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句曾经广为流传的名言:“最重要的一个词是‘我们’,最不重要的一个词是‘我’然而当代作家毕淑敏却说:“我很重要。”对于“我”和“我们”,人们着眼点不同,因而强调的对象也就不同。“我”和“我们”,孰轻孰重?这自然会引发丰富的联想和深沉的思考。请根据你对“我”和“我们”的理解和体验,写一篇文章,角度自选,立意白定,题日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解题】这是一道思辨性很强的材料作文题。材料为两则名言,第一句突出的是“我们”,第二句则强调的是“我”,貌似对立,实则统一,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如果说“我”指个人,那么“我们”就是指集体。因此把它们转化为“个人和集体”这一话题,更容易理解。“我”隶属于“我们”,“我们”包含“我”,它们呈从属关系。倘若从整体着眼,理所当然的是“我们”最重要。巴尔扎克说过:“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由此可见,“我们”的力量远大于“我”的力量,世间一切奇迹无不由“我们”共同创造。所以,脱离了“我们”,项羽才有鸟江自则,洪秀全才有天京失陷,拿破仑才有滑铁卢败北。倘若从局部考量,毋庸置疑的是“我”很重要。孟子有言:“如欲平治大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正说明,作为“我们”中的一员,“我”应该正确识别“我”的位置,勇于担当“我”的责任,充分发挥“我”的作用。因此,认清了“我”,勾践便能卧薪尝胆,谭嗣同便能蹈节死义,鲁迅便能弃医从文。综合上述分析,基于二者关系,,从不同角度观照,可以有以下几种构思:(1)“我们”的利益远大于“我”的利益,当二者发生矛盾冲突时,应该选择前者,摒弃后者②一个人只有寓“我”于“我们”之中,才能有所作为。③认清“我”在“我们”中的位置,把握好“有我”“无我”“忘我”的时空。④只有无限热爱“我们”,才能充分发挥“我”的作用。(5)“我们”是无数个“我”的l力量凝聚而成,无论是谁,断不可将“我”凌驾于“我们”之上。(6)“我”和“我们”血肉相连,“我们”因为“我”而精彩,“我”依靠“我们”而生存发展。(7)“我们”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一个个“我”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等等。例文一:“我”很重要有人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一干涸。因此,最不重要的一个词是‘我”。然而,走进历史的长廊,历览前贤的风采,我却听到了一个个别样的凝重声音——长勺御敌庄公十年的春天,边关紧急,烽火又起齐国十万虎狼之师,直压我国境,大有我弱鲁碾为齑粉之势。传言其主桓公怒气冲冲,御驾亲征,兵临城下号令三军:“不灭仇雠,决不还师!”我国朝野震惊:社稷垂危,千钧一发!当此之时,我虽为一介布衣,蜗居荒僻乡里,但岂能坐观河山破碎,生灵涂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很重要!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心驱使我面见庄公,欲将平生所学奉献给我的祖国和人民。谁料竟有同乡对我嗤之以鼻:“哼,那些当官的大人老爷们自然会谋划这件事,你曹刿何德何能!”哎,外患如此,犹论尊卑,目光短浅,可叹可悲!我立马义正言辞地反驳:“达官贵人们见识郁陋,未能深谋远虑。”于是,我进入朝堂向庄公询问备战洋情,又亲赴长勺折挥鲁军斗智斗勇,最终以后发制人的战术彻底击溃齐师,创造了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我们”因“我”而化险为夷。含辱著史四壁死寂,满腔积蓄着无比悲愤。我僵外蚕室之中,抚摸未愈的伤口,哀叹命运多舛。就因为我忠贞直谏,才遭宫刑之祸;人生于世,最好是不使先人受辱,其次是自己不受辱,再次是不因他人的脸色而受辱……遭受腐刑,真可谓受辱之极啊!念及此,我不禁汗流浃背,连声责备自己:那时你为何不自裁?何以要等到酷刑加身?我泪如雨下,愤然站起,无奈地将眼光投向窗外,但见水池边,一对云鹤仿佛知我冤屈,为我彻哭;碧树上,两只黄鹤似乎晓我正直,为我哀鸣,我崩溃了。白绫悬梁,是我忧愁所化。手捧忧愁,往事历历浮现于脑海……蓦然,远处寒台上那尚未写毕的《史记》射出一束清冷的光,有如一道闪电划过心头:司马子长,你撒手而去,华夏民族的千年文明史谁续?哦,“我”很重要!于是我放下白绫,忍辱负重,浓情挥洒笔墨,将残年余力交付与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因“我”永载史册。佯疯救友“渣滓洞”中,高墙如削,电网如织。“疯癫”的炼狱生活使我似鬼非人:瘦骨嶙峋,衣衫槛楼,一头乱发,满脸污垢,神魂失据,举止无常。每天先于院中耍疯狂跑,次随特务上街买菜,后到牢间打扫卫生:这样痛苦地消磨掉我生命中的十余个春秋。其实,我比其他难友幸运,没有严厉的监管,更没有严酷的刑讯:还是车耀先书记有远见啊,当初我陷身魔窟,并没暴露我游击司令的身份,就在敌人提取老车和我“上路”的关键时刻,他郑重地叮哼我:“华子良同志,看情况你是陪斩,党命令你徉疯潜伏,伺机越狱。”我已抱定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必死决心,犹豫片刻,便含泪领命。