理活动影响身体功能。六旬大爷出意外老年人心理健康不容忽视.flv老年人心理特征变化认知记忆思维智力人格认知感知觉:良好的照明条件、提高物体与其背景的对比度,以提高老年人的视敏度老年人对弱光和强光的敏感性也明显降低。对颜色辨别能力也较青年人低25%-40%老年人对物体形状、大小、深度、运动物体的视知觉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创造哪些条件能更好地帮助老年人克服这些不足呢?经常给老年人检查视力,以便配戴适合的眼镜,及时校正变化着的视力。老年用品或报刊的标记或文字应更加醒目,目标和背景对比度和色泽应很明显,房间照明或阅读照明度要充分等。听觉老年人的听觉变化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重听,通常所说的老年人耳聋或耳背。对老年人应隔一定时间检查一次外耳道,清除耳垢,这可能改善老年人的听力。老年人对低音调音乐的声音听起来比较悦耳,能欣赏到音乐固有旋律的优美;而对高音调的音乐旋律和音调的变化已听不出来。为了延缓耳蜗基底部细胞年老退化的进程,老年人不妨耐着性子听一些高音调的音乐。当然,心脏功能不佳的老人,主要应选择一些音调低、节奏中庸的行板或慢板音乐。总之,应根据老年人的特点,不可千篇一律地只听低音调的音乐。小知识老年人听觉功能的变化,直接影响他们的言语知觉能力和理解能力。一些研究发现,70多岁的老年人对言语知觉所需最低音强比青年人高6~7倍。所以,在电话中向老人传达事情,讲话人必须大声慢讲,而且周围应尽可能没有其他噪声的干扰。味、嗅觉味觉变化,表现为对某些原来熟悉的某几种味道感觉减退。有报道说,老年人对咸味比对其他味道敏感些。嗅觉感受的灵敏度也随着增龄而下降。一般说来,老年人味、嗅觉的变化,对正常生活并不会产生很大影响。生活中对食品的鉴别,味、嗅觉是同时起作用的。所以,老年人根据丰富的生活经验,依靠这些辅助信息,可弥补其味、嗅觉功能的不足。躯体感觉60岁以上老年人皮肤上敏感的触觉点数目显著下降,皮肤对触觉刺激产生最小感觉所需要的刺激强度在年老过程逐渐增大。老年人温度感觉和痛觉也较迟钝,有些皮肤区的这些感受小体几乎完全丧失。研究发现:有人发现,女性老年人痛觉敏感度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的现象更明显。有人还发现,高龄老年人不但对室温敏感度降低,而且自己身体的温度也随增龄而降低。部分高龄老人身体深部的温度甚至低于体表,刚刚便出的尿液温度低至35.5℃,而体表测出的体温并不低。这部分老年人对室温变化的感觉非常迟钝,很低的室温也不觉冷,因此对他们应细心照顾。尿液温度低到35.5℃的老年人患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躯体感觉减退给老年人带来的不便还常常表现口头语言和文字书写能力的变化。由于口部与发音有关的肌肉本体感觉能力减退,常使老年人言语声音变得嘶哑、含糊不清或语流不畅,断断续续。手部肌肉本体感觉减退,造成书写大字所必须的精细运动困难。所以,形成书写不灵活。无论是口头言语还是大字书写能力的不足,都给老年人的社会交际、思想交流带来很大困难,妨碍老年人的社会生活。所幸,这种老年性变化仅出现在部分高龄老人之中。如果进入老年期之始就加强锻炼,则可以延缓手、口等肌肉精细运动功能的老化。老年人进行弹琴、唱歌等音乐活动以及手上滚动球等运动,对防止书写能力和口头言语能力的减退都是有意义的。这些活动,既能给老年人的生活增加乐趣,又能延缓交际功能的老化。五、老年人如何应对感知觉的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感知觉的器官逐渐老化,视觉、听觉逐渐衰弱,感受性降低,也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是尽管如此,人的活动能力也可以不完全由生理机能决定。由于老年心理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以合理的认识、愉快的情绪、坚强的意志、敏锐的智力、美好的愿望和执着的追求,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发挥自己的潜力,弥补自己的缺陷,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心理活动虽然受客观环境、生理的影响,但不是被动地受客观世界的支配。而主观世界——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态度、意志和本身经历也起着重要作用。老年人虽然感知觉因年老衰退,也还不是完全丧失。老年人不要以为年老必然是思想迟钝,不要感叹“年老智衰而无用”。只要自己精神不老,仍有创造能力,即使进入高龄,由于内在潜力驱使,也能竭尽全力去完成有意义的事情。老年人的记忆记忆的生理老化:1.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2.再认和回忆3.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记忆与人的生理因素、健康、精神状况、记忆的训练、社会环境有关老年人的思维由于老年人记忆减退,无论在概念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还是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都受到影响。老年人的思维思维的生理老化:思维的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创造性等变差老年人思维弱化及障碍的表现形式:1.思维迟钝、贫乏2.逻辑障碍老年人的智力主要包括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观察、实践操作和环境适应等方面的能力,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能力。智力的生理性老化:1.液态智力2.晶态智力液态智力:获得新观念,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如知觉整合能力、近事记忆能力、思维敏捷度及与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有关的能力。成年后,液态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减退较早,老年期下降更明显。晶态智力与后天的知识、文化及经验的积累有关,如词汇、理解力和常识等。健康成年人晶态智力不随年龄减退,直到70或80岁才出现减退。人格变化老年期的人格(气质、能力、性格、兴趣、需要、动机、价值观等)也有相应的变化。如对健康和经济的过分关注与担心所产生的不安和焦虑,保守、孤独、任性,把握不住现状而产生的怀旧和发牢骚等。二、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心理学家一般将需要分为三大层次:即生理需要(如,饮食、睡眠等),心理需要(爱和被爱、尊重、道德、美等)社会需要(交际、劳动、奉献、成就等)。老年人的心理问题.mp4二、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1、生理需求。良好的睡眠和休息对于缓解疲劳和保持精神是很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的老化,会有牙齿缺失或松动,肠胃不好等情况,因此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饮食的科学、合理和卫生,因为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二、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2、安全需要。“老有所养”是老年朋友晚年幸福的基础,对于老年人来说,其安全感最主要的是来自子女和社会的关心和照顾以及家庭是否和睦,社会是否稳定。另外,老年人的身体是否健康,财产是否会保值增值,退休金的发放是否准时,稳定等等,都是关乎老年人内心是否安全的关键因素。如果老年人的内心缺乏或事情没有安全感,那么既是物质上在充裕也不会幸福的。二、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3、情感需要。很多年轻人总是说,人老了只要衣食无忧就可以了。对于老年人来说最渴望得到的就是亲情和友情。