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文学常识1、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2、先妣:已故的母亲;先考:已故的父亲3、束发:古人十五岁把头发束起来盘在顶上4、象笏:又称象简、手板,古时大臣朝见君主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在上面记事,以备遗忘。5、归:旧指女子出嫁;归宁:已婚女子回娘家省视父母。•孩提:2~3岁的儿童。幼儿时期.•总角: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垂髫: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髫”代称儿童的幼年•豆蔻:是指女孩十三四岁•及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一般15岁左右•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情归项脊轩项脊轩上空的月亮似乎总蒙着一层淡淡的忧伤,31岁的归有光已不常回项脊轩居住了,也许是怕望见这轮残月,怕看见庭院里的枇杷树,怕忆起那一个个熟悉的亲人。太多的往事郁积在这里,归有光也许感到这一片光影之中暗藏着一份不堪触摸的酸楚①。“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②1526年的项脊轩曾经是这番景象吗?墨迹留香,书册含影,那时写就的《项脊轩志》至今还放在书案上,而人非。这些旧巢的燕子是否还记得那个阁子里的主人?竹叶声声,也许就是当年那个意气书生的吟讴。兰桂无语,泻满庭院的芳菲可否拂动着那个19岁的青年一片折桂蟾宫的心。月亮,满是意念的月亮升起来了,落满清辉的桂花树在风中摇曳出一片多么撩人的图案。书声从俯昂有致的身影后面飘逸下来,清朗的韵律和着这三五之夜的月光,流泻在寂静无人的巷落,流泻在淡泊朦胧的世界里,那样纯净,那样悠然。只是月亮并不总是圆满的,从项脊轩的门墙外面传来的熟悉的足音,即使在鸡犬相闻的午后,隔着忧悒的窗棂,隔着十多年的时光巷道,归有光仍能分辨出来。他们带来的消息此后也一直敲击着他的心扉。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先是奶妈来这里诉说母亲依稀仿佛的身影,再是祖母细细的叮咛与殷殷的期盼。声音像是风过门环,又像是雨打屋瓦,瞻顾遗迹如在昨日。③覆盖着项脊轩的雨丝,也覆盖着妻子当年手植的这棵枇杷树,十三后已走出故园的归有光却走不出项脊轩。在那些僻居荒疆的日子里,项脊轩的影子也许就像这棵年年攀高的枇杷树茂盛地生长在他的心里。“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红袖添香夜读书,常年空寂的项脊轩因为妻子的到来平添了多少乐趣,单调贫乏的书斋生活因为妻子的相伴而有了多少笑语。从枇杷树上滚落的雨珠,一叶叶,一声声,仿佛穿透时空,穿越生死,滴在归有光的思念里。也许就是在这份思念里,归有光才补写了这最后的篇章。只是完整的《项脊轩志》缝合不全那份残缺的心,补缀不全那份遗落的爱,但弥漫在项脊轩中的那卷书香却似乎一直在归有光的心中飘散。项脊轩,梦中的项脊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