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他所料,我被枪声吓成“疯子”苟活下来。忍看一批批同志从容就义,成为永诀,我一再提醒自己:“不能暴露,‘我’很重要!”于是待到解放军挺进西南的炮声隆隆响起、我机智脱身,引领部队捣毁魔窟,救出难友。“我们”因“我”而绝处逢生。啊,前贤们光辉永照,气节长存!他们无声的诉说令我醍醐灌顶:大海浩瀚深邃,波澜壮阔,正是因为拥有一滴滴水而不干涸。听以,“我”很重要!【简评】这是一篇见解独特而又富于创意的叙事散文,其亮点主要有二。第一,南度新颖,亮人眼球:选用三个历史人物生动而曲折的故事来演绎“我们”和“我”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这一鲜明主旨:“我们”事业的成败,取决于每一个“我”,“我”应该认清“我”在“我们”中的位况,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构思巧妙,别具一格二文章以蒙太奇手法架构全篇,用三个小标题分段标节,每一节中的“我”分别指曹刿、司马迁和华子良,让他们娓娓诉说,袒露心迹,不但增强犷真买感,!而且有力地突出了中心。例文二:寓“我”于“我们”之中一直喜欢吟哦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海吞吐风云,波澜壮阔,大气磅礴,多么富有生命力啊!海,常常句起我的无边遐想。最耐人寻味的是一个传说:佛祖释迎牟尼曾问弟子: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冥思苦想:孤零零的一滴水,一阵风可把它吹干,一杯土能将它吸干,其寿命能有几何?怎么会不干涸呢?弟子们茫然无对:释迎牟尼轻轻一笑说:“把它放到大海中去。”弟子们用孤立静止的眼光看待事物,割裂一滴水与外界的联系,当然无从作答;佛祖以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从一滴水想到浩瀚的大海,自然出语精警。一滴水只有旋进大海才不会干涸,同样,“我”只有寓于“我们”之中、才能有所作为。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因为成功不是“我”的独舞,奇迹总由“我们”共同创造。试想,设若没孙膑的策划指点,那么同齐王赛马,田忌将如何?设若没有将士的奋勇厮杀,那么与吴魏鏖战,孔明会如何?设若没有队友默契配合,那么想在排坛争霸,郎平又如何?有道是众星拱月,相映生辉;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许多卓有建树的人在他们取得辉煌的时候,都念念不忘“我们”。君不见:红军长征途中,开路先锋彭德怀指挥若定,吴起镇一仗,打得敌人溃不成军。毛泽东赋诗大加赞许:“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看后深感不安,将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二十八届世乒赛上,乒坛宿将庄则栋所向披靡,横扫欧亚群雄,摘取冠军桂冠。当他抱着闪亮金杯,接受将他围得水泄不通的记者们未访时,他由衷地说:“我是代表集体来领奖的。”千里荒漠的罗布泊,核武专家程开甲为国铸盾,一贡献卓越,众望所归。2013年站上中国最高科技领奖台。面对至高无上的荣誉,他做出自己的论释:“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这些人有惊天伟业之实,无居功自傲之心、始终把“我”融于“我们”之中。他们深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深入群众之中,广接地气,不断汲取能量,“我“才能水葆青春,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很多人开不知此理,总爱将“我”凌驾于“我们”之上,孤芳自赏刚愎自用,陷于个人主义泥潭不能自拔,最终上演身败名裂的惨剧。1815年拿破仑滑铁卢遭受重创,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无限感喟地说:“好久没有与士兵一起喝汤了!”即使一世英雄如拿破仑,一旦脱离“我们”,也会成为孤家寡人,失败在所难免。无数事实警示我们:失去“我们”,任何天才都将无用武之地。与佛祖的妙语相同,别林斯基也有一句精彩比喻:“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上的花朵和果实。”今天,我们都希望“我”的事业之树鲜花灿灿,硕果累累,那么请记取先哲的教海,扎根于“我们”的沃土之中吧!【简评】这是一篇观点鲜明、文采斐然的议论散文,主要特色有:第一,主旨深刻,布局严谨。文章紧紧扣“我”和“我们”的辩证关系,以释迎牟尼“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千涸”一语作类比,旗帜鲜明地提出“‘我’只有寓于‘我们’之中,才能有所作为”的中心论点,富含哲理,发人深省;然后讲道理,举事实,由正而反展开文脉,高屋建领,势如破竹;最后引用别林斯基语戛然作结,首一尾呼应,浑然天成。第二,用例丰赡,介析透辟。从释迎牟尼的论水到拿破仑的淡兵,再从彭德怀的改诗到程汗甲的领奖,或详或略,叙述古今中外八个典事例例论证观点,使文章内容充实,而不显赘余。此外,阐述材内蕴,不蔓不枝,切中肯肇,很有逻辑力量,令人信服。