二、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4、适应需求。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对于个体来说,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身体的变化,再者还有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二、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5、独立需要。一般人都认为人到了老年依赖感会增强,而事实是,很多的当代老人并不愿意依靠子女,相反他们更愿意独立的生活。一项关于老人是否愿意与子女同住调查显示:只要经济独立,大多数老人不愿意与子女同住。而且在调查中还发现,老年人是否选择与子女同住于其自身的文化程度有关:不识字没有文化的老人有80%愿意与子女同住;高中程度的老人选择则与子女同住的约有50%;而受过高等教育的老人愿意与子女同住的只有40%。二、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6、自我实现的需要。许多的老人在退休后,积极地去创造自己的第二职业,或者是奉献公益事业,或者是专注于自己因工作没有时间而搁置的业余爱好,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说明老年人有着较强的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三、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的类型1、挑花依旧笑春风。这类老人性格开朗、心情愉快、热爱生活、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充满青春的活力。属于乐观积极型三、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的类型2、事能知足心常惬这类老人能理智地接纳和适应离退休后的变化,坦然而合理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生活知足常乐,并能主动搞好人际关系。三、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的类型3、草木皆病这类老人特别关注自己的健康,唯恐年老体弱多病。有的人确实有病,但夸大病情;有的则是基本无病,却千方百计找出自己的病,这类老人属于关心健康型。三、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的类型4、自古圣贤皆寂寞这类老人性格一贯内向,退离休后更是减少社交。他们对晚年生活要求不高,能平静地应付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轻意开口求人,往往有抑郁心理。三、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的类型5、自古孤独一老翁这类老人依赖性强,需要别人在情感上支持他们,在生活上帮助他们,用别人的同情获得自己情感上的满足。一旦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或不愿意帮助自己,从而出现沮丧情绪,这类老人属于寻求支持型。三、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的类型6、老夫卿发少年狂这类老年人通常是一些青壮年时期胸怀大志,但是壮志未酬的人。他们总是用忙碌的行为和更加努力的工作,来证明自己还有能力。坚持工作型三、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的类型7、无可奈何花落去这类老年人认为生活很苦,而自己对现状又无能为力。他们内心很痛苦,于是只能用回忆以前愉快的经历作为乐趣。他们给人的印象冷漠无情,其实是无可奈何的表现。这类老人属于冷淡型三、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的类型8、春花早谢亦因我而起这类老年人回顾自己一生后,发现一些目标没达到,他们把这些失败都归罪于自己无能,因而常常自责,甚至有自我犯罪感。这类老人极其自卑,常常自怨自艾,沮丧和心灰意冷,这类老人属于自责型。三、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的类型9、怒发冲冠为哪出这类老年人往往多疑,把自己看作是环境的牺牲者,似乎谁都和他过不去,感到生活毫无乐趣。回顾往事,把失败原因归咎于客观,把怨恨发泄在别人身上。他们人际关系很差,自己孤独、怪僻,这类老人属于愤怒型。二、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的类型愉快积极型和直接兴趣型的老人对他们的心身健康较为有利。冷漠型、自责型、愤怒型的老人容易心理衰老。因此老年人应该自我心理调节,有意识地矫正和改变自己身上不利的心理特征。如何化解老年人心理问题?.flv四、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1、各种生理功能减退2、社会地位变化3、家庭人际关系4、营养状况5、体力或脑力过劳6、疾病五、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一)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这是老年人退休后带来的矛盾。退休、离休本身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迁,但不同的职业群体的人,对离退休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二)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具有较高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离开工作岗位后,都不甘于清闲。(三)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充分的矛盾既是社会矛盾,也是社会心理矛盾。2.认知功能的评估常用工具: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可用于65岁以上老年人认知障碍的筛查。有19个项目30个小项,测评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和计算力。评定方法:评分标准:文盲17分,小学20分、中学以上24分以下有认知障碍。3.认知障碍--老年痴呆老年痴呆:是由于脑功能障碍引起的获得性、持续性、全面性的认知障碍综合征,随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增加。主要表现:认知功能的减退,伴有精神行为问题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1)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近事遗忘定向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力障碍(2)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疾病晚期完全依赖他人的照顾。(3)精神行为问题1)性格改变2)情绪改变3)行为异常4)精神症状:幻觉、妄想等(二)情绪、情感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1.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2.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3.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充分的矛盾4.安度晚年与意外刺激的矛盾(二)情绪、情感1.正常老年人的情绪特点:2.情绪、情感的评估:焦虑抑郁孤独焦虑焦虑(Anxiety)是个体对一个模糊的、非特异性的威胁做出反映时经受的不适感和自主神经系统激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